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定王台书市:熬下来的实体书店,还在认真卖书

作者:36氪湖南
定王台书市:熬下来的实体书店,还在认真卖书

定王台书市

文|星城强哥

在定王台公交站下车,穿过高楼耸立的繁华黄金街,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年代已久的天桥。沿着天桥弯弯曲曲的楼梯走下去,就来到了长沙定王台书市的地界。

在互联网电商时代,开书店被认为是一种情怀,当许多传统的实体书店倒闭,新业态、新模式的书店崛起,我们渐渐发现,大面积的书市似乎在各个城市“销声匿迹”了。

近日,36氪走访了定王台书市,作为长沙出版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定王台书市是如何走到了第25个年头,又将何去何从?

一、从黄泥街到定王台书市

定王台书市的前身是黄泥街书市。黄泥街书市是改革开放过程出现的“以街为市”的“市街”,上世纪80年代,黄泥街上的书商靠着一个个居民楼的小门面,创造了中国当代书业经营史上的一片繁华景象。在所有老长沙人的记忆中,买书就应该去黄泥街。

1993年4月,黄泥街举办“春潮书市”,黄泥街的名头因此一炮打响。至1983年底,黄泥街共有20余间书铺,1986年40多家书店领证挂牌,1988年黄泥街聚集188家书店,获全国“四大书市之首”的美誉。1990年黄泥街书市书店突破200家,1996年发展至286家,成为了全国图书发行二渠道之首。

为了让民营书业更规范管理,1997年11月7日,黄泥街书市整体搬迁到了当时的定王台。从此黄泥街书市成为了历史。

定王台书市开张后10年左右的时间,长沙图书市场进入了黄金时期。作为当时长沙最大的书市,定王台书市营业面积约1.3万平方米,周一到周日,每一间店都门庭若市。一楼主营教辅教材,二楼文化书籍,三楼音像制品,整个书市集影音、书刊、杂志、文化用具为一体,囊括了不同年龄人群的爱好。

然而,这只是当年的盛况。

前几天挑了一个工作日的下午5点过去,经人询问才找到书市的大门,推门进去,一切都不是曾经描述中的样子。好些店铺已经关门下班,或挂牌出租转让。至于前来买书的人,从一楼逛到3楼,也没有见到一个。

但书商们依旧热情,经过的时候偶尔有人问一句:需要什么书?

定王台书市:熬下来的实体书店,还在认真卖书

定王台书市内部

由于开学季,书市内一半以上的店铺都挂了教辅教材的牌子,难得见到两家有特色的书店。虽然没有顾客,但好些店员都在来回忙碌,将一捆捆书运走又运回。

“基本能开下去的店,都是有固定的客源,还有部分是开了网店,网店我尝试过,没做成功,现在就是守着店,有一单算一单。”书店老板说。

说起来,定王台书市发展的变化大概是在2006年,互联网的兴起,让消费者获取文化的途径转向互联网,图书开始慢慢淡出生活的主交流圈。而定王台书市内原本“一店难求”的店铺开始不那么抢手了。

在这些变化背后,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书商的兴起。以当当、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网站迅速崛起,淘宝也有了个人书商,2011年,主营电子产品的京东开通了图书频道。

一方面,这证实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另一方面,实体书店都逃不开电商的冲击。

定王台书市也曾试图转型。2010年,“湖南长沙定王台网上书市”网站上线。但因为名气、流动资金等一系列问题,加上实体书店的进价无法调节等,网站没有办下去,后续书商们只能自行开网店,各赚各的钱。

据长沙市出版物发行业协会会长肖坚强介绍:“定王台书市的经营管理需要升级,要根据出版物发行业新的变化,引导经营业主改变散户经营模式,科学规划。其中,定王台书市的网站就需要重新建设好。”

10多年的光景,定王台书市从曾经客商摩肩接踵到如今的门可罗雀,仍旧走到了第25个年头。

二、实体书店业的“钉子户”

不止是定王台,互联网的影响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加持,让全国的实体书店都备受打击。许多小书店倒闭悄悄关门,2020年深圳诚品书店关门成为了行业标志性事件,北京盛世情书店告别读者也曾一度刷屏。但值得关注的是,另有一大批实体书店实现转型,为实体书店带来了新的活力。

据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和百道网新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1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新开书店4061家,关闭书店1573家,新开数量是关闭数的2.6倍。

在长沙,近些年也展现出了书店的新业态。止间书店、德思勤24小时书店、西西弗书店、覔(不见)书店等都纷纷开业,用模式的创新迎合时代发展。

而传统意义上的定王台书市,何以留存到了现在?或许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定王台书市特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以地域来看,定王台位于长沙中心城区,坐落于建湘路和解放路交叉路口,定王台存在两千多年,是古城长沙其中的一个缩影。

