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胡枫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踏过樱花第几桥 ·

意识是一种直觉的体现。

事物以“在存在”的形式客观存在,并通过意识这个主观形式表达出来。黄庭坚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无一动词,意识的“忽忽流动”跃然纸上,迸发于眼前。

书法是意识的流动。蔡邕明确指出书法的抒情特性:“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这表明蔡邕已认识到书法应该是一种寄托情感的表达。蔡邕还强调书法创作的自由虚静状态:“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在书写过程中,要集中精神,“随意所适”,这观点与后来传为王羲之的“夫书贵乎沉静”思想亦有关联。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2022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余济民

一、魏晋时期的书法自觉,是书法从“技法”(实用功能)到意识为主导的“革命”

魏晋从公元220年到公元420年,这一时期的书法在书法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的终结期。草行楷这几种新体在东汉时期得以酝酿,到魏晋已趋向成熟,并脱去隶书时代的影响。王羲之、王献之的出现,使行、草、楷体发展到了成熟阶段。魏晋书法走向了完全的自觉阶段,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普遍欣赏,文人开始有意识地追求书法美,并将其作为自觉的艺术实践活动。随着新体的定型成熟,文人流派书法不断更新,这种沿革分别以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三个流派深刻影响了后世书法的发展,成为后世历代书法艺术递进的基本轨迹。

以意识为导向的创作风尚,其中如《快雪晴时帖》《中秋帖》《伯远帖》。这些作品都是当时魏晋风格的代表。而且这个时期的书法家们,大大丰富了当时的书法类型,并促进了魏晋风格的形成。如三国吴时期的皇象书法淳朴大气,卫夫人的秀俊之美,王羲之的妍美之态,王献之的英俊潇洒,都丰富了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表现。所以说多种艺术表现形态以及开放的艺术思维,是两晋时期书法的一大特色,是书法凸显高级思维的绝佳典型表现。

与“南帖”相对应的“北碑”恰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海量的民间造像和墓志作品,以极其朴质的风格,与东晋时代所延续的贵族书法相对峙,这是个绝妙的艺术自觉时代。南方的精神虚无酝酿其在书法上的精微寄托,成就其风骨;而北方稚拙碑刻的滥觞,却充盈着极端的精神向往。直到两百多年以后颜真卿的出现,调和了这种关系。总言之,书法的风格发展并非简单的“内擫”和“外拓”,它是由“形而上”的各种精神意志所决定。

还是在济民的少年时代,林散之先生曾不止一次对他强调“汉魏必学”“意在笔先”。随其学书日久,愈发体会到学汉魏并非学其风格与笔法(刻法),乃取其气象耳。所以,济民的书法中有种书卷气与金石气的结合,毫无违和之感,这是意识表达的最扎实的基础和前提。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二、“观照”与“自在”,渐悟与顿悟,余济民书法创作实践源于禅宗思想意识对书法意识的再觉醒

禅宗为中国佛教派别之一,以专修“禅定”为主。南宗的“顿悟”说,对余济民书法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使人安静而止息杂念,见性成佛。中国书论中有“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要求书家作书前排除杂念,万神归一,“人定”后,将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神奇之笔。“入定”愈深,则穷微测奥,通乎神解,可将思维引向平日未能意会到的问题,激发起灵感,也就是将潜意识调动起来。

从余济民书法作品创作可以看出,平时无意间所见、所闻、随心的谈话、读书,实践中所积累的知识,突然会按着新的思路贯穿在一条线上,就像电子计算机,一下抓住了关键。实际这是思维过程的一个飞跃。但这种飞跃,又非理性的思索。禅宗的特点是“不诉诸盲目的信仰,不去雄辩地论证色空有无,不去精细地讲求分析认识,不强调枯坐冥思,不宣扬长修苦炼,而就在与生活本身保持直接联系的当下即得,在四处皆有的现实境遇中悟道成佛”。

余济民说:书法完全可以理解为是整个生命力的冲动,是对整个主体自我完善的渴求。人们对它的表述总是显得蹩脚,而只有通过主体在日常生活的感性中得到妙悟,达到了大彻大悟,才可直入堂奥。“它既非刻意追求,又非不追求;既非有意识,又非无意识;既非泯灭含虑,又非念念不忘,所谓在不住中又常住”,这正是艺术创作的特点。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一个有才华的书法家,是由他的气质、意志、修养及整个的主体在书法艺术长期实践中,由更高层次的追求引导,对潜意识(而不仅仅是某客观物体)进行调整、筛选,最佳意象迅速汇集,直觉的智慧因子压倒了理性中的想象、感知而与情感、意向紧密融合后所突然迸发的结果。所以说“悟”,是在高层次上对现实的把握,是理性对于感性内容的积淀而使人直接感受到艺术的内在规律,这是“永恒的瞬间”或“瞬间的永恒”。这是济民多年书法探索的切身感受。“意识元论”,气韵实在是书法的生命所在。

