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速览|本轮疫情感染者超2万 奥密克戎变异株疫苗研发进展如何?

自3月1日至3月18日,大陆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感染者超过29000例,波及28个省份,其中吉林省1个省份累计报告超过1万例。全国疫情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各地防疫情况如何?3月1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速览|本轮疫情感染者超2万 奥密克戎变异株疫苗研发进展如何?

图片来自中国网

【疫情】

全国疫情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

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3月1日到18日,大陆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感染者超过29000例,波及28个省份,其中吉林省1个省份累计报告超过1万例。另有4个省份累计报告超过1千例,还有10个省份累计报告在100-1000例之间。总体来看,大陆本土疫情还处在发展阶段,多省面临着同时段多地市发生奥密克戎疫情的防控局面。

更多阅读《3月1日到18日,大陆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感染者超29000例》

此外,截至18日24时,全国现在在院治疗的感染者总数29127例,从病情来看,以轻型和无症状为主,占比95%以上。重症,包括重型和危重型的占比不到0.1%。

吉林为何出现2例死亡病例?

国家卫健委解答

3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从严从实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介绍,吉林新增的2例死亡病例,其中1位是高龄,另外1位年纪也超过60岁,都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其中1位没有接种过新冠肺炎疫苗。她介绍,两人新冠肺炎的病情本身不重,是轻型,直接的死亡原因是由基础疾病导致。

更多阅读《吉林新增2例死亡病例,国家卫健委披露详情》

此外,在3月19日吉林市召开的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官方通报了2例死亡病例的详情:

死亡病例1,男,65岁,合并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肾病综合征、肾淀粉样变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2021年起开始透析治疗。2022年3月9日因晕厥,到吉林正大国际医院就诊,收入隔离病房。后因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转入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一级护理、吸氧、多功能心电监护、连花清瘟颗粒、降钾树脂、阿莫西林抗感染、退热、扩冠、止痛等对症治疗。在院治疗过程中,患者无诱因突然出现呼之不应,呼吸深大,经抢救无效,临床死亡。死亡原因:高钾血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死亡病例2,男性,87岁。2022年3月11日摔倒后,出现双下肢乏力,言语模糊不清,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因核酸检测阳性,转运至吉林市中心医院救治。患者合并患有脑梗死、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腰部外伤。入院后给予一级护理,多功能监护、鼻导管吸氧、连花清瘟胶囊口服、雾化吸入及适当补液,同时给予抗炎、祛痰、导尿等治疗。在院治疗过程中,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心脏停跳,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疫苗】

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疫苗研发进展如何?

最新消息来了

发布会上,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介绍了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疫苗研发最新进展。

郑忠伟表示,从去年11月26日世卫组织将奥密克戎变异株标注为“值得关注的变异株”以来,奥密克戎变异株现已成为全球主流行毒株。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但现有研究已证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并未对现有疫苗产生完全逃逸。根据国内外已开展的研究来看,新冠疫苗全程接种能够显著降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肺炎和重症的风险。加强免疫和序贯免疫还能进一步降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突破感染率。也就是说,现有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仍然有效。

“我们在推进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疫苗研发速度的同时,始终秉持将安全性、有效性的科学原则放在第一位。”事实上,从奥密克戎变异株一开始出现,我们国家的疫苗研发队伍就已经行动起来了。到目前为止,进展比较快的,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单价以及多价的疫苗研发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已经完成了临床前的研究,正在向国家药监部门滚动提交有关临床试验的申报材料。

更多阅读《国家卫健委: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单价及多价疫苗研发取得积极进展》

新冠病毒疫苗研发

已实现5条技术路线临床试验全覆盖

郑忠伟介绍,从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2020年3月份,国家卫健委就布局了5条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发工作。“截至目前,大陆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还是可以很自信地讲,我们始终处于全球的第一方阵。具体表现是,我们已经实现了5条技术路线临床试验的全覆盖。”

郑忠伟介绍,目前,大陆已经有29款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占到全球的19%;有16款已经在境外开展三期临床试验,占到全球的27%;已经有7款获得了附条件上市或者紧急使用的批准,占到全球的21%;有2款已经纳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占到全球的20%。 具体来说,目前大陆已有6款灭活疫苗进入到了临床阶段,有12款重组蛋白疫苗进入到了临床阶段,有5款腺病毒载体疫苗进入到临床阶段,有5款mRNA和DNA疫苗,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核酸疫苗进入到临床阶段。这些疫苗很多都正在开展境外三期临床试验。“大家特别关心的腺病毒载体吸入性疫苗,还有减毒流感病毒载体鼻喷疫苗目前正在国外开展三期临床试验。”

