天天看点

宝宝异物卡喉急哭妈妈,漳州一对“最美夫妻”上演生死急救!

年幼宝宝发生异物卡喉!

万分危急之时,

漳州市龙海区一对“最美夫妻”默契配合,

经施救,

最终宝宝成功脱险。

宝宝异物卡喉急哭妈妈,漳州一对“最美夫妻”上演生死急救!

▲红色衣服为洪文茹

2月8日中午12点半左右,在漳州市龙海区第四中学附近,一位1岁多的男宝宝,发生异物卡喉,出现窒息、意识模糊等情况,宝宝的妈妈纪女士不知如何施救,当场急得大声哭喊。万分危急之时,同为妈妈的洪文茹上前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经多次施救,异物吐出,但在送医途中,宝宝出现惊厥,情急之下,洪女士塞手指防止孩子咬舌头。最终,孩子成功获救。

宝宝异物卡喉急哭妈妈,漳州一对“最美夫妻”上演生死急救!

今天(10日)中午,洪女士告诉记者,事发时,她与丈夫黄伟坤刚好吃过午饭骑电动车路过事发地附近,夫妻俩听到有人在大声哭喊”弟弟(儿子)啊……有人会急救吗?”洪女士告诉记者,因路边停放的小车挡住二人视线,只能听到哭喊声,但看不到人。

起初,夫妻俩并没有在意,但哭喊声越来越大。黄伟坤于心不忍,二人才走近看个究竟。“当时看到一位妈妈抱着宝宝,一边上下跳着脚,大声哭喊,一边向路人寻求急救。”洪女士说,其看到此情况,立马上前帮忙,并根据掌握的急救知识,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从背后抱住男宝宝,在背部拍击3~4下,但没有效果。此时,一位外卖小哥见状,也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拍击背部几下,但均施救无效。

洪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她也有点惊慌失措,但在旁边的丈夫,还安抚她要冷静。因事发紧急,加上担心路上堵车,洪女士未顾及太多,抱起宝宝,坐上丈夫电动车,“飙车”赶往医院。与此同时,洪女士在车上继续展开施救,但仍没有效果。洪女士索性将手指伸进宝宝嘴里,按压舌头。突然间,一个不软不硬的异物从宝宝嘴巴吐出。

宝宝异物卡喉急哭妈妈,漳州一对“最美夫妻”上演生死急救!

▲手指被咬得红肿

正当洪女士感到欣慰之时,宝宝出现惊厥,为了防止宝宝咬舌头,在送医途中,她将手指塞进宝宝嘴巴,并忍受着疼痛,将宝宝送到医院急救。事后,洪女士才发现自己手指被咬得红肿,而跪地施救时,膝盖磨破。“我这是小伤,最重要的是小孩没事。”洪女士表示,自己也是当妈妈的人,感同身受,不忍心看到孩子遭受这样的苦。

宝宝异物卡喉急哭妈妈,漳州一对“最美夫妻”上演生死急救!
宝宝异物卡喉急哭妈妈,漳州一对“最美夫妻”上演生死急救!

▲图为洪文茹与丈夫黄伟坤

随后,记者从纪女士处获悉,孩子1周岁零4个月,因比较贪吃,事发前,小孩有吃磨牙棒,估计咬太大口被卡住。后经医院抢救,孩子已无大碍,目前正在医院进一步观察。事后回想,纪女士心有余悸。“在我手足无措之际,是洪女士伸出了援手,她是我孩子的救命恩人,谢谢她。”纪女士表示,等孩子出院后,再约洪女士,向她致谢。

延伸阅读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步骤

1、三岁以下婴幼儿

掏取出可见的异物,如无效,马上把他翻转过来,婴儿面朝下,或放在大腿上,头低脚高位,手臂托其胸腹部,一手固定婴儿双侧下颌角,使婴儿头部轻度后仰,用另一手掌根部拍击,连拍1~5次;无效则改为仰卧位,用掌根或中指和无名指快速冲击性按压婴幼儿两乳头连线中点下一横指处5次,并观察小孩是否吐出异物。

或将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同上)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宝宝异物卡喉急哭妈妈,漳州一对“最美夫妻”上演生死急救!

2、三岁以上儿童

急救者站或跪在孩子背后,一手握拳另一手放于其上,并置于患儿的肚脐和胸骨的剑突间。双臂用力向着孩子的后上方挤压,快速向里向上按压孩子胸部,形成一股冲击性气流,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冲出。推5~10次,每次间隔约3秒钟,直到气管堵塞解除。

宝宝异物卡喉急哭妈妈,漳州一对“最美夫妻”上演生死急救!

三岁以下儿童常发生气管异物

气管异物多发生在三岁以下的儿童身上,在日常养育过程中,要如何预防孩子误吞异物?

如何预防孩子误吞异物?

1、孩子食用果冻容易发生意外,不要一整颗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小孩食用。

2、麻花、糖果不好咬,容易噎住喉咙,食用时建议先切成丁状。

3、坚果类体积太小,小孩可能没有咀嚼就食下肚,容易噎到。建议五六岁后再食用坚果。

4、龙眼、葡萄、樱桃等带核水果,可去核后再给孩子食用。

5、选择鱼刺较少的鱼类烹煮,否则容易噎到,并会刺伤孩子食道与口腔。

6、孩子进餐时不要到处跑动,不要养成口内含物的习惯,不要躺着吃东西、哭闹时喂东西。幼童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日常照料不要让他们离开监管人的视野。

儿童误吞异物事件高发

请提醒你身边的家长

一定要注意防范

以免发生惨痛的代价!

来源:闽南网、福建卫生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