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和中医药的故事】艾的味道,真叫人爱

作者:豫健

对“艾”这个汉字,我的认识并不多。

记得厂里有位艾姓职工,单名一个国字。我与他很熟,还曾当面开过他的玩笑:你哥肯定叫艾党,有个弟弟叫艾军。瞧这哥仨,党国军全齐了。其实,他家也许真的没有。就像我曾经遇到一位郭姓售楼小姐单名一个歌字一样,独生子女的家里根本不可能有郭旗、郭徽之类的兄弟姐妹。

端午节那天,我与家人一道,起大早,去二里地外赶早市,买上一大捆新鲜的艾草,回家后,在前门和南北阳台各放几枝,以辟邪驱赶蚊蝇。这已是多年的传统了。“艾”这原生态的东西,城市里平时很少见到这东西,不少人家都有需求,稍晚些时候还买不着。

不过,更多对“艾”的认识,则来自于楼下居住的老彭大爷。

彭大爷今年八十多岁了,与我父母亲是同辈人。老两口住底商之上,我就住在他家上面,同一个楼栋口,上下楼关系已经20多年了。

在他们那一代人中,彭大爷是出了名的手艺人,啥都能鼓捣,人送绰号“彭高招"。

不过,我对他那些"高招"详知得并不多。感觉老人有些驼背,有点耳背,走路总是不紧不慢的,还侧着个膀子。老两口都八十多岁了,每天前后脚地走上几里坡地,拉个两轮小车,赶早市买菜,居然不用柱拐,这在社区的高龄老者中尚不多见。

我想那二老保健秘决应该不少,但"熏艾"一定是其中非常重要一环。

艾叶草,又称艾蒿、艾草,是大陆普遍都有的一种植物,多为野生,可一年一收。艾草的适应性较强,但以潮湿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较好。很多时候,在池塘边、村口、小桥边,常会见到成片成簇的野生艾草。

艾叶医用价值很高。《本草纲目》记载:“艾叶二月宿根生苗成丛, 其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收以灸病,甚验。艾以叶入药,性温、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故又被称为草医”。

现代医学药理亦早已证明艾草是一种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对病菌有着抑制和杀伤的作用,而且对呼吸系统疾病也有防治的作用 。据说,利用艾蒿资源开发的植物性农药,具有低毒、高效、高选择、少残留的安全性, 是一种“绿色农药”。如今,在现代高科技的孵化下,艾蒿已成为纯绿色农药的首选对象之一,加之好种植、易成活、产量高、价格低等特点,使得艾产业链越发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2018年端午节,那时候新冠疫情还没有爆发,彭大爷买来几大捆新鲜的艾草,在楼道口,铺张席子,摊一地,紧忙乎做着“捣绒”的细活儿。

那天我正好休班,观察了好一会儿。他制艾绒的方法很独特,取当年新艾叶充分晒干后,去掉尖屑和杂质粗梗,木槌碾轧碎后再过筛。有时,用木锤碾轧了好多次,至其揉烂如棉,即成艾绒。然后,双手捏压适量艾绒成的软硬适度长条状,置于宽约5厘米、长约25厘米的纯棉纸上,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挺整齐划一的艾卷。

据说,要是用陈年熟艾制绒就没那么麻烦,因为艾叶已放置1年,完全风干了。“艾可是个宝,家中少不了。”这话不知说了多少遍了,还不停地对我讲个详细。

据他讲,像枯株泡水熏蒸可消毒止痒,艾草泡脚不仅温肺,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文火炒干的干燥艾叶放在患者胃部外敷, 能明显缓解喘息、咳嗽症状,对哮喘型支气管炎有很好的疗效。

闲暇时,我也曾上网向度娘请教过。艾草提取物还对糖尿病和癌症疾病有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可抑制细胞炎症和凋亡的发生,抗血小板的生成同时促进血管的舒张。艾叶中提取的艾叶油,则可作为多种香水、化妆品的原料,使人皮肤光滑细嫩,有延缓衰老的功效。同时,也是一种纯天然又廉价的杀虫剂,还可用于动物饲料、卷烟、保健品、香水、调控清新剂等。

“先把艾叶捣碎成绒絮状,做成蚕豆大小,捏压越实越好,再做艾棒”。

我知道,老彭大爷说的是在为日后的艾灸,准确说是艾灸疗法做准备。所谓的艾灸,也就是中医艾灸疗法,是以艾为主要材料,在人体的经络、穴位或病痛部位进行熏酌灸烤,借助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来治疗一些常见病、达到防病保健的一种方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调节阴阳、防病保健几大功效。

正是这种温热,使局部皮肤充血,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慢和消除平滑肌,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以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痛作用,同时湿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难怪网上曾有人说用艾草还救过人命呢。

艾灸的方法很多, 如灸柱灸、艾条灸、隔物灸等。艾灸可治疗高脂血症,改善血脂代谢和糖代谢,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的含量,调整胰岛素分泌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达到降脂、降糖的作用。对关节炎治疗能减轻病症,消肿止痛,改善关节晨僵,控制病情发展。

“哪儿痛熏哪儿!散寒止痛,温煦气血!要是陈年熟艾,疗效最好了"早已成老彭大爷的口头禅了。

老两口经常轮番作坐楼栋口熏艾。夏天还好些,天冷之后,尤其是他大女儿从洛阳来探时,茶余饭后也加入熏艾行列。“彭高招”自制的三支小烤炉,老是搞得楼道里充满了浓浓的熏酌灸烤药味,久久散不去,害得闻不惯那种浓烈香气的我妻埋怨中紧闭门窗,躲在房间里不肯下楼。

盛夏一日,晚饭后的遛弯,行至三叉路口,迎面走来姐俩,一问原来是刚从生物时代艾炙馆二楼下来。妻与她们寒喧中,我隐隐约约听到是理疗之类的话,也没再多问。俩人继续往前走,发现新开发楼盘的临街商铺,不知何时又多了这个"艾阳轩"的招牌。只是受德尔塔病毒影响,疫情期间闭馆,里面的情况不得而知。

辛丑年入夏以来,湿寒体质的我莫名状地周身发痒,开始只是局限在两耳侧和脖颈,后来发展到肩胸及四肢。有时奇痒无比,只得去挠,结果皮肤日渐发黑不说,连额头上都挠烂了,症状反倒更加严重了。看了几家医院,吃了不少中西药,还周身涂抹用完了几管药膏,冤枉钱没少花,就是不见好转。

八月中旬,市中医院一位德高望重的女老中医给开了个方子,连口服带外涂和洗剂都用上了。我在煎中药时,意外发现其中除了有蝉蜕之外,竟然还有团团簇簇、飘浮于水面的艾绒!煮煎后,黄褐色的药水有小半个洗脸盆之多,心里还合计:就这稀汤寡水的也能止住痒?

更神奇的是,六副中药尚未用完,最严重的左臂上几处溃烂处已开始结痂,痒的症状也轻多了,晚上睡觉也不用咔哧咔哧地使劲儿挠了。原来“用艾草水洗澡,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皮肤疾病”,真的还有止痒的功效!---这“艾”,真叫人爱啊!

如此,我不禁暗叹这家店名起得好:置身这温馨小屋,诗境书雅之中,让祖国神奇的传统医药,像太阳一样给人以温暖和健康!生活中难免会有个病灾,毕竟我也60岁的人了,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也会体味医草的恩惠。

有人说,艾的味道就是爱的味道,这话不无道理。守着两个专业艾疗馆,看来也是修来的一种福报。

【我和中医药的故事】艾的味道,真叫人爱

来源:河南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石永亮

编辑:于昆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