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陕西少年捡到玉玺,上交国家获20元路费,45年后专家为何找上门

1968年的一天,小学生孔忠良走在放学的路上,途经一条小河却被什么东西的反光吸引住了,用手挖下去,发现是块温润如玉的石头,用河水洗去淤泥,精美的雕刻映入眼帘,周边还有一些讲不出名堂的花纹,他不知道,这可是件价值连城的宝物。

陕西少年捡到玉玺,上交国家获20元路费,45年后专家为何找上门

孔中良把宝贝交给父亲,可农民的眼界毕竟有限,既然是从河水里淘出来的,再看着光泽,八成是块宝玉,上边篆刻的繁体字却看不出什么名堂,60年代农民生活水平不高,但是觉悟却很高,小小年纪的孔忠良第一时间建议父亲将文物上交国家保护。

陕西少年捡到玉玺,上交国家获20元路费,45年后专家为何找上门

事不宜迟,第2天父子俩就座上了前往省城的长途汽车,陕西省博物馆接待了这对献宝的父子,馆长用放大镜左看右看,瞪大了眼睛,这是一方玉玺,用的是上好和田玉,印章上的文字赫然写着,皇后之玺,文物鉴宝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馆长虽然见多识广,却一时间也说不出名堂来,可孔氏父子这么高的觉悟理当有所奖励。

陕西少年捡到玉玺,上交国家获20元路费,45年后专家为何找上门

博物馆经过谨慎研究决定,向陕西政府申请1000元奖金,并且把孔氏父子的事迹刊登在报刊上,孔忠良却连连摆手,班主任经常教导自己,拾金不昧是一个少先队员的基本素质,国家经济有困难,又怎么能要这笔奖金呢?

馆长过意不去,于是自掏腰包,给孔氏父子报销了20元路费,孔忠良回到学校也没有四处宣扬,博物馆收下了这方玉玺,却始终找不到它当初的主人,因为年代特殊,各项研究工作艰难进行,并没有什么进展,直到45年之后,年近六旬的孔忠良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陕西少年捡到玉玺,上交国家获20元路费,45年后专家为何找上门

原来是陕西博物馆打来的,45年前,那枚皇后之玺终于有了鉴定结果,专家把它认定为国宝级文物,经过分析发现,这是汉代的玉玺采用了和田玉,重33克,上装饰雌龙,这枚玉玺的主人就是西汉第1代皇后吕雉。

陕西少年捡到玉玺,上交国家获20元路费,45年后专家为何找上门

在秦末战争中,刘邦一派汉军起初并没有优势,吕皇后长期在后方统管后宫,经过艰苦创业,汉朝建立后,她又利用强硬手腕除掉了佣兵的韩信,更是在刘邦死后专权了很长一段时间,可是发现玉玺的地方却并不是吕后的墓葬所在,这宝贝怎么会流落民间呢?专家们分析,很可能是后世盗贼盗墓之后几经转手才来到了发现地,近半个世纪之后,孔忠良终于知道了宝贝的身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