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作者:Artpocket艺袋

众所周知,横平竖直的各种构图基本法则贯穿于摄影的基本素养之中。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让你抛弃掉所有的基本构图,将光线、色彩、空间等所有元素融合在构图之中,你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一位来自美国的街头摄影师就很钟情于这种风格,你或许在某些营销号中见过他的大名。他便是—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70到80年代,韦伯作为纪实摄影师,游走于美国、墨西哥、海地等国家,见识颇多,感触颇深。1986年,海地的二月风暴刚刚结束,韦伯以新闻摄影记者的身份拍下了一张张黑白照片。“未知”、“充满活力”、“原始”……这是韦伯在海地近距离所感受到的。之后,海地拿起相机走上了街头。

韦伯作为最负盛名的街头摄影师,最让人们折服的地方是——他的作品毫无主体。或者说,在他的作品中每一处都是主体。

在欣赏韦伯的作品时,我总能注意到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荒诞的元素或远或近,但却又能与画面中的其他元素遥相呼应,相辅相成。每一个部分都看似独立,然而细看又能发现各个部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便是韦伯的巧妙之处。在大光圈的加持下,韦伯让画面中每一个元素平行呈现,没有前后景之分,不需要任何景深,这种怪异的平衡带来了更奇妙的视觉享受。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韦伯的作品都很喜欢使用鲜艳的色彩以及较高的饱和度。在近些年,许多人并不喜欢“高饱和度战士”风格,但韦伯却能让色彩参与构图,有时杂乱、有时又十分和谐,甚至于多了一份“神秘感”。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不难发现,韦伯在游走于各个地方的街头时,很擅长运用具有当地风格的标志,例如涂鸦、路牌、模型、雕塑等。这些异域风情的元素为整个作品带来一种别样的韵味,仿佛让我身处在异世界一样。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当然,韦伯在光影方面的造诣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可以说,影子和镜子成为了韦伯的标志性元素。在他的作品中,阴影处的主体反而更突出于其他主体,甚至起到了宣示主旨的作用。同样,在韦伯的设计下,镜面使得不同空间的人们交融在画面中,这种时空错落感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神秘、复杂和饱满。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光影猎手—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韦伯一直认为,自己99%的街拍作品都是失败的。2011年,他在过去30年间拍得的作品中,只挑选出了120幅并制成摄影集,命名为《光之苦》(The Suffering of Light)。“未知的、充满活力的、原始的世界”从他离开海地那一刻起,便已伴随他的作品走过数十年,走向每一个为之动情的观赏者。

感谢阅读,喜欢我们的文章记得点赞支持一下哦~[送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