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元宵节,婆家18口来吃团圆宴,丈夫:饭费AA制,要么以后少来我家

01

小时候的亲人,长大后的亲戚。

各自成家结婚生子,互相帮衬着本来是应该的,但有些兄弟姐妹觉得其中一位条件优越,就要经常去他家占点小便宜。

占那种“小便宜”,既穷不了自己,也富不了别人。但次数多了,会让人产生厌恶。

历来有亲兄弟明算账一说,不能以“过的好”为由,便肆意被占便宜,懂得分寸的人都知道礼尚往来,亲兄弟更该有界限,才能维持好其中良好的关系。

都说人要是过的好,除了父母没有人会真的为其高兴,成年人的世界也总是多些攀比。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有些父母就是仗着自己是长辈,以“我把你养大为由”,搅乱孩子的生活。

原生家庭是每个人都无法选择的,家庭条件的好坏其实不算什么,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

但父母的人品好坏时刻影响着孩子,纠缠他们的一生。

元宵节,婆家18口来吃团圆宴,丈夫:饭费AA制,要么以后少来我家

02

李富贵就有着一群摆脱不掉的“亲戚”,他是大山里出来的孩子,小时候还算争气,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一路考上到了城里的大学,在城里工作安家了。

家里兄弟姐妹五口人,李富贵排行老二,有一个哥哥三个妹妹。

富贵过年回家告诉父母自己要成家了,女方是城里人,所以干脆在城里打拼定居。

谁都没想到穷苦出身的老二竟然一跃进龙门,本身学习成绩好考上了大学就够让人羡慕了,还要在城里安家,这下可把父母高兴坏了。

兄弟姐妹几个也很高兴,但大多是羡慕,想到自己一直都没走出过大山,老二走出去了,以后有的是机会去他家“做客”。

兄弟几个聊起了家长里短,几个妹妹说:“二哥,苟富贵勿相忘啊,以后有事难免找你帮忙,你可千万不能推辞啊!”

李富贵笑了笑:“好妹妹,以后有事尽管找二哥,能帮的我都帮!”

李富贵在老家住了几天就赶回了城里,安排好结婚事宜后把父母接过了来,走了一遍仪式就把貌美如花的媳妇王丽娶到手了。

老丈人出了一些钱交了首付,俩小年轻从此有了自己的小家。

元宵节,婆家18口来吃团圆宴,丈夫:饭费AA制,要么以后少来我家

回到大山里的父母逢人就说老二有出息,走出去了还在外面安家了,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看着老二娶了城里的媳妇,老大坐不住了,心里想着自己还没娶媳妇,要不然找老二帮忙找个城里的工作,这样是不是自己也能找个城里的媳妇了。

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靠谱,于是老大坐上去城里的大巴,坐车大半天来到了富贵的家里。

富贵好吃好喝地招待了远道而来的哥哥,哥俩聊了大半宿。

哥哥也说明了来意:“这次来就是想让你帮忙找个工作,在老家务农挣不了什么钱!”

这可把富贵难住了,城市里的工作都需要文凭,没有文凭实在不好找工作啊!但是他也觉得不好意思回绝哥哥,只说自己会留意着,有合适的工作就让别人给他捎信。

大哥的事还没有着落,没过几天三个妹妹又找大哥帮忙,借点钱买衣服啊,看电影啊,反正一丁点的小事都要来找二哥,就好像二哥有花不完的钱。

富贵觉得都是些小事,该帮就帮了。可是时间久了,哥哥和妹妹们就觉得理所应当了。

要过春节了,李富贵父母没打招呼,领着家里的兄弟姐妹就来城里找他。

下班回家的王丽一推门看到婆家人坐在沙发上,尴尬的笑了笑:“爸妈,你们过来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我好让富贵去接你们。”

