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京冬奥会结束了,N多人多了一个“北京情结”!

北京冬奥会结束了,N多人多了一个“北京情结”!

21

2-2022

星期一

【编者注】优雅的“葱桶”组合与俄罗斯双人滑三对组合,谷爱凌与“弟弟”苏翊鸣,还有南太赤膊哥,高、徐两位中国旗手将“中国国旗举得最高”,很多很多!从此,很多人都多了一个“北京情结”——我的一直都在,从北国到南国,从南国到北国穿梭了七年,心向北京从来没有改变。初心、思想、人文、科普,让我们相识、相聚于雨果云录。

N多人多了一个“北京情结”!

——孙雨果

第24届北京冬奥会闭幕式20日晚在国家体育场举行。“一朵雪花”的故事幻化成孩子们手中的灯笼,2000名各国运动员兴奋地挥舞着旗帜涌入鸟巢,最后一枚奖牌的颁发仪式延续着过去17天冰雪赛场的快乐,杨柳依依传达着东道主对宾客的惜别之情。

北京冬奥会结束了,N多人多了一个“北京情结”!

多了一个“北京情结”!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在闭幕式上说:“这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我们欢迎中国成为冰雪运动之国。”他用中文说:“祝贺,中国!”2008年北京奥运五环再现致敬“双奥之城”,鸟巢上空焰火打出了“天下一家”和“ONE WORLD ONE FAMILY”的字样。

中国春节、17天冰雪赛场、中国式浪漫、中国式典雅,以及“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你可以相信中国花样滑冰”、“你可以在北京见到最温暖人心的微笑”、“你可以在北京见到丰富多彩的美食”等等,以至于有选手依依不舍的说:从此,我多了一个“北京情结”。

优雅的“葱桶”组合与俄罗斯双人滑三对组合,谷爱凌与“弟弟”苏翊鸣,还有南太赤膊哥,高、徐两位中国旗手将“中国国旗举得最高”,很多很多!字里行间浸透着、美图美视洋溢着,相信有了“北京情结”的很多很多。

北京冬奥会结束了,N多人多了一个“北京情结”!

我有多年的“北京情结”!

我也有一个“北京情结”,她植于我的内心很久很久了,这个情结很难说完道尽——概括了一次又一次。今天稍加综合,再说三点:

一.曾经,北京是我从草原到内地求学的中转站,四年大学16次过往,让我一点一点的喜欢上了她:从总是迷路到逐渐清晰,到后来的如数家珍,以至于在越来越喜欢穿街走巷中,多一些体验、多一些思考,让自己更加丰富与强大。

二.北京仿佛是我的衣食父母。“大学毕业后无论在山东,还是在上海,都处于混沌不清之中,自从到了北京,我似乎瞬间清醒了起来,快速找回了自我……”毕业后的八年——父、母亲接连生病和去世中,在“回老家、当主管”的交错中,北京是我予求予取的福地、宝地:她不但让我能够赚取所需,还没有丢失自我,即使不小心跌倒了也给与机会——见证着自立自强者的东山再起,北京堪称是我的衣食父母。

三.北京是我宝贵的精神家园。在北京边工边读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不但让我从顶尖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导师那里学到了惠己达人的宝贵学问,更让我能够将MPA深造当成了轻松自在的去参加一个纯粹的沙龙,在一次一次的提升自我过程中,让我看清了名与利的辩证关系:既学会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学会了淡薄名利云淡风轻。

最后,冬奥之后,相信很多人都多了一个“北京情结”,而我的“北京情结”早就存在、一直存在。从北国到南国,从南国到北国穿梭了七年,心向北京——从未改变。

孙雨果,社会学者、专栏作家、人文记录者。迄今在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各级媒体,以及海外华文媒体发表作品愈千篇。自大二与小伙伴单车6000里,完成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五省的社会调查后,坚定开启走遍中国、记录世界的不懈之旅。对于社会、财经、文化的思考、探索从未停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