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她,她们,提起笔,翩然上岛。江野四合间,捕捉池鱼飞鸟。

不用诉离觞。往返生门,流于俗地。跟随美,成为美。

她的力量长时间地被遮掩,被压抑,被蒙蔽。长久,长久地,空白,消失,无声。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女人想要写小说,她就必须有钱,还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于是,她拿起了笔。

她,她们,发出声音,开始存在。

今天,我们特意邀请十月文艺的女作家们,分享她们的作品和祝福,祝愿大家,节日快乐。

愿她们,愿我们,都成为自己的光。

致敬·怀念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张洁

张洁,1937年出生于北京,辽宁抚顺人,2022年1月21日在美国因病逝世,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代表性作家,曾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多次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获意大利骑士勋章及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多国文学奖。张洁的代表作《沉重的翅膀》初稿脱稿于1981年4月16日,最初发表在1981年第4、5期的《十月》杂志;长篇小说《无字》的创作自1989年始,历经12年反复打磨,2002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两部作品分获第二届、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十月文艺与她们

(以下为2021年出版图书作者,以新书出版时间为序)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新女性写作专辑:美发生着变化》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茅盾文学奖评委。2021年主编的新书《新女性写作专辑:美发生着变化》,收录了翟永明、林白、叶弥、乔叶等13位各个代际代表性女性作家和诗人的小说、诗歌、非虚构作品,也收录了张莉、贺桂梅两位学者对当代“女性写作”的理论对话与创作梳理。这些作品以更具想象力与异质性的经验表达,推动当下语境里对“女性写作”的再次定义和重新理解。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她们》《岛上》

任晓雯,茅盾文学新人奖得主,著有《好人宋没用》《朱三小姐的一生》《浮生二十一章》等,小说《阳台上》被改编为同名电影。2021年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再版长篇小说《她们》《岛上》。《她们》以上海为背景,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社会飞速变迁下市井女性的众生相。而《岛上》作为任晓雯24岁时首次出版的长篇小说处女作,饱含着一位青年作家宝贵的的思想印记、阅世态度和写作方式。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大江》

李凤群,安徽无为人,安徽省作协副主席。新作《大江》与其另两部长篇《大风》《大野》合为三部曲。《大江》分“悲江”“骚江”“离江”三卷,以小岛屿江心洲一个农民家族四代人跨越60余年的家族故事抒写乡土变迁。故事中既写到代代农民的坚韧、生生不息、朴素的爱和执着,也写到了时代背景下他们不可避免的局限,以大江般气势阔大、涌动不止的叙事,渐次展开一幅载满强韧与叹息的长江流域文化图景。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流俗地》

黎紫书,生于马来西亚,自1995年以来,已出版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微型小说集以及散文集等著作十余部。2021年,新作《流俗地》面世以来即斩获多项年度好书大奖,被誉为“近年来华语文学的惊喜收获”。书中,黎紫书以盲女银霞的成长串联起马来社会的芸芸众生相,细细绘出一幅南洋市井的风俗长卷。《流俗地》里有形形色色的女人,聪慧敏感、坚韧倔强的盲女银霞,美丽善良、擅长交际的莲珠,机灵洞明、四通八达的马票嫂……黎紫书以她们复杂而生动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即使身处黑暗,也要在暗里寻到天光。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飞鸟和池鱼》

张惠雯,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现居美国波士顿。张惠雯是当下一位难得的短篇小说作家,创作耐心细致。2021年的新书《飞鸟和池鱼》收录了她2018年至今的最新创作,可视为她身处大洋彼岸回望故乡的独特叙事文本。本书写的是纯粹的中国故事、乡愁故事,而且大多数是故乡县城的故事,张惠雯始终以温和、带着暖意的目光平视故乡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上的困厄,以一个“还乡者”的视角,去发现并在作品中呈现普通人身上的、瞬间的光芒。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纸上》

