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水浒漫谈】卢明专栏|

【水浒漫谈】卢明专栏|

文/卢明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鲁西南这个概念,在行政上,一般称菏泽市。在这个范围内,郓城县是宋江起义的发起地、水泊梁山的核心人物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巨野县是济州的州治,官兵对梁山好汉抓捕、围剿、招安都从这里出发。史学资料上就记载,宋江等人转战于“青齐单濮间”,单州辖单县、成武等四县,治所在单县。濮州辖鄄城、范县等地,治所在鄄城县的旧城镇。菏泽市这个区域处于北宋首都开封与宋江起义大本营梁山泊之间,梁山与官府之间,无论是打仗还是议和,都要经过这个地面,离开菏泽,英雄们总不会飞着去东京吧?即便是绕道,也不会绕太远,宋江自梁山去东京观灯,绕到了滕州,但还是经过单州、曹州到达东京的万寿门。“曹州”是其他朝代的名称,北宋的时候不叫曹州,叫兴仁府。

鲁西南还是一个地理概念。这就比菏泽市的范围要广了。这里面,还可以包括济宁、泰安、聊城的一些地方。山东地图,不是标准的正方形,边界复杂多变,所以指称起来有多种说法。在习惯上,把济宁、泰安、聊城的一部分县,看作鲁西南,是很自然的事情。

这一区域里,梁山是好汉们的根据地。梁山1949年立县以后,数十年的历史,一直是菏泽地区的一个县。阳谷县是武松打虎和斗杀西门庆的地方。宋江和卢俊义为了决定谁坐第一把交椅,打了两个城池,一个是东平,一个是东昌。东平在唐贞观年间后是郓州的州治,北宋宣和元年升郓州为东平府。在水浒传中,郓州和东平府这两个名字都有出现。梁山将打东平,收了董平。东昌就是现在的聊城,东昌府是明代的行政名,北宋时叫博州,属河北东路,打东昌收了张清、皇甫端。此外,在高唐,梁山好汉还打败高廉,救出了柴大官人。

我说的这个地理意义上的鲁西南,是宋江起义的主要活动地和水浒故事的发祥地。

那么,鲁西南与水浒传,主要有哪些关系呢?

第一,鲁西南是梁山起义的根据地。

梁山处于鲁中山区的边沿,是泰山的余脉,面对一望无际的鲁西南平原。

梁山泊,古称大野泽,是黄河决口形成的一个湖泊。《尚书·禹贡》上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就利用了这样一个滞洪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大野泽逐渐北移,在宋代,其北岸已经连接梁山,所以称为梁山泊。这梁山泊呈肾状弯曲,北靠梁山,东邻汶上,南接巨野,西达郓城西南部,是很大的一个湖泊,《水浒传》上说梁山泊方圆八百里,一点都没夸张。这里有山可据,有水可守,梁山好汉选择这里作根据地,是很自然的。有人说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属流寇性质,没有根据地。我们说史料对宋江起义记述得比较少,是没写他在哪里当根据地,但,一时没有根据地,不意味着一直没有根据地。史料关于宋江起义没有全面系统的记载,只是从《张叔夜传》《侯蒙传》等北宋官员的传记中,偶尔带几笔,况且,记的都是宋江起义处于最艰难时期的情况。有学者就指出,在这之前,也就是宋江起义最红火的时候,肯定是有根据地的,只是后来抗不过官军的强力征剿,才不得不走出梁山泊,在青州、沂州、海州等地游动作战。最重要的是,《水浒传》这部小说,讲好汉们就是以水泊梁山为根据地的。说鲁西南是梁山起义的根据地,是没错的。

第二,鲁西南是水浒主要的人物的出身地。

人们常说,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那是一种笼统的说法,七十二并不是实数,而是虚指。但出于郓城的水浒将,也确实不少,并且多为核心人物。

晁盖是梁山事业的缔造者,没有他组织智取生辰纲,哪来的梁山大业?宋江是水泊梁山的主心骨,不折不扣的第一号人物。吴用是梁山集团的智囊人物,相当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正因为如此,梁山的朋友遇到郓城的熟人,有时会风趣地说一句:领导来了。他们的意思很明白:在《水浒传》中,啸聚梁山的起义军,是郓城人领导的。此外,还有酷似关公的朱仝,酷似张飞的雷横,宋江的弟弟宋清,智取生辰纲中有精彩表现的白胜,以及穷苦出身、义胆包天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巨野出了善仿苏、黄、米、蔡书体的萧让,善刻金石的金大坚。在阳谷走来了打虎英雄武松,在东平走来了双枪将董平,在东昌走来出了张清、龚旺、丁得孙、皇甫端。再说,水泊梁山既然在鲁西南,所有的梁山好汉不都活动在鲁西南吗?