书法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沉淀累积下了丰富的内涵,古人也在每天的把笔搦管中培养出对于线条的高度敏感,下笔的每一个笔画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表现着内心的起伏轨迹,其崇尚心与性的流露与禅门的“本性是佛”和“了悟”在本质上有着许多共通之处,这也是禅宗可以影响书法艺术的内在原因。

佛经的学习、书写是余济民提升自我意识的必修课。“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六祖坛经·定慧品》),这即是说不要为外物牵制迷惑,追求的是一种真实超然、物我两忘的自然真情。风吹幡动仅仅是心动,外在世界的万事万物无非心之外化。这种意识渗入到艺术中,便是绝对地提倡“意”的作用,认为一切艺术创作只是自由意志的外化,不压抑性灵,追求浪漫、生命自由舒展的风格。而禅门又有呵佛骂祖、不立文字的说法,即不崇拜旧法规则,以我作古。在艺术中则强调推陈出新,狂放不羁,推倒偶像,蔑视传统。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纵逸狂放的风格类型如狂僧怀素。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禅意在书法中的明显体现,强烈地要求体现自我的欲望,在草书中寻找宣泄的途径,不拘规矩旧法,热情奔放,狂逸酣畅,疾风骤雨。八大山人,弘一法师则是空灵绝尘的代表,他们书法的风格颇为接近,结体上稚气拙朴,用笔圆转洁净、饱满而流畅,透出一种孤寂清冷、不食烟火和冷寂萧索的宗教气氛。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良宽诗》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三、通过研究日本书法,日本书道对“尚技”的理解以及尚意,以意识为“主体论”的贡献,坚定“日常书”的表达

日本的书法艺术源自中国,称为书道。中国书法至迟在晋代甚至更早的朝代,就已经传到日本。中国的书法艺术在日本繁荣发展,是在唐代。日本先后派出十三批遣唐使来华学习交流,学习大唐先进文化的同时,也深受当时极盛的书法艺术氛围的影响,涌现出空海、橘逸势等书法名家,代表着日本书法的时代高度,至今颇有影响,日本人称空海为中国的王羲之。作为遣唐使,他们是文化传播的桥梁——不只是学习,更主要的是把中国文化与书法艺术传播到日本,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开始了日本之旅,并生根成长。由于它们不曾如中国历史那般朝代更迭,也不曾有过类似宋代的理学觉醒,因之两者的发展也大不相同,余济民曾用“一枝两叶”来概括其关系。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旅居日本期间,余济民针对日本书法以及中日书法关系做了几项颇有意义的考察:1 .赴京都高雄山神护寺考察空海《灌顶记》,辨析空海对王羲之、颜真卿书风的综合,比对唐时代中日用纸的规格和尺幅;2 .考察已故前卫书大师宇野雪村先生捐赠五岛美术馆收藏,重点考察心太平本《黄庭经》的题跋印记;3 .以铃木翠轩、会津八一、小坂奇石这三位现代书家为主线,研究日本汉字书和假名书的相互关联,深入收集书家日常书资料。并作《线的行者》一文,以小坂奇石为例,探讨继承书法传统的意象表达;4 .发掘民国廉南湖赴日行迹,收集近百年来日本印行各种版本的《澄清堂帖》,完成小万柳堂本《澄清堂帖》题跋考证。其间,得到许多日本学者如伊藤滋、名耶儿明、宇野公容诸先生的大力支持,“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他们对汉学、书法的严谨和热情,也让济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倍增信心。通过以上诸多活动也不难看出,济民的书法实践是多方位的,他的书法创作就是其书法实践活动的外溢,也是对他提出“日常书”概念的践行。

踏过樱花第几桥——关于余济民书法的实践与思考

王羲之的尺牍、颜真卿的书稿、空海的记名,无一不是日常的生活片段,人性也跃然纸上,诚为艺林绝响。和中国一样,日本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建立了每年一次的国家级艺术展制度(简称日展),其中也包括书法。这种通过以展览为主导的现象决定艺术价值,有益于推动整个社会对艺术的关注和投入。但此类作品属于外向型的表现,往往缺乏深刻的内省,也就很难做到“尚意”的真实传递。济民觉得,只有提高个人素养,深入传统,减少功名的刺激,方能得见艺术本源的灵光。

余济民说,我们必须要重视对不同文化的吸收和接受,要尊重不同的文化,要在差异中寻找不足和动力,带领书法文化在新时代中寻找生存空间。我们应该对日本书法作品所呈现出的新样貌加以总结,借鉴日本书道的优秀之处,将不同艺术形式的精髓融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日本书家对于创作和创新的态度,将这种态度融合到书法中,带来更多符合时代特征的作品。

春雨楼头尺八萧,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苏曼殊的这首绝句,不正是对余济民的漫漫书法探求之道的绝佳写照吗?

——路修文俭,书道漫漫。让我们将目光投向济民的作品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