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京冬奥会对中国品牌的 8 大影响

作者:中外企业文化

众所周知,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更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杰作,因为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在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商业、哲学、文化、艺术、生活和新闻媒介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影响。

从逻辑上而言,事情越大,信息越多,参与者获得的价值则更大。

北京冬奥会是中国品牌第二次深度接触奥运会,但冬奥对于中国品牌依然还是新鲜的。作为全球盛会,对于正在蒸蒸日上的中国以及处于快速上升期的中国品牌,北京冬奥会对中国品牌的影响是巨大的,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北京冬奥会对中国品牌的 8 大影响
北京冬奥会对中国品牌会产生哪些影响,带来哪些价值呢?我认为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树立品牌学习的目标

奥运会对于不同角色的人起着不同的作用。对于企业,如果仅仅凑热闹,蹭热点做营销,那么价值可以说几乎为零。

奥运会自1896年到2022年历经126年,是十足的百年老字号。虽然奥运会在发展中也有一段岁月的波折,但并没有停滞不前,还变得越来越强大。今天可以说,在世界上所有的组织中还没有第二个像奥运会一样有如此强大的有魅力的非政府组织,这一切说明,奥运会的生命力之强存在着诸多密码。

掌握这种密码,对于任何组织都是有价值的,组织的使命性越强其价值越大。对于任何一个想拥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而言,学习奥运可以带来新的蜕变。

企业品牌如何学习?

我们不能把学习停留在看几篇文章、开几次研讨会,而是要剖析奥运会,要全员参与,要把员工当做运动员,要把寻觅到的密码应用到企业运营之中。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开始,让奥运的神奇力量赋能企业品牌的蜕变。

北京冬奥会对中国品牌的 8 大影响

推动品牌塑造的难得机遇

品牌的发展是商业成熟的重要标志。对于企业,品牌就是其发展的核心。一个好品牌不仅可以带来更多的销售量,还能提高更多附加值卖出更好的价值。

然而,大陆的品牌塑造还十分不成熟。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大陆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但在世界品牌500强中,我们远远不如美国,甚至还不如日本、德国。可以说,大陆品牌的影响力与企业地位还不匹配,相对于整个西方发达国家,大陆的品牌塑造还处于追赶的地位。

有人会说,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发达国家的品牌运作。而事实是,品牌运作是一个企业的战略机密,不会公开,我们只能通过媒体报道来了解他们塑造品牌的皮毛,通过媒体学习就是隔靴搔痒。

那么,我们该向谁学习?

今年北京冬奥会就是大陆企业进行品牌塑造最好的契机。

奥运会在126年的发展中,其品牌塑造已经相当完善,在品牌的方方面面都几乎做到了最优秀的级别,说其是地球上第一等超级品牌也丝毫不为过。但面对如此优秀的品牌,我们以前都是旁观者和参与者,真正作为运作者只有3次: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2014年南京青年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今年北京冬奥会我们的企业正好可以近距离参与从而了解到品牌塑造的秘诀。

2015年,北京被投票选为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举办城市后,立马成立奥组委开始了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塑造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品牌:会徽、宣传片、吉祥物、色彩系统和核心图形、志愿者标识以及火炬接力的主题活动等系列文化要素。

这一系列操作都是品牌要素的塑造。没有这些基础,冬奥会的品牌运营就是无根之萍。

对品牌运营带来新思考

有了品牌的一系列文化要素只能说品牌有了很好的基础和开端,而品牌要深入人心还需要更专业的品牌运作。

如果说品牌塑造可以依葫芦画瓢学得七八分,而品牌运营则需要更为细致的系统操作。因为运营比塑造要难得多,需要更多的资源参与其中,还需要充分协调好、运作好才能让塑造的品牌要素落地,进入人心,产生价值。

北京冬奥会对中国品牌的 8 大影响

一个品牌运营需要考虑整个品牌生命周期。同时,品牌运营需要战略、需要策略,还需要运营执行。

每一届奥运会都是一次完整的品牌运营,企业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

我们知道奥运会的超级符号是五环,超级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但每届奥运会还会有自己的会徽、口号等。这就是奥运会的品牌战略,让每一个举办国都有自己的权利设计会徽、口号等来体现自身的文化。可以说是不变的五环,流水的各届会徽。

每一届奥运会都有自己的特色,比方开闭幕式的创新,奥运火炬的路线,这种策略让奥运会充满了惊喜。但如何做好,这需要各个举办国的管理与组织能力。

所以研究奥运品牌运营可以给企业带来极大的价值思考。

赛事运营赋能新成长

我们通过观察奥运会不难发现,虽然每个赛事都有不同的规则,但是每个赛事的框架都是相同的;机制和制度是赛事运营的核心,科学的机制让比赛更加合理,合理的制度让比赛更加公平,让评判更加公正,让结果更加令人信服。

