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间习俗考|元宵汤圆宋时有,洪宪民国也难变

民间习俗考|元宵汤圆宋时有,洪宪民国也难变

文:枯木

民间习俗考|元宵汤圆宋时有,洪宪民国也难变

正月十五上元节,张灯结彩闹元宵。月圆之时,元宵佳节,团团圆圆,美美满满,时令肴馔,南北略有差异,北方以元宵为主,南方则汤圆为上。

大陆传统应节食品,皆有来历说法。那么,元宵和汤圆是怎么来的呢?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不少文章都介绍,过去都叫元宵,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因为“元宵”和“袁消”同音,犯忌讳,于是下令改为“汤圆”或“汤团”,事实则不尽然,下面我们就依据历史结合现实考据一番。

一、元宵和汤圆的区别

民间习俗考|元宵汤圆宋时有,洪宪民国也难变

如今元宵和汤圆分别为元宵节最能代表南北风味的时令肴馔,不过二者区别不少,就原料和制作而言有以下区别:

第一馅料不同:元宵多为甜口,五仁、枣泥、什锦、豆沙、芝麻白糖等;而汤圆馅料则更为广泛,咸甜荤素皆有。

第二工艺不同:元宵先把馅料加油拌匀捏成小球状,,然后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萝筐里不断摇晃,边摇边撒点儿水粘粉,直至大小适中。而汤圆则是把生糯米粉先水和成粉团,捏成剂子,然后把各种馅料包进去揉圆。

第三存储不同:元宵是摇出来的,不易储存,现做现吃;汤圆是包出来的,可冷藏储存,随吃随用。

第四吃法不同:元宵多用汤煮,汤圆可油炸可蒸煮。

第五口感不同:元宵汤汁滑腻乳白,入口软糯甜美;汤圆水煮则清汤少色,口味以馅料为主。

二、汤圆的习俗起源浅探

民间习俗考|元宵汤圆宋时有,洪宪民国也难变

从现有历史资料记载来看,虽然元宵节源自上古神灵崇拜,在汉代就已经正式成为节日。可是元宵节时令肴馔却各时期不尽相同,在唐代以前,多以肉糜豆粥为主。

最早记录元宵节食品的书籍,为南北朝时期梁代史学家吴均(469年~520年)的《续齐谐记》,后来宗懔(约501年~565年)撰著的《荆楚岁时记》照搬原文。原文为:“吴县张成,夜起,忽见一妇人,立于宅上南角,举手招成。成即就之。妇人曰:‘此地是君家蚕室,我即是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于上祭我也,必当令君蚕桑百倍。’言绝,失之。成如言作膏粥,自此后,大得蚕。今正月半作白膏粥,自此始也。”

民间习俗考|元宵汤圆宋时有,洪宪民国也难变

从《续齐谐记》可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月十五祭祀用“白膏粥”,即用肉(或猪油)和大米熬粥祭祀,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略有小区别:“正月十五曰,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先以杨枝插门,随杨枝所指,仍以酒脯饮食及豆粥插箸而祭之。”古代以桑蚕农耕为主,因而正月十五是用来祭祀主管桑蚕农业的神祇,此时荆楚地区虽用“豆粥加油膏”祭祀,不过都是用肉粥,大同小异。

到了唐代,元宵节祭祀则用“面茧”。唐末五代王仁裕撰著的《开元天宝遗事》有记述天宝年间:“都中每至正月十五日造面茧,以官位帖子,卜官位高下,或赌筵宴以为戏笑。”关于面茧,南宋陈元靓的《岁时广记》纪录:“人日京都贵家造面茧,以肉或素馅,其实厚皮馒头馂馅也。名曰探官茧。又立春日作此,名探春茧。馅中置纸签或削木书官品,人自探取,以卜异时官品高下。”

民间习俗考|元宵汤圆宋时有,洪宪民国也难变

关于面茧的形状,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两头纤纤》有“两头纤纤探官茧,半白半黑鹤氅缘”,可见,面茧其实就是后代“饺子”、“扁食”的早期雏形。以笔者猜测,唐朝延续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祭祀蚕神的习俗,因而把面茧做成蚕茧形状以祭祀,里面放木片或纸签,是用来讨个口彩以希冀吉祥如意的用意。

不过在宋代以前,并没有关于食用元宵和汤圆的记录,一直到了宋代,才有记载。在北宋吕希哲(字原明)(1036年—1114年)撰著的《岁时杂记·卖节食》记载:“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huò),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可知北宋时用绿豆粉做的蝌蚪羹,用糯米和糖做的圆子,以及盐豉肉汤,是元宵节的时令美食,其中的“圆子”应该是如今汤圆和元宵的最初雏形。

民间习俗考|元宵汤圆宋时有,洪宪民国也难变

吕希哲的《岁时杂记》只是简单记载,那么当时“圆子”如何制作呢?欣喜的是,南宋词人史浩的诗词中有完整记录。史浩(1106年—1194年)是南宋著名政治家,举荐贤良,官声颇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曾替岳飞平反,只因儿子史弥远被认为是奸相,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做盗,株连亲眷”的历来文化影响下,史浩自然不为人知,当然这是闲话,我们来看史浩的诗词。

