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全球首家!比亚迪停产燃油车,究竟是自信还是无奈?

全球首家!比亚迪停产燃油车,究竟是自信还是无奈?

停产燃油车对于比亚迪来说远谈不上“壮士断臂”,对于市场而言实际影响也并不大。

撰文:梁志豪

在清明假期的第一天,比亚迪就给我们放出了一个“王炸”——其通过官方渠道宣布,比亚迪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未来,比亚迪在汽车板块将会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

全球首家!比亚迪停产燃油车,究竟是自信还是无奈?

在早些时候,比亚迪一反常态,并没有像其它新能源车厂商一样赶在4月1日发布3月份的销量捷报,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原来比亚迪是在蓄一波“大招”。

“燃油车”已成比亚迪鸡肋

但是大家千万别误会,一如许多其他厂商对于“燃油车”的定义,比亚迪这次停产的对象仅仅是指那些仅搭载内燃机的传统能源车型。而对于比亚迪而言,传统燃油车其实早已成为汽车业务板块中的一块“鸡肋”。

全球首家!比亚迪停产燃油车,究竟是自信还是无奈?

在停产公告发布前,比亚迪旗下的纯燃油车型其实已经寥寥无几了。除了宋PLUS、宋PRO这两款热门SUV依旧提供1.5T+7速双离合的动力以外,就仅剩下比亚迪F3这款定位低端的轿车,还在“发挥余热”。

全球首家!比亚迪停产燃油车,究竟是自信还是无奈?

没错你没看错,这台在当年因为“像素级”山寨丰田花冠(两者甚至连车门都能通用),而闻名于中国车市、有着17年历史的轿车,不仅依然在售,甚至还在2020年底推出了一次改款,而目前比亚迪F3的售价仅为4.49万元起。

除此以外,像是比亚迪唐2.0T燃油版又或者是宋MAX的1.5T燃油版等车型,其实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没有进行改款了,可以说其实比亚迪停产停售燃油车的计划,其实早有预备。

而之所以比亚迪会这样做,当中有他们的“自信”也有他们“无奈”。

一方面,DM-i技术市场、口碑双丰收,以及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接受度的日渐提高,让比亚迪拥有了以混动车型全面替代燃油车型的信心。而另一方面,对于这家中国新能源巨头而言,传统燃油车确实是它们较为薄弱的一环。与比亚迪在新能源战场上的强势相反,其多款纯燃油车型在市场之中其实都缺乏竞争力以及吸引力,而像F3这种低端燃油车,更是不利于比亚迪品牌未来的向上发展。

根据比亚迪公布的数据,在今年2月份,比亚迪燃油车销量仅为2795辆,因此,停产燃油车对于比亚迪来说远谈不上“壮士断臂”,对于市场而言实际影响也并不大。

销量高,却不赚钱?

早前,比亚迪公布了其在2021年的营收状况,公司全年营业收入达到了2161.42亿元,同比实现了38.02%的增长。

全球首家!比亚迪停产燃油车,究竟是自信还是无奈?

然而,30.45亿元的净利润,与2020年相比却发生了28.08%的明显下滑。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更是仅为12.55亿元,同比下跌高达57.53%!收入节节攀升,净利润却几近“腰斩”,增量不增益成为了比亚迪目前最为头疼的一点。

根据统计,2021年比亚迪共卖出超过74万辆新车,同比实现了73.34%的销量增长,无论是从销量、声量还是技术上来说,比亚迪都已经成为了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王者。

但是掀开表象,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比亚迪在2021年的汽车相关业务毛利率其实仅为17.39%,同比下跌7.81%,为近14年以来的新低。而毛利率的下跌更多还是因为上游产业原材料的涨价,比如电池材料、芯片、钢材等。更要命的是,由于身上的“包袱”过多,比亚迪多款车型的定价策略都相对激进,导致其盈利能力进一步下跌。

全球首家!比亚迪停产燃油车,究竟是自信还是无奈?

同时,由于自身销量的暴涨,其引以为傲的“刀片电池”也只能先满足于内部需求,而无法对外销售,这也导致了比亚迪丧失一个巨大的收益点。值得留意的是,明年新能源车国家性的补贴政策就将基本退出,在失去了政府补助的情况下,比亚迪的盈利能力势必将会受到更严峻的考验。

集中力量干“大事”

除了盈利以外,对于比亚迪来说还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就是产能。根据财经媒体的报道,目前比亚迪的累计未交付订单已达惊人的40万辆,并且这个数字并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

而从去年开始,关于比亚迪交付慢、交付难的新闻就已经不断传出,像是宋PLUS DM-i、比亚迪海豚等热门新车,等车周期动辄长达3、4个月甚至半年,这也让比亚迪招致了不少消费者的不满。也许芯片荒是产能不足的一大原因,但是对订单量预估不准确,同样是比亚迪无法迅速消化订单的主要原因。

而在停产掉燃油车以后,这部分富余的产能以及芯片也能更好地供应给更受欢迎的混动以及纯电车型,这对于已经苦苦等车许久的消费者而言也许并非坏事。毕竟,比亚迪此前可是把今年的销量目标定在了120万辆,如果供应链表现超乎预期,他们甚至表示可以冲击200万辆的销量,如此庞大的销量对于产能而言势必会使一次严峻的考验。

比亚迪不会是最后一家

这次毫无征兆地宣布停产燃油车,让比亚迪成为了全球首家正式停产燃油车的传统车企。但是比亚迪虽然是第一家,但是绝不会是最后一家,在此前其实有许多车企都已经正式公布“停油”的时间表。

在国内范围,长安汽车以及北汽集团在早前都宣布了要在2025年全面停售燃油车,北汽集团更是在2020年就已经提前在北京市范围内停止自主品牌燃油车的销售。而长安汽车的董事长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随着新能源车的铺开,未来国内80%的燃油车品牌将会面临洗牌,加入车企不转型的话,等到它们的就只有关闭、停产的道路。

与此同时,许多海外品牌也纷纷公布了自家的“转型”计划。比如丰田就计划在2030年停止在中国、北美、欧洲地区销售燃油车,同时旗下的豪华品牌雷克萨斯也将会在2035年转变为纯电动品牌。而日产与本田则是分别定于2025年以及2040年全面停售燃油车。

而像奔驰、宝马、大众等车企也在逐步提高品牌的电动化率,同时也都明确了要在2030过后逐步在不同的市场停止燃油车的销售。

根据比亚迪的预测,假如原材料价格稳定,在2022年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将有望上涨至35%以上,也许从目前来看电动车仍无法取代传统燃油车的市场地位,但是各大车企显然都已经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大趋势”的威力。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全球首家!比亚迪停产燃油车,究竟是自信还是无奈?

今日话题

比亚迪应该专注新能源?

欢迎评论区留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