第三,鲁西南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

水浒故事,最精彩、最能反映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在七十回以前。这些故事,鲁西南占有很大的比重。

智取生辰纲发生在郓城的黄泥冈。宋江杀阎婆惜,雷横枷打白秀英,都发生在郓城县城。宋江遇九天玄女,发生在郓城的还道村。李逵坐衙的故事,发生在寿张县。寿张是一个古老的县,自春秋至新中国建立一直存在,后来,这个县的建制取消,其土地和人民,分别划到郓城、梁山、阳谷及河南的台前县。北宋时的寿长县治,在现梁山县西北部的寿张集镇。另外,象打东平府、打东昌府、打高唐州,打祝家庄、打曾头市,都是。

水浒故事发生在鲁西南,也最早流传于鲁西南。有人说,水浒故事在宋室南渡后的杭州,得到了加工发酵,我们不否认,但这绝对改变不了鲁西南是水浒故事原生地的性质。这正如张家的孩子,吃过你李家几年饭,并不能改变他的基因和血脉。当时,有一部分知识分子随大军去了江浙一带,带去了鲁西南英雄的故事,并且产生了类似于说书人底本的《大宋宣和遗事》。同时,留在鲁西南的父老,也在传说水浒英雄故事,并以这些英雄的故事鼓舞抗金斗争。到了元代,杂剧兴起,梁山泊附近的东平成为杂剧名都,出现了许多写水浒人物的剧作。比如李逵负荆,燕青博鱼、双献功等。生活在本地的人士,写发生在本地的故事,再方便不过了。元杂剧中水浒故事,为小说《水浒传》的写作,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水浒漫谈】卢明专栏|

鲁西南能成为产生水浒故事的土壤,是因为它与鲁西南的文化特质和民风民俗有重要的契合,这种契合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侠义文化。《水浒传》处处充盈着侠义文化气息。人们读水浒,更多的是喜欢这种侠义精神。《水浒传》开中国侠小说的先河,成为后来武侠小说的鼻祖。

山东人的仗义,鲁西南最有代表性。山东响马,名传四海。瓦岗起义,秦琼、程咬金,还有鲁西南的徐茂公、单雄信,都是隋唐英雄豪杰,他们的故事深深地影响着鲁西南的民风。到了北宋,出现仗义疏才、为朋友不怕两肋插刀的晁盖、宋江,并非偶然。

二是反抗文化。在北宋末年那个特定的环境中,梁山好汉的斗争,体现的是与以蔡京高俅代表的官府黑暗的对立,是对贪官集团压迫的反抗,是对不合理秩序的斗争,是对理想社会的呼唤。看看林冲、王进、杨志被高太尉迫害的那个样子,看看武松、解珍解宝被官吏、恶霸迫害的那个样子,谁能不呼唤反抗?

鲁西南人民有着反抗剥削和压迫的光荣历史传统。陈胜吴广起义,离这里不远。黄巢起义爆发于曹州冤句,就在牡丹区、东明、曹县的交界地带。唐代的黄巢肯定影响了宋代宋江,所以,宋江才在江州写道: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三是儒家文化。《水浒传》是写了农民起义,但作为一部具有统一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却又是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它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讲忠义。梁山好汉替天行道,保国安民,这是他们的忠;兄弟相助,同生共死。这是他们的义。所以,这部书曾名之为《忠义水浒传》。这种忠义,在鲁西南是很突出的。

鲁西南离孔子的家乡最近,受孔孟之道影响最深,人们讲忠,讲义,讲良心,讲道理,喜欢循规蹈矩。而对于不讲信义的人,嗤之以鼻,十分反感。这就有了鲜明的道德观念。说到此,我们就可以理解,宋江为什么总是想回到朝迁体制里来,到边庭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给后世留个好名。

四是兵家文化。宋江一个押司,吴用一个学究,指挥起军事斗争,怎么这样得心应手呢?大家知道,鲁西南是一个武将辈出的地方。这里是孙膑故里,他指挥了著名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这些战例对后人产生了重要影响。另外,还有吴起、彭越、李典等著名军事家,也出自这里。

【水浒漫谈】卢明专栏|
【水浒漫谈】卢明专栏|

作者:卢明,男,1960年生人,笔名黄河入海。郓城县委退休干部,郓城县作家协会主席,县诗词学会会长。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菏泽学院水浒文化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郓城县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在《光明日报》《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多种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散文100余篇、小说20余篇、诗词诗歌1000余首,其中《菏泽赋》在《光明日报》发表。著有《正话水浒》《水浒印象》《好汉文化探究》《郓城文史考略》(三卷)文化书籍六部,主编《郓城文学作品选》《郓城文韵》《水浒别传》《水浒酒故事》作品集四部。在菏泽电视台主讲水浒文化十三期。

壹点号心梦文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