接种疫苗对于降低老人的重症和死亡是有效的

针对老年人接种疫苗,郑忠伟强调,一定要尽快加快老年人疫苗接种。“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病毒,全人群易感,而在易感人群当中,最脆弱的就是老人。因为老人往往大多有基础疾病,同时他的免疫力比较弱,一旦发生感染,相较于成人和儿童,重症和死亡风险是非常高的。”

郑忠伟表示,按照美国CDC的统计数据,相较于18-29岁的年轻人,他的数据是经常在变动的,65-74岁人群的住院风险提高了4倍,死亡风险提高了65倍,75-84岁的人群相较于18-29岁人群住院风险提高了8倍,死亡风险增加了140倍。85岁以上的人群,住院风险增加了12倍,死亡风险提高了340倍。近期大家也看到,香港暴发了大规模的新冠疫情,大家也看到报道,接种疫苗者的死亡率是0.04%,没有接种疫苗者的死亡率是1.25%,两者相差30多倍。而在香港报道的死亡人员当中,90%以上是老人。由此可见,接种疫苗对于降低老人的重症和死亡是有效的。

【热点】

核酸Ct值≥35的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

发布会上,新京报记者提问,最新版的诊疗方案调整了出院的标准,有提及核酸的Ct值≥35的时候就可以出院了。Ct值≥35意味着什么,这个时期患者有没有可能还有传染性?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兴旺表示,目前的判定核酸检测的阳性值没有改变,有人误以为新版诊疗方案把核酸检测阳性值从40变成35了,实际上没有改变,这样有利于我们早期发现病例。

“这两年从病毒学研究发现,在Ct值35以上的病人标本中,几乎分离不到活病毒,拿不到病毒说明这个标本没有传染性。同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我们前期有很多所谓复阳病例,对于这些复阳病例,我们发现他出去之后并没有对他的密切接触者造成感染,这些所谓复阳的病例Ct值基本上都是在35以上,提示没有传染性。住院病人也是这样,很多处于恢复期的病人,一周时间左右Ct值就升到35以上了,但达不到转阴的标准,鉴于这些病人没有传染性,这样在医院住着,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根据这些研究,新版诊疗方案把出院和解除隔离时的核酸检测标准调整为Ct值≥35,这个时候就可以出院了。”

为何轻型病例要实行集中隔离管理?

近期,国家卫健委公布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轻型病例要实行集中隔离管理。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兴旺介绍,现在奥密克戎是主要流行株,这个流行株在流行病学上可能传播很隐秘,传播力更强,造成短期内出现大量感染者。但是在临床上,这些感染者的症状相对较轻,也就是说90%以上的病人都是很轻的病例,只是一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换句话说,这些病人是不需要住院的。面对这样不需要住院但又有传染性的感染者,还要把他们集中管理起来,收治在医院里将会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感染者多了又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因此就有必要建立隔离点,把他们集中在隔离点进行隔离,由医务人员进行管理,这样既有利于病人健康恢复,也有利于疾病传播的控制。

香港是否要开展全员的核酸检测?

香港此轮疫情累计确诊病例超100万,国家卫健委怎样研判香港最新的疫情发展呢?目前香港是不是需要尽快开展全员的核酸检测?

对此,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香港疫情已进入高位平台期,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控制,并呈震荡下降趋势,近日阳性感染者仍在每日2万-3万的高位水平,形势仍然严峻,压力依然很大。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香港疫情防控工作,派出多批专家和工作力量,支持特区政府落实防控主体责任。香港特区政府已把“减少重症、减少死亡,减少感染”作为阶段性工作目标,努力做好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区域的防控工作,把老年人作为优先照护的群体。

根据内地防控处置经验,核酸检测是发现潜在社区传染源的重要手段。核酸检测的时机要考虑核心目的、疫情现况、实施条件能力以及后续处置措施等多种因素。相信特区政府有智慧做出恰当的安排。

吴尊友:新冠肺炎不可能在短时间消失,与新冠的斗争是长期的

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从过去两年多的流行情况来看,新冠肺炎不可能在短时间消失,与新冠的斗争是长期的。因此,我们要调整自己的期待和心态,适应新冠肺炎的长期性,以及其对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改变。

“我们知道,病毒的变异在过去两年一直在发生,无论是变异毒株德尔塔、奥密克戎,还是新的变异毒株,过去两年多的防控实践证明,我们的常态化防控措施都能够有效地防控变异毒株造成的规模性的流行。” 吴尊友说。

稿件来源 新京报、央视新闻、北京日报、中国网

编辑 马浩歌 校对 卢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