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地狱西路”将不再?十八号线+广州大道线来了!亮点抢先看计划: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将达1200亿元报告:实现多个目标

作者:蔡斯 说

2019年4月9日,2019中国(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发布了《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和《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创新发展——广州2019》报告。

“地狱西路”将不再?十八号线+广州大道线来了!亮点抢先看计划: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将达1200亿元报告:实现多个目标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广州和佛山提出要建设直达对方中心地区的轨道交通,广州的线路也将延伸至中山、珠海。至于3号线的拥堵,它将通过正在建设中的18号线和计划中的广州大道线改道。

“地狱西路”将不再?十八号线+广州大道线来了!亮点抢先看计划: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将达1200亿元报告:实现多个目标

<H1级"QL-align-center">规划:广州轨道交通产业将达到1200亿元</h1>

会上,广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发布了《广州市推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到2021年,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200亿元,目标是到2023年实现产值1800亿元。

“地狱西路”将不再?十八号线+广州大道线来了!亮点抢先看计划: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将达1200亿元报告:实现多个目标

< h1级"ql-align-center">报告:实现多个目标</h1>

会上,广州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建龙发布了《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创新发展——广州2019》报告。

报告称,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将实现以下目标

"3060"时空接入:实现广州市域"一主对"双核心与其他群中心到相邻城市枢纽之间30分钟到达,广州市"一主对"两大核心之间,以及核心与城市周边群中心之间30分钟相互接入,广州主城区与相邻区域中心之间60分钟之间相互通关。

出行占比55%:到2025年,轨道交通将占公共交通出行的近55%,长期占80%。

75%的线路覆盖率:到2025年,广州75%的城市人口和85%的工作岗位将覆盖。

不超过2次换乘:到2025年,从边远城市地区到主要城区的铁路换乘次数不超过2次,从主要城区和接收区到接收区的90%的铁路旅行换乘不超过2次。

1、大湾区:先从广佛出发,未来轨道延伸至珠海中山

丁建龙表示,在大湾区的9个城市中,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已开通运营,总里程达1164公里,总规划里程近6000公里。

"跳出广州,从大湾区的高处,如何通过轨道交通服务市民,带动城市和产业发展。丁建龙说,"铁路走廊是一种稀缺资源,一条走廊可以运行高铁、城际、地铁,要考虑相互融合,从湾区城际、区(市)区、地铁网络协调运输起步,到跨层次互联、跨城市融合网络整合逐步向前推进,形成'一网一票、一串城市'的格局, 实现湾区城际轨道交通'公交'。"

"在新一轮规划中,广州首先从成熟的广府城出发,将实现广州与佛山中心区之间的轨道直航,采用相同的系统,相同的票务,相同的技术。接下来,广州的轨道交通也计划延伸到珠海的中山,形成一个网络。"

2、市区:在建18号线,规划广州大道线

"如果只算地铁(不包括城际地铁),上海、北京和广州已经拥有世界前三名的地铁里程,"丁说。广州地铁开通线路478公里,本月以来日均客运量已达930万条,占全市公共交通流量的50%以上。"

如何缓解地铁拥堵状况,提高旅客出行舒适度?"例如,被乘客广泛反映的地铁3号线,在规划和建设中仍将增加供应,并在未来通过在建的18号线和规划中的广州大道线来解决,"丁说。同时,要加强线路互联互通,实现更好的疏散和汇聚。此外,客运量需要更准确预测,运力和需求要更好地匹配,新技术需要实时动态感知乘客数量,为机上乘客提供增值服务。"

3、服务:未来实现"无意义支付"

丁先生说,广州地铁正在建设"1加4"领先的智能轨道交通。以票务服务为例,在"多元化支付"的基础上,未来通过各种智能无意义检测设备,捕捉乘客标签特征,结合乘客"肖像"信息库,实现乘客"无感支付",票务设备逐步虚拟化,充分实现乘客出行过程中身份的无意义智能识别,准确判断客运站出行轨迹, 后台自动完成一系列票务操作。

"未来,随着车站管理的智慧,更少的设备将减少,为乘客提供更多的等待空间。"丁建龙说。今年年底,广州将设立"智慧地铁示范站",实现数据驱动智能服务、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业务延伸。2025年,10条新地铁线路将达到智慧地铁三级,并开始开启开放线的智慧地铁升级,到2035年,广州地铁网络将逐步升级为智能地铁的"智能感知、智能联动"的最高水平。

“地狱西路”将不再?十八号线+广州大道线来了!亮点抢先看计划: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将达1200亿元报告:实现多个目标

广州主动率先率先建设三个系统,实现大湾区轨道交通一体化协调发展。一是建立区域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包括区域轨道交通网络等级制度、区域综合枢纽体系、多层次铁路网汇聚互联互通、公共交通运营区(市)区快递系统等;票务和工单管理,投融资和资产管理模式,项目模式,运营模式,维护模式,商业模式,施工管理模式等。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李天燕 吴阳轩 记者 温美春

广州日报全媒体摄影记者罗昌伟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董业恒、朱潍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