《粉蝶儿·其二·咏圆子》

【宋】史浩

玉屑轻盈,鲛绡霎时铺遍。

看仙娥、骋些神变。

咄嗟间,如撒下、真珠一串。

火方然,汤初滚、尽浮锅面。

歌楼酒垆,今宵任伊索唤。

那佳人、怎生得见。

更添糖,拚折本、供他几碗。

浪儿们,得我这些方便。

史浩有两首关于圆子的诗词,我们选其一,词中上阕形象地描述了美女筛制汤煮圆子的过程,下阕则描写人们为了争睹酒楼卖圆子的佳人,于是不断地要求甜糖加碗,拥挤不堪,惟妙惟肖,非常有情趣,也看得出南宋当时元宵节盛况。

民间习俗考|元宵汤圆宋时有,洪宪民国也难变

由于圆子团团圆圆,寓意美好,又是月圆之夜,元宵佳节,用汤煮就,甜美可口,漂浮水面,犹如玉珠,因而人们把圆子又形象地称为“浮圆子”,比如南宋词人周必大有诗《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坐间成四韵》传世。又因圆子是汤食,元宵节食用,因而又叫“汤圆”或“汤元”,南宋著名词人白石道人姜夔的《诗曰》有:“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就是明证。

我们结合史浩和姜夔的诗词,可以看出,在宋代,圆子,也叫汤元或汤圆,当时并不叫元宵,不过从史浩的诗词中可知,当时的汤圆制作,和如今的元宵制作并无区别,因而宋时汤圆元宵是同一种食物。而如今南方流行的汤圆,不是采用筛摇,而是包馅,大概应该是结合唐代的“面茧”和宋代的圆子以后的改良吧,由于没有确切资料证实,因而只能说是在某种意义上宋代“汤元”只是指如今的元宵。

三、元宵的习俗起源浅探

民间习俗考|元宵汤圆宋时有,洪宪民国也难变

那么,汤元被称为元宵是何时呢?这在宋代以前尚未有发现,“元宵”一词都是指元宵节。直到明代才出现食品元宵一词,在明代万历年间宦官刘若愚创作的笔记《酌中志·卷二十·饮食好尚纪略》记载:“自初九日之后,即有耎灯市买灯。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者。十五日曰‘上元’,亦曰‘元宵’,内臣宫眷皆穿灯景补子蟒衣。”

刘若愚的笔记对研究明代建筑、习俗、人物、事件有着很重要的史料价值,从文中可以看出,在明代元宵和汤圆就已经南北叫法不同,不过制作工艺一样,和如今元宵的制作完全相同。清代浙派诗人符曾(1688年—1760年)有首诗《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也可佐证。

依笔者猜测,在明清时期,汤圆元宵为同一食品,都是指现今的元宵,只不过当时南方延续了宋代称谓,依然叫汤圆;而北方逐渐把元宵节吃汤圆,省略成“元宵”一词,兼之二者,因而出现南北叫法差异。至于现代南方汤圆制作工艺,遗憾的是,明清之时的资料都没有记载,因而只能存疑。

四、元宵和汤圆习俗的近代变革

民间习俗考|元宵汤圆宋时有,洪宪民国也难变

在明清以前,元宵和汤圆虽然南北叫法不同,不过馅料大致相同,成为元宵节必备食品,本来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和时令肴馔,不碍谁的事,然而到了民国时期却发生转变。

辛亥革命以后,推翻帝制,改元共和,民国政府宣布废除旧历,改用公历,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1913年7月,当时北京(民国)政府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向大总统袁世凯建议“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于是在1914年1月1日变成“元旦”,而“新年”变成“春节”。

民间习俗考|元宵汤圆宋时有,洪宪民国也难变

到了1915年,袁世凯复辟,登基为“洪宪皇帝”,袁氏亲信认为即将来临的“元宵”音同“袁消”,于新皇帝不吉,因而改“元霄节”为“汤圆节”,当时的北京警视厅通令全市卖元宵者,改“元宵”为“汤圆”,并在店铺前书写“汤圆”二字,以便利市民叫买。后来山西留日学者同盟会员景定成有诗讽刺:偏多忌讳触新朝,良夜金吾出禁条。放火点灯都不管,街头莫唱卖元宵。”

袁世凯再厉害也强不过命,坐了83天皇帝,迫于全国人民的反对而取消帝制,不久病死,因而“元宵”改名并没有成功,依然是南北异名,北方依然叫元宵,南方按古时汤圆,至于有人说广东“汤团”则是地方叫法,并没有资料显示袁世凯又改一次的记录。

民间习俗考|元宵汤圆宋时有,洪宪民国也难变

值得一说的是,袁世凯死后,民国军阀混战,蒋介石北伐成功后,也要显示一番作为,先从“革风易俗”着手,于是在1928年12月8日正式发布《中央对普用新历废除旧历协助办法》,强调全国推行公历,并严禁使用农历以及过春节。

然而老百姓却不买账,各过各的。公历元旦冷冷清清,只是衙门庆贺;旧历新年,民间却张灯结彩,对联鞭炮齐鸣,于是轰轰烈烈的“革风易俗”运动,闹了两三年,最后不得不偃旗息鼓,并在1934年初,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承认 “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民间又可名正言顺地过农历春节了。

五、小结

以上就是元宵节的习俗浅探,可以看出,食用汤圆和元宵早在宋代就已经蔚然成风,并且延续到现在,民国期间虽然袁世凯等强令禁止,不过毕竟文化习俗,传统精华,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并非哪一个政权可以随意扭转的。

元宵佳节,祝所有读者节日快乐!祝中华文化传承有序,源远流长!

民间习俗考|元宵汤圆宋时有,洪宪民国也难变

(▲(宋)李嵩《观灯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2021/2/23榆木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