寒暄了几句,她就去做饭了,好吃好喝的招待了婆家一行人。

以为吃完饭了他们就回老家了,可没想到他们要在这里住几天,过完春节再走,这多少有些不方便,王丽有些生气但是不好说什么。

元宵节,婆家18口来吃团圆宴,丈夫:饭费AA制,要么以后少来我家

住在家里这几天,婆家人是啥活也不干,天天指望过年放假的儿媳妇干家务,伺候一大家子人可把王丽累坏了,但她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跟富贵吐槽一下。

终于熬过了春节,婆家一行人走了。

接下来几年兄弟姐妹几个都成家了,还是逢年过节来富贵家过年,啥东西也不带,走之前还要带走一些东西,为这些事情王丽跟富贵吵了好几次。

今年春节又来家里白吃白住了,这次王丽气的回娘家住了好几天,富贵哄了好久才安抚好媳妇。

富贵越来越厌烦他们的到访,搅得自己家庭乱七八糟的,他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决定跟父母他们摊牌。

这不,刚过完春节回老家没几天的父母兄弟又拖家带口的来了。

这次是过元宵节,要来吃团圆饭。富贵直接对着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你们每次过来都白吃白拿的,这次又来,要么AA饭费,要么以后别来我家了!”

父母听到大骂富贵不孝顺,几个妹妹也说:“家里只有二哥有出息了,过得比我们好,工资也比我们高,平时难道不该帮衬一下我们吗?”

富贵说:“该帮衬,但不是养你们一大家子人,你们都成家了,知道过日子不容易吧!”

大家都不说话了,就这样僵持了好久。最后他们还是一分钱没出,拖家带口的回到了老家。

元宵节,婆家18口来吃团圆宴,丈夫:饭费AA制,要么以后少来我家

03

从这件事情里我认识到两件很重要的事情

第一:对缺乏边界感的亲情,更要懂得拒绝。

“拒绝”两个字说来容易,但是对于有些人却没办法做到,尤其是亲人之间的拒绝,总是不好说出口,觉得拒绝意味着疏远,意味着不近人情。

学会拒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让自己过得舒坦一些。

毕竟不去拒绝会造成连锁反应,文中李富贵一家就是产生了连锁反应,不拒绝就是同意,可以一直肆无忌惮的白吃白喝白拿,次数多了自然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一件事。

等回过神来,要去拒绝的时候,反倒变成了小气,不被理解。

有些拒绝一开始就该明确立场,毕竟生活了那么多年,知道亲人都是什么样的品性。

后来的忍无可忍到摊牌,不是一次次挑战富贵的底线,也不会让事情闹得这么难堪,对于这种缺乏边界感的亲戚,更得学会拒绝。

元宵节,婆家18口来吃团圆宴,丈夫:饭费AA制,要么以后少来我家

第二:往往一味的忍让,只会换来得寸进尺。

平常人与人相处,少不了互帮互助,但是对于这种只想索取的亲戚,应该及时止损,一次两次还好,时间久了会让人觉得理所应该的索取。

李富贵一家人既不懂得见好就收,更不懂得人情世故,平时走个亲戚还要带点东西去的,怎么好意思每次去都啥也不带,还要往回拿东西呢?

李富贵过得好与不好,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况且都已经组建了家庭,彼此之间的确有亲情存在,但是不能拿亲情绑架亲人,事事都要求帮忙。

元宵节,婆家18口来吃团圆宴,丈夫:饭费AA制,要么以后少来我家

从刚开始的“亲戚”来家里过节,到后来的“亲戚拖家带口”来富贵家过节,归根结底就是一味的忍让造成的。

能做到的事情尽量做到,让自己感觉不舒服的事情发生了还要强忍着,最后只能委屈了自己

,换来对方的得寸进尺。

如果不及时制止,一味忍让,以后或许有更多的“问题”等着富贵解决。

拒绝父母的无理要求是新型不孝吗?不是这样的,生活本来就很不容易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个人过好自己的日子已经很难了。

哪有多余的钱去养活一家子“蛀虫”呢?

遇到让自己心里不舒服的事情,不要一味的忍让,因为忍让换来不了别人的理解,反而会换来对方的得寸进尺。

文/无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