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代诗人徐俯的这首春游诗,与陆游这首诗表达的是同样的哲理

作者:半坡独写

这个春天,因为俗事纠缠,很少有机会外出赏春。于是稍一闲下来,就钻进书房,想从文字里嗅嗅春天的气息,顺便从那些出名的不出名的句子里寻找关于春天的不一样的诗意。

宋代诗人徐俯的这首春游诗,与陆游这首诗表达的是同样的哲理
读到宋代诗人徐俯的这首《春游湖》时,突然眼前一亮。再细细品味诗里行间的春日韵味,就有了敲动键盘码点文字的冲动。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诗歌写的是自己到湖边春游时遇见的美景,诗人随便选择了几个意象,就将春天的湖景写得诗意盎然,妙趣横生。

笔者一直认为,所谓的诗意,不是你啊啊啊的直接抒情,也不是你板着面孔给人一通大道理,更不是挂着一张苦瓜脸向人大倒苦水,而是将难以言说的心绪用外在景物自然地展现出来,景顺,心通。而读者又能从你的诗景里悟出他内心想说却又难以言说的某些情绪、思考与感悟。

诗歌标题为《春游湖》,这个标题给我们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作者是春游,在湖边春游。于是我们脑海里便呈现出一个宽阔的湖面来。这湖面的景色如何呢?诗人春日游湖心境如何?我们去诗句中体验吧。

宋代诗人徐俯的这首春游诗,与陆游这首诗表达的是同样的哲理

开首二句“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给读者描绘的是燕子双飞、桃花蘸水的春景。这样的春景给人的是明媚、舒心的感觉。前一句用了一个问句,更是让人惊喜。燕子在湖面飞行,而且是双飞,该让人生出几多关于春天,关于爱情的美好遐思呢?岸边的桃花开了,不是“临水”而是“蘸水”,给人从上而下的动感美。桃花的花蕾因为蘸了一下湖水于是就欣然张开了。或者桃花欣然开放,花瓣轻轻地碰了一下湖面。还有微微的涟漪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吧?双飞的燕子、盛开的桃花、还有春天的湖面,这三者聚合在一起,真是美好春景的绝配。燕子双飞,它们的尾巴不时沾了湖面,这样的动感,我们从湖面桃花的盛开也能感受得到。读到这儿,你不由得不佩服诗人为何想到了用这个“蘸”字来写桃花开放的动感美。

宋代诗人徐俯的这首春游诗,与陆游这首诗表达的是同样的哲理

而后一句,诗人却突然从美好的湖面春景意趣上来了一个转折:想踏上湖面的桥欣赏更远处的风景,奈何因为春雨的缘故,湖水上涨已经“断开”了前路。一个“断”,一个“不渡”有大自然“拒绝”你欣赏更多春景的意味。读到这里,让人不由得心生一丝丝遗憾。可紧接着,最后一句压轴的诗景就翩然而出了——“小舟撑出柳阴来”。

最后一句,不光让人将“人不渡”的担心放下了,还呈现了一幅小舟撑开柳阴缓缓划来的湖面动感图。桥不渡人船渡人,此路不通彼路通。读到这儿,不光心境又恢复到了对湖面动感美景的欣喜上来,还给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似的哲理享受呢。(简宜贵)

宋代诗人徐俯的这首春游诗,与陆游这首诗表达的是同样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