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玉壶光转鱼龙舞,辛弃疾写的元宵名动千古,唯有欧阳修能与其媲美

作者:诗词小典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古时起便是华夏非常重要的节日之一自西汉起便在民间有很多的说法与习俗,魏晋之后逐渐形成颇具规模的文化聚会活动。唐朝文化鼎盛之时,佛道皆备受推崇,从此法定元宵节夜晚张灯。在每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就是正月十五当天,家家张灯结彩,有猜灯谜、吃元宵等活动,更有舞龙舞狮、戏法杂耍的欢腾场面,极为热闹,素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说法。夜游时的万家灯火堪比星汉,极为好看。人们载歌载舞,寄寓花灯,驱百病,为新的一年许愿祈福。虽然时光已过千年,这一重大节日依然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组成部分延续至今,广受人们的喜爱。

玉壶光转鱼龙舞,辛弃疾写的元宵名动千古,唯有欧阳修能与其媲美
自古文人墨客也是热衷于此,记诵元宵节的诗歌比比皆是,可以说是着墨甚多。唐代诗人苏味道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诗人卢照邻的“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都是极好的佳作。其实元宵节之所以重要还有另一个原因:过节时,深闺中的姑娘都可以结伴出门游玩赏灯。这在封建时代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接触外界,未婚的适龄男女也在这欢畅且浪漫的时刻寻找意中人。一片灯火通明之中,有情人借灯火相照之际掩饰因害羞与亢奋而通红的脸颊,这样的场景也慢慢成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回忆之一。说到写情的诗词,就不得不提辛弃疾,以及他那首名动天下的《青玉案·元夕》。
玉壶光转鱼龙舞,辛弃疾写的元宵名动千古,唯有欧阳修能与其媲美

一、《青玉案·元夕》赏析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 辛弃疾

白话意译:

春风煦暖,元宵夜花灯如炽,一片火树银花,焰火洒落如雨落星坠。豪华的马车行驶在香气扑鼻的道路上。四处是好听的凤箫之声,皎皎月光之下,鱼灯龙灯交相辉映,一夜欢腾。

美丽的姑娘戴着华贵的饰物,言笑晏晏的结着伴走去,之余暗香不散。我努力想要在人群之中找到她,猛一回头,却发现她在灯火零星之处。

玉壶光转鱼龙舞,辛弃疾写的元宵名动千古,唯有欧阳修能与其媲美

这首词的上阕极尽华丽,描写的是元宵夜盛光下的灿烂与喧闹。首句化用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风乍暖还寒,恰逢元宵夜一派万象更之景:火树银花灯如昼,此刻车马交错、人声鼎沸,又添鼓乐齐鸣、焰火四散如流星;衣香鬓影之间又何似在人间?词人以华丽的辞藻将这元宵夜无比辉煌的景致描绘得栩栩如生。读来似乎都能呼吸到那凌冽清新的空气,如身在锣鼓喧天的热闹场景中。如此繁华的景象,真是令人应接不暇,流连忘返。

玉壶光转鱼龙舞,辛弃疾写的元宵名动千古,唯有欧阳修能与其媲美

下阕笔锋一转婉约细腻,犹如广角镜头转成微距,对焦于这盛景一隅。珠光宝气的美女们言笑晏晏,就像这华丽舞台的主角一般粉墨登场,这是属于她们的时刻,但是她们并不是诗人所想要捕捉的画面。在这般的千万人之中,只有一位是诗人所幕求关切的。然而人山人海中四下寻找,始终不见踪迹。失落之际蓦地回头,发现佳人在暗淡的无人处,默默等待。

玉壶光转鱼龙舞,辛弃疾写的元宵名动千古,唯有欧阳修能与其媲美

这是一首非常连贯,极有镜头感的诗作。首先入眼的是元宵的盛大布景,而后推到身边美人娇俏却并非我所关切,于是镜头晃动四下寻觅,最后于灯火熹微处得见,明明灭灭间再次窥见佳人绝貌。这是最高光的时刻,刹那与外界相隔绝。我的视野犹如一束追光,终于找到了心中所望,是悲喜莫名的颤动,是心中巨石落定的笃定,是蠢蠢欲动的悸动。只此一眼,便跟衣香鬓影合衬如昼如炽的不夜天不同,以“她”之卓绝,灯火阑珊就够。全词跌宕生动,词华典赡,以诗人视野变换构筑出元宵夜游的静态,数度变化之下更显匠心独运。情景俱佳同时金句极多,可以说是脍炙人口。若要与之相较,怕是只有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可比了。

玉壶光转鱼龙舞,辛弃疾写的元宵名动千古,唯有欧阳修能与其媲美

二、《生查子·元夕》赏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宵夜,街市之间被花灯照亮就如同白天一样。那时月亮刚刚出现,我跟佳人约在黄昏之后见面互诉情思。今年元宵夜,月亮和灯火依旧如同去年一般,但我却没办法见到去年的故人,想到这里我的眼泪止不住,打湿了春衫的衣袖。

玉壶光转鱼龙舞,辛弃疾写的元宵名动千古,唯有欧阳修能与其媲美

欧阳修的这首,同样是写相思与衷情。上阕是对去年今日与情人幽会时的追忆。那次约会,我早已与她约定好过了黄昏,月亮稍见就见面,所以一整天都非常兴奋,兴致高昂感觉那天街市灯火辉煌格外美丽。那时我们情投意合,在月亮下互诉衷肠。整体景象朦胧清幽,甜蜜的恋爱时光令人回味无穷。下阕则是今时今日故地重游,虽然灯火依然美丽耀眼,月亮依然皎洁雅致,但我已没办法再见到昔日的恋人,不由得颇为感伤,以致涕泪横流,沾湿衣袖。

玉壶光转鱼龙舞,辛弃疾写的元宵名动千古,唯有欧阳修能与其媲美

这首词与辛弃疾的《青玉案》相较,遣词造句简单直白有如白话,但情感准确意境悠远。词中对时间的强调也是独树一帜:景与物常在,人已非故人,词人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旧情难续的哀痛与物是人非的叹惋。上阕大量写景,而对两人相见后恰到好处的留白,暗藏未见恋人时时光漫长,有点按耐不住只好一遍遍观景的意思,相见之后则心花怒放时光飞快。下阕之景则是世事变幻,佳人不在却睹物思人,愉快的记忆永恒却与现实割裂,那些过往的缠绵悱恻如今思之神伤,可谓是痛断肝肠。全词场景重叠时间变化明确,将词人情绪心境上的变化描摹得丝丝入扣,有沧海桑田的无奈,也是痴情之人最痛苦的一瞬。

三、结语

《青玉案》最后那忘情的目光追逐,凸显了佳人与场景的格格不入,似乎上阕如此盛景都不足以与她相匹配,可见在诗人眼中之特殊,可谓遗世独立。另有一说词人自比美人,这首词是辛弃疾欲御敌于外却恨无路请缨的心路写照,是他心中的愤懑与叹惋下的凄清与孤寂。这里就不展开了。

玉壶光转鱼龙舞,辛弃疾写的元宵名动千古,唯有欧阳修能与其媲美

《生查子》则通过时间上面的对照,强调物是人非,将曾经的铭心刻骨与如今的怅然若失描摹得清晰具体,有追忆过去种种与今日不可再得的伤怀与束手无策,可以说将失去心爱之人的痛苦刻画的入木三分。全词平铺直叙,直指人心。

两首关于元宵、关于相思却风格迥然的词,你更喜欢谁的呢?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留言探讨,期待您的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