苏沧桑,杭州人,散文名家。新书《纸上》收入了《春蚕记》《纸上》《跟着戏班去流浪》《与茶》《牧蜂图》《冬酿》《船娘》七篇纪实散文。作者走进乡村剧团、手工纸坊、茶农之家……观察、体验、感受、描述他们的生活,力求表现这些艺人的真实日常。苏沧桑散文描绘的传统文化是南方的,也是中国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她是历史的,也是没有成为过去的。她的文章时空交错,勾连古今,思维开阔,思考深邃,做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的高度结合。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离觞》

杨怡芬,浙江舟山人。2002年开始小说创作,在《人民文学》《十月》《花城》等期刊发表作品近百万字。《离觞》是杨怡芬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她将故事发生的背景置于国民党溃逃台湾前夕的舟山群岛,书写了动荡时局下人们的生存与爱恋,用细腻动人的笔触塑造了李丽云、潘绮珍、秦怡莲、宋安华等追求独立、清醒坚韧的女性群像,以此探讨女性的独立——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独立。这种探讨在当今社会依旧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够给人以力量。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天台上的父亲》

邵丽,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河南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天台上的父亲》是邵丽最新中短篇小说集,包括《天台上的父亲》《风中的母亲》《黄河故事》等共十篇。在这些作品中,她回望父辈,塑造出个性鲜明而又不同以往的“父亲”和“母亲”形象,并以此为坐标勾连起家庭往事,将人物命运置于历史洪流之中加以展现。小说集既映照出中国人的伦理生活、中国家庭的情感结构,也展示了个人和家庭在时代洪流、历史环境下不断变迁、令人唏嘘的命运。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男孩们》

杨好,青年作家。长篇小说新作《男孩们》紧贴时代,以“母与子”为叙事核心,通过呈现男孩们的秘密过往和成长困境,折射出当代家庭,包括男孩们背后的父亲、母亲们的精神和生存困境,探索了时代和个人、代际与性别、欲望与生存之间的复杂关系;难能可贵的是,《男孩们》还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曾经和当下流行的电脑游戏,它们不仅是在社会中风靡的文化现象,而且与现实对照互映,影响了很多人理解现实的方式。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空镜子》《纸饭馆》

万方,当代著名作家、剧作家。作品曾获得“金鸡奖”“金鹰奖”“文华奖”等各大奖项。《空镜子》是万方的中短篇小说精选,以6个故事讲述了9个女人的人生。她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拥有不同的命运,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是她自己——我们读故事,如同照镜子。《纸饭馆》是万方长篇小说代表作。书中,万方冷静地虚构了一群几乎与她同龄的北京青年当代故事,呈现了老北京城在改革开放中历经的时代变迁。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花间词外》

刘琼,学者,作家,艺术学博士,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2021年底推出散文集《花间词外》收入了《兰生幽谷无人识》《落梅横笛已三更》《春入平原荠菜花》等作品。这些文章具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围绕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花”意象,进行关于生活、艺术、人生等多路径的疏通或辐射,探讨草木中的文学与艺术,及其与生活与人生的隐秘关联,体现了作者以评家之心体味古典文学的风雅。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业余玩家》

孟小书,80后北京作家。《业余玩家》是她的最新中篇小说集。书中的三个故事互相映照、互为补充,共同塑造了孙闯闯这一文艺青年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格格不入”的“孙闯闯”正是一部分当代青年的现实写照:当“叛逆青春”的红利不再,艺术家如何在与世界规则的碰撞中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确认。这是对一代人黄金时代的缅怀,也是写作者青春告别的自我审视。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3.8女性作家寄语|成为自己的光

《生生之门》

叶浅韵,云南宣威人。最新散文集《生生之门》以“生”为起点,延展出木、火、土、金、水几个篇章,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切身感受来展示生产与生育的艰辛不易。同时,作品围绕乡村的变化,人对土地和自然的热爱、敬畏与依存关系徐徐展开了一幅西南高原上的风土人情画卷,也抒发了她对时代变迁、城乡发展的思考,对故乡土地的热爱。

编辑:王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