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世间》原著:周秉昆“那唯一亏欠过的人”,才是成就他的贵人

文丨卿心君悦

搬上荧幕的《人世间》,与原著有着很多差异。

无论是死而复生的郝冬梅父亲,还是改邪归正的骆士宾,亦或者是被黑化的水自流、吴倩等人。

这种改编令有些难以展现的剧情,以另一种更容易让人接受的方式表现了出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改编是成功的,也是绝对可以理解的。

《人世间》原著:周秉昆“那唯一亏欠过的人”,才是成就他的贵人

但是,最让我觉得可惜的是,原著里那个对周秉昆掏心掏肺,爱护有加,每一次在秉昆遭遇困境都会挺身而出的白笑川,被改没了。

对于原著中的周秉昆来说,白笑川是他一生都再难寻觅的贵人与知己,也是白笑川的存在,验证了周秉昆的善良与正义终究会得到回报。

亦师亦友

白笑川,是周秉昆的师父。

在周秉昆与曹德宝、吕川代表酱油厂参加了市里举办的文艺节目汇演之后,他们的节目受到了一致好评,尤其是周秉昆的快板,出尽了风头。

《人世间》原著:周秉昆“那唯一亏欠过的人”,才是成就他的贵人

不久,一纸调令就将周秉昆借调到了群众文艺办公室,他成了《红齿轮》杂志的编创。

也是在那时,周秉昆认识了郝敬文与白笑川。

郝敬文是《红齿轮》杂志的总负责人,而白笑川则是一个多才多艺,精通快板、评书、大鼓、相声等的老编辑,曾经被打倒过,后来才再次启用。

那一年,白笑川已经年过五十。

他对周秉昆的到来非常的欢迎,在工作上毫无保留地提携帮带周秉昆。只有三个人的杂志,却被他们办得风生水起,一度销售几十万册。

《人世间》原著:周秉昆“那唯一亏欠过的人”,才是成就他的贵人

周秉昆虚心、有想法且有干劲,越来越受到邵白两人的重视,作为曲艺圈里的前辈,有“白教头”之称的白笑川主动表示要收周秉昆为徒弟: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收你为徒,把我在曲艺方面创作和演出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你。”

本来躺在地板的周秉昆,一个鲤鱼打挺,高兴地坐了起来。

愿意提携已经让周秉昆很是庆幸了,如今前辈要收他为徒,那么以后无论他在编辑部,还是在曲艺圈里,都能有一席之地了,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个天大的好事。

《人世间》原著:周秉昆“那唯一亏欠过的人”,才是成就他的贵人

激动万分的他在办公室里完成了拜师仪式。本来劭敬文提议只鞠躬就可以,但周秉昆不由自主地跪下磕了头。

从此,白笑川与周秉昆成了师徒,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只是周秉昆从没有想过,他的师父,在未来的日子里会给他带去多少温暖与帮助。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在那个年代,遇到小人和遇到贵人的几率,相差不多。

曲老太太、马守常都是周秉昆的贵人,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尽所能地予以了帮助。而白笑川则比他们更加真心地对待自己唯一的徒弟。

在国庆与孙赶超因为于虹的事,闹得进了看守所,于虹与吴倩赶忙找到周秉昆,让他去求曲老太太,可前几天曲老太太刚刚帮忙解决完龚宾的医药费,周秉昆怎么好意思再张口呢。

《人世间》原著:周秉昆“那唯一亏欠过的人”,才是成就他的贵人

说白了,再贵的贵人,也不能隔三岔五地随叫随到,何况,为了他们的事,曲老太太和马守常已经冒着很大的风险了,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在周秉昆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白笑川得知了此事。为了秉昆,他舍下脸求了人,帮了国庆赶超他们。

类似的事情有很多,每一次白笑川都竭尽全力当成自己的事情给予建议或帮助。

周母生病期间,他为秉昆争取到每天只上半天班的福利,分担了秉昆手中一半的工作;编辑部来了新领导,劭敬文调去了文化馆,为了让周秉昆不失去工作,白笑川仗着资历找新领导谈判,带着周秉昆成立了演出活动部,开始“走穴”,还把招人的名额给了周秉昆……

