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子宫肌瘤不可怕,就怕这个时候快速增大

方女士两年前体检发现了一个两公分左右的子宫肿块,她心想:单位不少同事都有子宫肌瘤的,没啥大问题。就没管它。今年方女士已经绝经了,但是最近的体检却发现肌瘤还长大了两公分。这下方女士急了,赶紧就诊。经过手术治疗和病理检查,方女士原以为是子宫肌瘤的肿物,竟被确诊为“子宫肉瘤”,恶性程度极高......

方女士的几个同事,在关心方女士的同时,也对自己长了好多年的肌瘤十分担心,纷纷前来咨询怎样知道自己得的是良性的子宫肌瘤,还是恶性的子宫肉瘤呢?

那这种担心是不是多余呢?

接下来,小编带大家来一探究竟。

子宫肌瘤会恶变吗?

子宫肌瘤是很常见良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妇女,30岁以上的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而子宫肉瘤就很罕见了,发病率约3/100,000-7/100,000。不过总有子宫肌瘤患者会担心:怎么说都是个肿瘤,会不会恶变呢?其实,子宫肌瘤恶变概率较小,大约<1%的子宫肌瘤有机会“肉瘤变”。所以说,绝大多数肌瘤是不会恶变的!

子宫肉瘤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子宫肉瘤的危险因素尚未充分明确,已知的包括:

一、肌瘤和肉瘤的共同危险因素——种族

黑人女性患子宫肌瘤/子宫肉瘤的发病率约为白人女性的2倍。

二、 子宫肉瘤的特有危险因素

● 年龄增加和绝经后状态

子宫肌瘤一般在育龄期逐渐长大,绝经期后的肌瘤一般大小不变或缩小。绝经后雌激素治疗可能导致子宫肌瘤略增大,但一般不会诱发新的肌瘤出现。

而大多数子宫肉瘤则发生于绝经后,平均诊断年龄60岁,年龄增加是子宫肉瘤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但患者年龄小也并不能完全排除子宫肉瘤的诊断,因为也有25岁年轻患者发生子宫肉瘤的报道。

对于绝经后患者,需对新发或正在增大的子宫肿块进一步评估是否为子宫肉瘤。对于绝经后使用雌激素治疗并且绝经前已确诊平滑肌瘤仅有稍许增大的患者,可降低怀疑程度,可尝试停止绝经后雌激素治疗,观察肌瘤是否消退。

● 他莫昔芬

长期使用他莫昔芬(5年或以上)的子宫肉瘤患病风险增加。

● 其他危险因素

盆腔放疗、儿童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病史、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HLRCC)综合征。

子宫肉瘤与肌瘤有啥异同?

●从症状和体征来看

子宫肌瘤和肉瘤都可能出现子宫异常出血、盆腔疼痛/压迫和盆腔肿块,因此难以据此区分。绝经前女性出现与子宫大小不成比例的出血和明显疼痛时,可能怀疑肉瘤。

●从辅助检查来看

妇科检查— 有盆腔肿块的所有患者均应行全面的妇科检查。但很遗憾,目前没有盆腔检查结果能区分子宫肌瘤和子宫肉瘤。

影像学检查— 子宫肌瘤和肉瘤的影像学表现也相似,均为子宫内的局灶性肿块,均可出现中心性坏死。目前尚无盆腔影像学检查可充分诊断子宫肉瘤。根据超声怀疑子宫肉瘤时,盆腔增强MRI可能有助于评估肉瘤的可能性。

●从其他检查结果来看

绝经前子宫肿块迅速增大— 以往一直认为子宫肿块的迅速增长是潜在子宫肉瘤的征象。然而,大多数子宫或子宫肿块迅速增大的患者可能并没有子宫肉瘤。相比之下,绝经后患者有新发子宫肿块或子宫肿块呈缓慢或快速增长时,则应当评估是否有子宫肉瘤。

大的或单个子宫肿块— 回顾性研究报道,子宫肉瘤通常是子宫内最大的(或唯一的)肿块,平均直径7-9cm。然而,子宫肌瘤也可能是单个的,可为任意大小。

子宫内膜取样— 是一种微创操作,适用于许多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以排除子宫内膜肿瘤,但仅33%-68%的子宫肉瘤患者可通过子宫内膜取样做出术前诊断。

总体来说,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终生风险为70%-80%),而子宫肉瘤罕见。有子宫内肿块的患者中发现肉瘤的可能性为0.05%-0.28%。因此,有子宫肌瘤无需过度担忧。

最 后 划 重 点 !

绝经前快速增大的子宫肿块并不是子宫肉瘤的可靠征象。如果是绝经后新发的或出现增长的子宫肿块就要提高警惕了。

作者:张晓丹

审核:王珏、邱君君

编辑:李妙然

预约恩哥门诊、问诊等

可微信扫一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