定王台书市:熬下来的实体书店,还在认真卖书

依托定王台的千年文化,定王台书市的演变,提升了图书市场的品质,在当时是为了实现做大做强长沙市文化产业的战略目标,形成了湖南最大的图书市场,全国闻名,展现了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随着周边渐渐发展起新华书店、阅读花园等,定王台也代表着当时的长沙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在文化沉淀上,当年的黄泥街书市涵括文运街、邵阳坪等多条街道。全国各地书商聚集在一起,他们在文化娱乐上的需求,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长沙的歌厅文化。

到如今,定王台书市已经成为长沙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是长沙市出版文化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

据长沙市出版物发行业协会数据,2020年,长沙市出版物发行单位共计1891家。其中:批发企业251家,零售企业1640家,网上书店630家,发行网点11884个,其中县及县以上9258个,从业人员28669人,营业收入312.97亿元,利润总额9.83亿元。定王台书市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定王台书市也在想方设法寻找出路,毕竟任何一个定王台人,都不愿意看到它在竞争中被淘汰。

后疫情时代,书店的发展要坚守,坚持自己选择的赛道,创造更多可能性;同时也要积极进取应对新的趋势,打造自己独特性。

对于定王台书市来说,书商们唯一的生存希望或许就是教辅教材。目前来看,教材教辅是一个具有确定性的业务领域,具有稳定、持久的市场需求。以长沙来说,定王台周边聚集了四大名校中的长郡和雅礼,教辅材料是学生的刚需。

在《2020-2021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中,列出了书店的整体收入结构类型,图书销售依然是书店的主要收入来源。2020年,接受调查的书店中,有24家图书销售收入占比100%,近三分之一的书店图书销售收入占比50-79%。而对新华书店集团来说,教材、教辅图书依然是收入的重头,近一半新华书店教材教辅图书销售占总收入的50-79%。

从新华集团的数据中已经足见教辅教材的潜力,这也是中国教育的发展为书店业提供了机遇。

目前,定王台书市里有400多家书店,大部分店铺都以出售教辅教材为主,并逐步形成不同大小的规模。或许对于定王台书市来说,专攻教辅教材就像找到图书里的一条细分赛道,为后续书市的发展铺砖引路。

但书市面临的问题,也属实严峻。

三、互联网时代 书市路在何方

25岁的人正当青春年少,25岁的定王台书市也许已处于老态龙钟的状态。

一边是教辅类书籍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书商转向经营教辅;另一边是互联网行业带来的压力,网上图书集中折扣,打五折是家常便饭,各式各样的实体书店跨界经营,将图书经营与喝咖啡、品茶、文创周边等场景结合在一起,迷了消费者的眼,赚取了一大波流量。

长沙市出版物发行业协会会长肖坚强对36氪说:“定王台书市面临着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设备陈旧、老化造成的隐患严重,严重影响了经营环境和经营安全;二是市场的破败影响制约了发展。购物环境跟不上形势和潮流,满足不了现在年轻群体的需求,而且本身产品不够丰富,没有灵活的销售模式;三是经营户之间低层次、同质化经营,有个性特色的书店只占20%左右,书店经营品种雷同,图书品种没有分区经营,缺乏创新导致价格战,丧失了发展后劲。所以我们需要团结一心,创新经营,才能打开新的局面。”

定王台书市:熬下来的实体书店,还在认真卖书

定王台书市设施陈旧

实际上,实体书店真正受到的冲击,是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现在人们很难整段时间投入一本书中,大多是通过通勤、吃饭等碎片化时间,更多的是通过看短视频、刷各类公众号等来获取所需。

知识的传播方式,从传统的书店、图书馆,扩散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所。但书店还是会一直在。

一定程度上,书店的发展肩负着“文化强国”的使命。中共中央在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一远景,赋予了文化产业新的历史使命和职责,书店产业更要实现高质量发展。

比如定王台书市的存在于长沙的意义,是为长沙打造全国文化枢纽贡献一份力量。

目前,定王台书市依托当年打下的市场,维系着相对稳定的局面。有人依旧怀有“野心”,卖着不同品类的书籍;有人目标专一,只做教辅教材,把网店经营得风生水起,倒也都把日子过下去了。只是这里没有了书客来来往往,门店的意义似乎在慢慢消失了。

书店老板告诉36氪:“现在这里基本没有人来了,有时候一天一本书也卖不出去。但是我在这里给别人打工十几年,出去也干不了别的。这两年店铺租金降下来,我就租了店铺自己做,再差也能把日子过了。”

如此,2022年了,在定王台书市,还有人“以卖书为生”。

长沙市出版物发行业协会会长肖坚强说:“定王台书市的出路在哪里?历史遗留问题太多,受新经营模式的冲击首当其冲;但一定要坚守。网络平台对图书垄断的局面肯定会被打破。行业游戏规则变了怎么去适应?怎样去提前准备、提前布局?就这一系列问题,我们也还在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