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初唐诗人,十余年在病榻上写诗,这十首诗体现深刻的生命意义

“初唐四杰”中,以卢照邻的遭遇及命运最为悲惨,尤其疾病给他带来的磨难,会让后人对其遭遇产生悲怜之情。他在不幸中挣扎,他在孤独与痛苦中,并没有放弃创作,他的诗文中拥有感悟人生命运的力量与精神,是值得后辈人对其尊敬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卢照邻的十首诗,体会文字背后的深刻意义。

他是初唐诗人,十余年在病榻上写诗,这十首诗体现深刻的生命意义

卢照邻自称其卢姓是姜太公之后,他从小聪慧过人,十二岁便离开父母,外出游学,后得到当时著名学者曹宪与王义芳的指导,加之自己刻苦钻研,使其才气迸发,学识博古通今,让人刮目相看,仕途也极为被看好。

不到二十岁,卢照邻便入朝为官,但他恃才傲物,遭受排挤,导致入狱,经过朋友的奋力营救终获出狱。出狱后,本可以大展宏图的卢照邻却遭遇疾病,又由于官职低,没钱看病,使得他的生活极为贫困。在病痛的折磨下,卢照邻选择自己结束生命,享年不到五十岁。

一生官场坎坷,又遭遇疾病缠身,其诗文中有英雄失落的悲哀。在长达十余年的病榻生活,他一生写了大量关于疾病题材的诗,将苦闷与忧愤寄托于诗文中,鲜明地反映出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一生的不易。另外,这些关于病痛题材的诗,是诗人经历生与死的考验与挣扎,让世人不得不同情他的悲惨遭遇。

他是初唐诗人,十余年在病榻上写诗,这十首诗体现深刻的生命意义

疾病剥夺了他的理想与追求,剥夺了他作为一个男人经济独立的尊严,剥夺了他生活美好的体验,剥夺了他本可以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权利,剥夺了他与友人相聚甚欢的机会。在悲痛和严酷的现实下,他对家乡的思念愈加强烈,在其作品中均有体现,也让其作品震撼读者心灵,极具感动。

疾病是飞来横祸,卢照邻不得不远离人群,孤独生活。又因为仕途上的坎坷遭遇,让其产生身在朝市,但心已经前往山林的想法。他向往自由,疾病与官场上的遭遇,让其迫切需要自由,他迫切希望改变现状,重获新生,这一思想在后期卢照邻的诗作中体现得极为明显。

由于自己身具大才华,儒家积极入世思想一直盘旋在其脑海之中,因为久病不起,让其宏大的追求灰飞烟灭,他每天在孤独与痛苦中,在耗费其才华中,洒下英雄泪,是对一生的不甘心,也是对现状的无奈之感,同时也对未来产生美好的希冀,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以及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是初唐诗人,十余年在病榻上写诗,这十首诗体现深刻的生命意义

伴随孤独与病痛的是对昔日美好的回忆。卢照邻常常在诗文中追忆昔日的美好,在追求理想与求学时的精神刺激他对幸福的渴望,同时激发其对生命的渴望。他用诗文记录昔日美好情景,陶醉其中,也是自我安慰,让其短时间忘却苦闷。

当他意识到理想和追求已经无法企及,卢照邻惶恐与空虚,他想摆脱此种心境的束缚,选择佛、道寻找洗涤心灵的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卢照邻获取到生命的意义,他不停的思考,力求忘却疾苦,寻找生命的解脱。在后期的诗文中,体现出诗人超脱的心境,诗文内涵上得到升华。

最后讲述卢照邻的一个小故事。据说,当他身患疾病的情况下,他拜“药王”孙思邈为师。他崇拜孙思邈,而后者也给予他治病的办法,并创作一首《病梨树赋》,以寄托自己对恩师的敬意与崇拜。

卢照邻的一生以悲惨为代名词,他的诗体现着其一生思想上的思辨,细品其诗作,让人不禁对其一生遭遇的悲叹。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卢照邻笔下的十首诗,体会诗人在病痛之下的思想,相信你会有所触动。

他是初唐诗人,十余年在病榻上写诗,这十首诗体现深刻的生命意义
他是初唐诗人,十余年在病榻上写诗,这十首诗体现深刻的生命意义
他是初唐诗人,十余年在病榻上写诗,这十首诗体现深刻的生命意义
他是初唐诗人,十余年在病榻上写诗,这十首诗体现深刻的生命意义
他是初唐诗人,十余年在病榻上写诗,这十首诗体现深刻的生命意义
他是初唐诗人,十余年在病榻上写诗,这十首诗体现深刻的生命意义
他是初唐诗人,十余年在病榻上写诗,这十首诗体现深刻的生命意义
他是初唐诗人,十余年在病榻上写诗,这十首诗体现深刻的生命意义
他是初唐诗人,十余年在病榻上写诗,这十首诗体现深刻的生命意义
他是初唐诗人,十余年在病榻上写诗,这十首诗体现深刻的生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