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悟道因缘——慧洪禅师(疑则别参)

作者:曌弘

慧洪禅师生前与张无尽商英居士相友善。张公曾经自谓已得龙安从悦禅师之末后句,丛林尊宿都不敢跟他对机。

一天晚上,慧洪禅师与张公谈及此事。

张公道:“可惜云庵(真净禅师)不知此事。”

慧洪禅师非常惊讶,便问所以。

悟道因缘——慧洪禅师(疑则别参)

张公道:“商英顷自金陵酒官移知豫章,过归宗见之,欲为点破。方叙悦(从悦禅师)末后句未卒,此老大怒,骂曰:‘此吐血秃丁、脱空妄语,不得信。’既见其盛怒,更不欲叙之。”

慧洪禅师一听,便大笑道:“相公但识龙安(从悦禅师)口传末后句,而真药现前不能辨也。”

张公大惊失色,连忙站起来,握着慧洪禅师的手说:“老师真有此意邪?”

慧洪禅师道:“疑则别参。”

张公于是取来家藏的云庵顶相,展开礼拜,并书颂赞之,然后把它赠给慧洪禅师,其词曰:

“云庵纲宗,能用能照。

天鼓希声,不落凡调。

冷面严眸,神光独耀。

孰传其真,觌面为肖。

前悦后洪,如融如肇。”

悟道因缘——慧洪禅师(疑则别参)

慧洪禅师生前著作等身,有《林间录》二卷、《林间后录》一卷、《临济宗旨》一卷、《僧宝传》三十卷、《高僧传》十二卷、《冷斋夜话》十卷、《石门文字禅》三十卷等等。这些著作,对了解宋朝后期佛教的发展态势,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价值。后人把他看作是文字禅的肇始者。

慧洪禅师才高八斗,喜与士大夫交游,言谈无忌,图泉涌河决不快。这也是他屡遭罪狱的因缘之一。然其气骨清奇,绝非阿谀之辈。有咏竹诗云:

高节长身老不枯,平生风骨自清癯。

爱君修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大夫。

不见同行木上座,空余听法石于菟。

戏将秋色供斋钵,抹月披云得饱无?

诗中所说的竹尊者正是他的自我写照。

悟道因缘——慧洪禅师(疑则别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