周秉昆的一套房子的钱,就是在那时候挣的。

《人世间》原著:周秉昆“那唯一亏欠过的人”,才是成就他的贵人

后来,周秉昆的地下室房子是白笑川求劭敬文解决的,“和顺楼”的副经理工作,是白笑川带着周秉昆过去的,并在周秉昆入狱之后,力保了国庆姐姐的工作。

桩桩件件,只要是周秉昆的事,白笑川都义不容辞。能自己办的自己办,自己办不了的求人也要办,有时周秉昆根本没开口,他知道了也会尽自己一份力。

从生活上,到工作上,他受到了来自师父的诸多照顾。在身边所有“穷朋友”遇事都指望他解决的时候,白笑川带给他的,只有不计回报的付出和温暖,没有丝毫的索取。

那时的白笑川,早已到了退休的年龄,他大可以靠着退休金享受安稳的生活。可是他放不下命运多舛的徒弟周秉昆,像对待儿子一样,手把手地带着周秉昆走过那段岁月。

《人世间》原著:周秉昆“那唯一亏欠过的人”,才是成就他的贵人

得一师父如此,足矣。

这是周秉昆对白笑川的真实心声。他感激命运的眷顾,让他遇到白笑川,更感激白笑川,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和帮助。两人之间早已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说,比亲人还要亲。

遗憾

原著中的周秉昆,由于失手害死了骆士宾,入狱12年。

出狱之后,他几次想去看看师傅白笑川,却一直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耽搁了。一天,郑娟梦到了白笑川,梦里的白笑川问周秉昆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他想周秉昆了。

周秉昆不知道,那次梦境,是一种预示。

《人世间》原著:周秉昆“那唯一亏欠过的人”,才是成就他的贵人

不久,周秉昆在报纸上,看到了白笑川一月前去世的“讣告”。那一瞬间,周秉昆像失去了重力一样,瘫倒在地,无声地哭了起来。

原著中这样描写周秉昆与白笑川的关系:

“白笑川对于他不仅是师父,还如同父亲。师徒二人间的思想交流,比父子之间多得多。师父给予他的人生帮助和指导,是生身父亲根本不曾给予他的。”

《人世间》原著:周秉昆“那唯一亏欠过的人”,才是成就他的贵人

他懊悔自己没有在出狱的第一时间,去看望年迈的师父,更后悔在郑娟梦到师父的时候,他并没有过多的在意。

他以为,还有时间还有机会,可是他敬爱的师父,已经等不了那么久了。这也成了周秉昆唯一内疚和遗憾的事情,他对得起所有朋友,却唯独对师父有亏欠,而他也再没有机会回报自己的师父了。

带着悲痛的心情,周秉昆去了白笑川的家。看着风中之烛的师母向桂芳,看着摆在一旁的师父的遗像,周秉昆又忍不住跪下哭了:

“我明明在本市,都不去参加师父的追悼会,我还算个什么徒弟呢?”

《人世间》原著:周秉昆“那唯一亏欠过的人”,才是成就他的贵人

师母向桂芳没有一丝埋怨,反而安慰周秉昆,是自己不让人通知他的,因为她知道,白笑川病重的时候,正值周楠出事的时候,她不忍让周秉昆痛上加痛。

看着如今孤身一人,没有一个亲戚朋友的师母,周秉昆决定每月都来师母家里看看,收拾收拾,他决定代替师父,照顾年衰岁暮的师母。

这是原著中刻画的“真情”,也是电视剧里没有展现的“真情”。

人生难得遇一知己,遇一贵人更难。

我之所以要写下周秉昆与白笑川的故事,是因为我觉得,这段有温度的故事值得被更多的人看到,不该被改编抹杀。

人生遇一知己,已是难事,遇一知己加贵人,更是难上加难。

《人世间》原著:周秉昆“那唯一亏欠过的人”,才是成就他的贵人

遇到白笑川,是周秉昆坎坷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好运气,也是给予他无限力量的光源。他吃过很多苦,遭过很多罪,但是白笑川的存在,让他看似不那么顺遂的一生,多了很多温暖。

白笑川的存在,证明了一个善良又正义的人,终究不会太惨,即便命运总是无情地制造各种各样的磨难,但与人为善的人,总会受到眷顾。

如果周秉昆是一个势利小人,内心险恶,他不会受到白笑川的青睐,至于曾经给予过他帮助的曲老太太、马守常等人,更会对他敬而远之。

《人世间》原著:周秉昆“那唯一亏欠过的人”,才是成就他的贵人

是周秉昆对人,对事,对整个人世间抱有的善意和真诚,让所谓的“贵人”甘愿为他停留。心存善良之人,他们的心是滚烫的,情感是火热的,可以驱散寒冷,也可以横扫阴霾,让人们忍不住地想要靠近。

这是周秉昆身上最可贵的品质。

周国平曾说:

“善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多么普通的品质,今天仿佛成了稀有之物。善良是区分好人与坏人的最初界限,也是最后界限。”

人间烟火,世间真情,人世间的善意,最能抚慰人心。

卿心君悦,一位情感观察者,Ta说书评人、影评人。用文字温暖你,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