而企业运营如果要想成长就需要摆脱“人治为主”,建立科学的机制和合理的制度,形成“法治为主”。我们放眼看世界,凡是伟大的企业都是“法治为主”的企业,而人治只是让法治更有效地落地和执行。

可以说,赛事对于奥运会好比项目或业务对于企业。

奥运会的法治是公开透明的,每个企业都可以学习。所以说,只要企业能掌握赛事运营的秘诀就能掌握好企业的项目或业务运营秘诀,让企业获得新的成长动力。

催生新科技

回首这30届的夏季奥运会、24届冬季奥运会,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每次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的盛会,更是一次科技的盛会。

奥运会的主旨是推动人类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在这个过程中,各国都在用最先进的科技和科学方法赋能运动员,让运动员实现“更快更高更强”,很多时候为了1%的进步都需要大量的科技投入。

奥运会的科技不仅体现在比赛上,还体现在为比赛服务上,比如更加智慧节能的场馆、更加环保低碳的建材、更加方便人文的设施等等。

奥运会不仅会推动新科技的出现,推动科技的进步,还会让更多的企业看到新科技的方向,进而刺激更多的企业创造新的科技,进而应用在百姓生活中以及企业经营中。

北京冬奥会对中国品牌的 8 大影响

作为企业,要关注奥运的新科技,要关注奥运可能带动的新科技,更要关注可以推动进步的挑战,企业要勇于迎接挑战甚至主动挑战。

传播为品牌带来新高度

奥运会作为世界顶级的赛事盛会,会吸引全球关注,可以说每个少年及以上年龄的人都知道奥运会。

每个人都关注自己国家的比赛,都关注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都关心自己喜欢的运动员的表现。在这种人人皆关注的情况下,每次奥运会都是一次传播的盛会。

可以说,奥运传播高度就是企业品牌的传播天花板。

所以,借助奥运会传播是世界所有消费和服务的大品牌企业渴望抓住传播自身品牌的机遇。

我们作为本届冬奥会的东道主,大陆的企业品牌自然获得地主优势,可以有机会借助奥运比赛传播到全球各地。抓住机会,做好品牌宣传,助力中国品牌的成长!

北京冬奥会对中国品牌的 8 大影响

冰雪运动带来新机遇

冬奥会是检验一个国家冰雪运动实力的擂台,更是检验一个国家体育、人文、科技和经济实力的擂台。大陆作为全球大国,不仅要成为夏季奥运会的强国,还会成为冬奥会的强国。

以前,大陆着力于解决温饱问题、脱贫问题,奥运会的比赛更多是国家举全国之力,而现在随着大陆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在实现全面小康生活的道路上,人民开始追求体育和人文的突破。大陆参与奥运会的模式从以前的国家体制逐步演变为国家与民间并行发展的模式。

2008年,大陆顺利举办夏季奥运会打开了全国上下积极参与运动的热潮,带动了一大批体育项目、企业和品牌;这次冬奥会的顺利举行也必将带来新的机遇。受益的不仅仅是体育品牌,还包括会诞生新的创业机会、新的市场、新的消费场景,从而为老品牌赋能,为新品牌诞生创造土壤和条件,为中国品牌成为世界品牌助力。

深度关联带来新增长

在奥运会期间,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利用奥运热点进行相关的营销。然而,绝大部分的营销同质化、简单化,无法为企业带来真正的增长。

如何才能让奥运会为品牌增长助力?这应该是每个品牌思考的问题。

浅层次的利用只能像一阵风吹过湖面一样,仅仅产生一丝涟漪。只有深度关联才能产生助力的效果。

如何深度关联?

要么为品牌打上奥运会的烙印,让奥运会成为品牌的背书,为品牌赋能,比如奥运的赞助商品牌,成为品牌的光辉历史。

要么为奥运会创造创新的价值,为奥运赋能,让奥运会因为品牌赋能而更进一步,比如为奥运会提供设备。

要么为奥运会期间的人们创造现象级和基础级的服务,让人们因为该品牌的服务而感到更加愉悦,比如奥运会的游戏、奥运会传播。

所以,企业品牌在思考如何借助冬奥会的时候需要考虑如何深度关联。

小结

2022北京冬奥会来了,又很快走了,但奥运会却一直在。中国品牌要走出东道主优势的舒适圈,通过机制和制度,把借力奥运从一次成为每一次。到那时候,中国品牌将会站在世界品牌之巅,让中国不仅是企业大国,更是品牌强国!

文/何建磊(作者系商业专家、品牌专家)

本文刊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2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