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巨婴”杨锁,父母离世时18岁,饿死时23岁

河南一奇闻“真的有人懒死了”曾轰动全国,此人叫杨锁,被称为“中国第一懒”。之所以有如此响亮的名号,跟其父母的另类教育是脱不开关系的。所谓“惯子如杀子”大概也就是这样了。河南第一懒人:“巨婴”杨锁,父母离世时18岁,饿死时23岁。

“巨婴”杨锁,父母离世时18岁,饿死时23岁

杨锁出生在河南信阳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因为是家中独子,由于农村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父母对杨锁的溺爱到了放纵的地步。

杨锁自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靠喂、走靠背”。过着大少爷般的生活,不,应该说过着大少爷都没过上的生活。

更甚的是,8岁的杨锁就算与父亲一同外出都是坐在扁担里的,父亲生怕走太多的路累到杨锁。

其实哪有什么天生的懒人,小时候的杨锁也非常懂事,当看到父母辛苦时,也会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和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父母看在眼里却并不是欣慰,而是担忧,担忧的是杨锁会不会因此而过分劳累。

因而每当杨锁动手做事情的时候,其父母都会上前阻拦,并表明杨锁不需要做任何事情。

“巨婴”杨锁,父母离世时18岁,饿死时23岁

从杨锁的名字可以看出,其父母的初衷也是比较极端的,他们希望能将儿子牢牢地锁在自己的身边。

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如果父母看到杨锁在做家务,便会立刻收走他手中的东西。就这样,在杨锁父母无底线地宠爱下,终于培养出一个名符其实的巨婴。

然而在杨锁父母“用心”地培养下,杨锁终于完美蜕变成一个大少爷,然而养成了少爷病却没有少爷命的杨锁却开启了悲惨的命运。

杨锁13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无奈之下母亲只身撑起整个家。杨锁母亲身兼父职,任劳任怨,然而坚强的女性却没有教育出一个同样坚强的儿子,令她没想到的是,他们夫妻二人精心调教的独生儿子却成为她一生中的败笔。

“巨婴”杨锁,父母离世时18岁,饿死时23岁

生活的重担还是压倒了杨锁的母亲,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此时的母亲却希望杨锁能够撑起整个家,然而一切都太迟了,杨锁的无能和懒惰已经无法改变。

即使母亲卧床不起,杨锁仍然无动于衷,整天无所事事,拒绝工作,反而希望母亲能够坚持打工维持整个家的生活。

每次母亲没有满足杨锁的要求时,杨锁甚至会对母亲动手,真是大逆不道。

看见眼前的一切,杨锁的母亲伤心欲绝,但已追悔莫及。身心疲惫的她在病痛的折磨中离开人世,那一年杨锁18岁。

“巨婴”杨锁,父母离世时18岁,饿死时23岁

18岁便成为孤儿的杨锁,并没有意识到生活的残酷,既没有自理能力也没有工作能力的他,丝毫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整天萎靡不振。

在亲戚的帮助下,杨锁找到了一份建筑工地上的工作,希望杨锁能够自力更生。然而他却因工地上太热而罢工跑回家了。

严重排斥工作的杨锁,宁可变卖家具,沿街乞讨也不会主动寻找工作机会。

整日无所事事的杨锁,饿了就乞讨,困了就睡觉,冷了就烧掉屋里的东西。

直到春节临近,因长时间没有杨锁的音讯,其堂哥便带着食物和衣物前去看望。然而当看到杨锁的时候,23岁的杨锁已经饿死在家中。

“巨婴”杨锁,父母离世时18岁,饿死时23岁

当你听说23岁能够饿死家中,第一反应就是惊讶或是认为是在开玩笑吧。

23岁的杨锁,本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年龄。本可以自力更生,却因懒惰而离开人世,既可怜又可悲。

中国有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世界上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只有不会爱孩子的父母。帮助孩子生活,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去生活。过多干涉或是过于溺爱都是父母的一种错爱,也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巨婴”杨锁,父母离世时18岁,饿死时23岁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巨婴”杨锁,父母离世时18岁,饿死时23岁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时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本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巨婴”杨锁,父母离世时18岁,饿死时23岁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