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杰克·伦敦笔下的美国:一个优胜劣汰、冷漠、虚伪、势力的社会!

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是20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野性的呼唤》《马丁·伊登》。

杰克·伦敦笔下的美国:一个优胜劣汰、冷漠、虚伪、势力的社会!

杰克·伦敦是一个出生社会底层的作家,从他9岁时候起,生活就异常艰辛,就连上学也要靠他艰苦的劳动所得来支付。所以,他非常了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各种人物及其处境,以及底层人物向上爬的艰辛和毅力,他信奉“适者生存”的哲学。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有反映。比如《马丁·伊登》。

《马丁·伊登》

《马丁·伊登》其实就是杰克·伦敦的自传体。书中的主人公马丁·伊登跟作者杰克·伦敦的人生经历,甚至结局都非常相似。都是出身于社会的最底层,家庭生活贫困,但对未来的生活却都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凭着个人的坚强意志和勤奋努力,终于摆脱了困扰他们的贫穷,挤进了上流社会。不过最后都因为落差太大而痛苦,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杰克·伦敦笔下的美国:一个优胜劣汰、冷漠、虚伪、势力的社会!

故事的主角马丁·伊登是个水手,出身于社会最底层,缺乏教养、行为粗野。由于一次偶然的机遇,马丁·伊登因为挺身而出救了律师莫尔斯的儿子,而有幸结识他们一家,并由此开始接触上流社会。

这个华丽体面梦幻般的花花世界,跟马丁·伊登所熟悉的一切都大为不同,让他大受震撼。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让他明白这才是人生,这才是生活。他对此由好奇逐渐转为羡慕,尤其是对莫尔斯的女儿露丝产生了好感。

杰克·伦敦笔下的美国:一个优胜劣汰、冷漠、虚伪、势力的社会!

露丝既有文化又有风度,文雅而纯洁,深深地吸引了马丁·伊登。他为露丝的美貌所陶醉,几乎忘掉了自己的身份,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这个迷人的女人身上,他鄙视自己所处的那个阶层,为自己低劣、简陋的生活环境感到羞耻。

为了能够得到露丝,他决心挤进上流社会,并通过大量阅读,从言行和衣着方面认真地提升自己的品味,以便达到摆脱困窘进入上层社会以配得上露丝。虽然马丁·伊登没受过什么教育,知识很贫乏,但他认为凭借自己旺盛的精力,只要肯加倍努力就可以争取到他想要的一切。

杰克·伦敦笔下的美国:一个优胜劣汰、冷漠、虚伪、势力的社会!

马丁·伊登希望通过写作来实现自身的梦想,当然,这条路是艰辛的。他经常身无分文,忍饥挨饿,却仍然废寝忘食地进行创作。他尽管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他敏而好学,意志坚定,通过不断地勤学苦读让自己逐渐变得学识渊博。

马丁·伊登也很具有创作天赋,其作品充满了生气和力量,忠于现实,且敢于揭示社会的阴暗。当然,他呕心沥血创作的大量作品却处处碰壁,无法出版。伴随着辛苦创作的稿子接二连三地被退回,旁人的奚落和恶意中伤也接踵而至。

杰克·伦敦笔下的美国:一个优胜劣汰、冷漠、虚伪、势力的社会!

马丁·伊登意识到,其作品之所以被拒绝,原因无非是因为自己是个无名小辈。反观那些在社会上受追捧的畅销作品,不是渲染虚情假意的低级趣味,就是脱离现实,庸俗不堪,因为出版商们为追逐商业利润只看重名望。

就在马丁·伊登心灰意冷、快要绝望的时候,他的一部作品在被一家出版社偶然采用并发表后竟轰动了文坛。随后,他原来受冷落的作品也都相继以高额稿酬得以发表和出版,并在业内获得了高度的评价。

杰克·伦敦笔下的美国:一个优胜劣汰、冷漠、虚伪、势力的社会!

马丁·伊登瞬间成了当时美国文坛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各出版商纷纷慕名而来,各种报刊也相继向他约稿。那些曾经对他冷眼相待、嗤之以鼻的亲戚朋友以及上流人士,都竞相攀附地回来讨好马丁·伊登,虽然他们中很少有人懂得欣赏他的作品及其蕴含的内在美和力量。

当马丁·伊登功成名就之后,之前主动放弃他而去的露丝小姐居然又回到他的面前,希望能与他重归于好。当然,马丁·伊登拒绝了露丝。

杰克·伦敦笔下的美国:一个优胜劣汰、冷漠、虚伪、势力的社会!

马丁·伊登成功了,事业的辉煌虽然使他获得了金钱、名誉和地位,但他感觉自己不是很快乐,除了痛苦,生存甚至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最终,他跳进大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杰克·伦敦通过《马丁·伊登》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伪善和丑恶。那个社会根本没有什么爱情、道德、廉耻,只有赤裸裸的、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

杰克·伦敦笔下的美国:一个优胜劣汰、冷漠、虚伪、势力的社会!

马丁·伊登在无名声、又无金钱、更无社会地位时,人们鄙视他。一旦马丁成名,那些庸俗自私的、满身铜臭的、俗不可耐的政客们和社会名流们,便争先恐后地吹捧他、巴结他,甚至与他解除婚约关系的罗丝小姐,也亲自登门拜访,希望能与马丁重新和好,在马丁看来,他们都是一伙自私、庸俗、势利、道德低下的无耻小人。

这到底是个什么社会?

故事背景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被称之为镀金时代,也叫进步时代。

杰克·伦敦笔下的美国:一个优胜劣汰、冷漠、虚伪、势力的社会!

19世纪末期,美国工业产值世界第一;1920年,美国GDP世界第一。从1865年到1920年,美国持续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使得经济飞速发展,创造了经济奇迹和巨额社会财富,社会整体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工业化所创造出的巨大物质财富也为每个勤奋和上进的人提供了无限可能的发财机遇,这就为那些处于社会底层而又力图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们提供了希望和前进的动力。

杰克·伦敦笔下的美国:一个优胜劣汰、冷漠、虚伪、势力的社会!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美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大量新富裕资产阶级崛起。这些新富裕资产阶级的成功与辉煌给普通美国人带来了对未来生活和个人前途的美好憧憬。人们相信,在美国,人人机会均等,只要经过努力拼斗,大家都有获得成功,实现梦想的希望。

因此,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尤其是来自底层社会的年轻人,为了摆脱贫贱的地位,他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挑战自我,闯荡社会,以求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获得个人幸福。

杰克·伦敦笔下的美国:一个优胜劣汰、冷漠、虚伪、势力的社会!

而这些新富裕资产阶级是他们自己就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开辟一片天地,而不是跟旧贵族一样,依靠祖辈的荫泽、门第,也不同于社会底层,需要别人的帮助与施舍。

所以,他们崇尚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命运垂青、实现成功。在他们看来,国家并不是为向个人提供帮助而产生的,它只能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条件。个人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终究还是要靠自己。

杰克·伦敦笔下的美国:一个优胜劣汰、冷漠、虚伪、势力的社会!

个人的贫困让他们无法理解,因为机会与黄金似乎遍地都是,只是看你有没有尽力去争取。上天赐予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只要勤奋刻苦地努力,必然会获得回报。之所以还有很多人沦为社会底层,主要是他们没能抓住机遇,他们的一切的贫困和不平等都是由个人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他们不够努力和勤奋,他们懒惰、总想不劳而获。

所以他们坚信“适者生存”的人生观,崇尚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一个“社会底层”的“强者”,才能立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

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客观现实,随着经济垄断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日益现实。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日益加剧,靠自我奋斗而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