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住院38次,18岁少女与这个怪病抗争了10年……

住院38次,18岁少女与这个怪病抗争了10年……

我是一名儿童风湿免疫科的医生,从医二十余年,接诊过无数的患儿。

风湿免疫病大多是慢性病,具有反复、迁延不愈的特点,无法根治。治疗目标主要是临床缓解,提高患儿生活质量,能跟正常儿童一样生活和学习。

所以,很多孩子需要定期来我这里复诊,我也因此有了很多忘年交。

住院38次,18岁少女与这个怪病抗争了10年……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在这些孩子里,小玉(化名)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从她9岁到18岁的近10年间,这个孩子来我们这里一共住过38次院,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折磨。

她和家人数十年的疾病斗争经历,也让我们医护人员感动不已。

住院38次,18岁少女与这个怪病抗争了10年……

9岁时,小玉出现反复便血的症状,家人带着她从东北老家一路辗转求医。

最后到了首都儿研究所风湿免疫科,在我们这里被诊断为一种罕见的风湿免疫病——儿童血管炎-儿童白塞病。

儿童白塞病属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目前也被认为属于自身炎症性疾病。

患者自身免疫出了问题,“攻击”全身的血管,引起血管炎症,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小玉的症状表现是反复的便血,其实就是胃肠道血管出现炎症引起。

黏膜出现溃疡、血管破裂出血,长期的腹泻和胃肠道慢性失血让孩子的红细胞降到正常人的1/3,常常面色苍白、乏力、心慌等。

住院38次,18岁少女与这个怪病抗争了10年……

这意味着,本该是疯玩跑跳的年纪,孩子却虚弱得连上2层楼都费劲。

为了缓解孩子的病情,我们几乎把所有能治疗这种疾病的药轮番用过了几遍。

在激素、各种免疫抑制剂以及昂贵的生物制剂治疗下,才能使病情维持相对平稳,但只要治疗一中断或激素减量,便又开始肠道出血。

为了减少不知何时就会突然发作的溃疡出血次数,小玉的饮食也需要无比清淡,诱人的零食、漂亮的糖果从9岁孩子的世界彻底消失。

每次看着别的小朋友津津有味吃零食,她只能默默吞口水,心里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吃上一次。

但就算她和家人已经活得很小心翼翼,稍有不慎,还是会重新上演腹泻、便血,周而复始……可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住院38次,18岁少女与这个怪病抗争了10年……

儿童白塞病容易反复,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控制病情,直到完全缓解。

因此,定期到医院复查非常重要。经过几年的治疗,高昂的医疗费用也压得这个家庭喘不过气。

小玉的父母为了给她治病,倾尽所有,妈妈辞了职,只有爸爸一个人工作,靠每个月微薄的工资艰难支撑,到后来只能凑到一点钱就去一次北京,凑不到钱只能在家硬撑着。

孩子不能按时来北京看病,老家医院又治不了,有时候便血太严重没有钱复查,妈妈没办法就只得自己给孩子加大激素用量来止血。

长期大剂量的激素服用,让孩子变得又矮又胖还多毛,出现了激素性白内障,视力也下降了,胸椎和腰椎也因为骨质疏松出现了多发骨折。

从13岁开始,剧烈的腰背疼痛导致小玉常年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连最基本的坐和站立都成了奢望。

随着病情加重,到后来不能走路甚至不能动的时候,小玉需要爸爸妈妈两个人推着轮椅带她来北京看病。

小玉在轮椅上

住院38次,18岁少女与这个怪病抗争了10年……

(来源:患者供图)

住院38次,18岁少女与这个怪病抗争了10年……

小玉每次来找我们看病,我和同事心里又着急又难过,想尽自己的能力多帮帮这个与疾病顽强抗争的孩子。

一方面,我们多找些渠道帮孩子筹些治疗费、申请免费的生物制剂、能减免的费用就减免;

另一方面,我也一直在关注查找国际上的最新文献,积极寻找最新治疗方法。

2018年6月,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态与风湿免疫病密切相关,粪菌移植已经应用于炎症性肠病等风湿免疫病。

知识延伸

粪菌移植: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以此来治疗肠道内外疾病的过程。

我觉得这种方法可能会对小玉的病情有帮助,了解到北京301医院消化科杨云生教授在这方面颇有研究,我便请他来我们科室介绍肠道微生态知识,同时也带着孩子去会诊。

会诊结果是:

虽然这项治疗此前没有在儿童白塞病患者身上开展,但有过治疗其他风湿免疫病但先例,可以试一下。

通过与小玉父母充分的沟通,家属也同意试试。

2次粪群移植术后,奇迹发生了,折磨孩子数年之久的便血开始得到控制,用药也比之前效果好了,这个难治的风湿免疫病终于控制住了。

那次小玉出院回家后,我终于舒了一口气,心里非常高兴,身上感觉卸下千斤重担。

医生虽然很辛苦,经常累得爬不起来,但就是这些瞬间又让我们满血复活。

2020年7月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在诊室出诊,走进来一个年轻姑娘,一开始我没认出来。

后来孩子说她是小玉时,我惊得从椅子上跳起来,仔细地抱着她看,反复确认后,我激动地说:

真的是你吗?你终于站起来了,更漂亮了!

小玉一直在感谢我们的医治,和这么多年来社会各界给她的关爱,让她得以重获新生。

我也想对小玉说,病痛给她带来了无数的苦难,但也送给她一颗无比勇敢强大的心。

她战胜疾病的故事,也会鼓励很多和她一样的患儿,再难也要坚持,勇敢地与病魔斗争。

18岁的优秀孩子,不只有拿金牌上斯坦福的谷爱凌,也有小玉这样的,和疾病抗争10年,依然保持坚强乐观。

患病期间,虽然不能和别的孩子一样上学,小玉依然在家自学完了初高中的课程,准备参加高考,还学会了弹吉他,时而享受音乐带给她的快乐。

小玉开心地告诉我:

“之前坐在轮椅上我好羡慕天上的小鸟,现在自己能重新脚踩大地、仰望星空,像是做梦一样!”

住院38次,18岁少女与这个怪病抗争了10年……

内容制作

住院38次,18岁少女与这个怪病抗争了10年……
住院38次,18岁少女与这个怪病抗争了10年……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