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朝皇帝伙食,怎一个“奢”字了得,简直让人无话可说

作者:趣说历史的土豆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们的伙食有简有奢,看当时的社会风尚、朝代实力以及皇帝个人爱好。但像清朝这般不顾社会实际,把御膳弄到登峰造极的确实少之又少!不知多少民脂民膏就在清朝的御膳房里被消耗,而反观清朝当时老百姓的水深火热,情不自禁让我想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两句诗。

一、清宫的御膳奢侈到无以复加

后金从白山黑水之间成长起来,直到建立清朝,这之间肯定是他们祖先浴血拼搏的结果。尤其努尔哈赤确是一代枭雄,其充分发扬了他们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带领部族打出一片天地。可他的后代似乎把老祖宗的精神全忘了。

清朝皇宫里的御膳机构,光管事太监就有一百多位,其他的各种具体干活的就无法统计了。数不清的膳房遍布皇宫,仅仅皇帝养心殿御膳房里就有几百人在那保障。

清朝皇帝伙食,怎一个“奢”字了得,简直让人无话可说

大清御膳图

御膳房里面的原材料,包罗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五湖四海,大江南北,应有尽有。而且都是各地各品质的上品,想想这些东西从各地运送过来,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想想当年杨贵妃不过想吃几颗岭南荔枝,就被诟病一两千年。还弄了两句“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文,控诉唐明皇为了美人而害苦天下百姓的不良行为。

那么这样说来,清宫这种收罗全国各地资源,只为满足皇帝口福的行为,应该可以长篇大论的讨伐了。

清宫御膳不但食材讲究,而且工艺要求也高,传说中的一道“清汤虎丹”。那是用东北那边的老虎睾丸为主材,而后用鸡汤熬,用佐料汁泡,最后用银刀切成薄片,再摆成各种花式拼盘。一道菜,没有两个时辰弄不下来。

清朝皇帝伙食,怎一个“奢”字了得,简直让人无话可说

清宫御膳影视图

清朝皇帝吃饭那都是几十上百道菜。尤其是慈禧太后,她的厨房里可以做出四五千道菜,她每次正餐都是百道菜肴以上。还有这慈禧吃西瓜的时候,就吃西瓜瓤中间那一小坨,所以给她弄一盘西瓜得费几十个西瓜。

二,大清皇帝们走到哪奢侈到哪

大清的皇帝们在宫里偷偷摸摸搞点特殊也就算了,他们还走到哪奢侈到哪!

史载乾隆皇帝南巡时,河北一个县的土财主们交待他,一天花在他身上的酒菜钱就高达几万两银子。等乾隆皇帝到了江浙一带,那吃喝花销更是天文数字了。

还有慈禧太后,八国联军打入北京。这老太婆跑西安躲起来,她在哪里没一点躲难的样子,还要从各地调集好吃好喝的去保障她。这老太婆啊,调兵抵抗侵略没见她积极,搞这些吃吃喝喝倒是在行得很啊!

清朝皇帝伙食,怎一个“奢”字了得,简直让人无话可说

慈禧太后

后来慈禧太后躲难结束,在回京城的路上,那更是奢侈无度,多少民脂民膏被这老太婆消费掉!史载慈禧太后回京路上经过曲沃县,当地官员给她设了行宫,光吃一顿饭就花了当地几万两白银。而当时,正值乱世,多少百姓在饿死的边沿。

三是清朝皇帝御膳奢靡的影响

传说清朝皇帝吃饭复杂是为了所谓的防止有人搞破坏。说清朝皇帝吃饭,面前都是几十上百道菜,皇帝一般就是随意吃几个。这样,有人想在饭菜里下毒就很难成功了。因为下毒人最多只能在一两道菜里下毒,而皇帝在几十上百道菜肴里,选中有毒的那一两道菜肴的几率很少。

清朝皇帝伙食,怎一个“奢”字了得,简直让人无话可说

清朝御膳影视图

或许有这样的考虑吧,但不是真正的理由。根本还是清朝皇帝们越来越严重的享乐思想,越来越淡漠的爱民情怀所致。

他们的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他们的子弟。你看,曾经威风凛凛能征善战的八旗子弟兵,到最后马都上不了,弓也拉不开,变得一坨烂泥不堪一击。

同时清朝皇宫的奢侈之风,直接影响到当时官场风气,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历史上清朝官场腐败是最严重的,一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道出了事实。

所以,清朝皇宫里这些奢靡生活习惯,腐蚀了清王朝的肌体和灵魂,积累了无法调和的社会矛盾,直到把他们的王朝打入地狱!吃喝之风,历来都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