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帝与我同在——梵蒂冈

上帝与我同在——梵蒂冈
上帝与我同在——梵蒂冈

梵蒂冈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地处台伯河右岸。

梵蒂冈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上帝与我同在——梵蒂冈

梵蒂冈将一个宗教的神奇演绎得淋漓尽致,几乎没人能抗拒梵蒂冈的魅力。罗马城西北角,这片只有0.44平方千米的土地,壮观的梵蒂冈建筑群错落有致。这里就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却是全球8亿多天主教徒的信仰中心。除去本身的辉煌史迹,这里陈列了太多的艺术巨作,令人心驰神醉。

上帝与我同在——梵蒂冈

梵蒂冈与意大利之间没有明显的国界,圣彼得广场前面有一条灰石铺成的国界线,其他地方则以城墙为界,人员可以自由来往,但游人只能参观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博物馆和西斯廷教堂。要到教皇宫则必须持特殊证件才可进去。

上帝与我同在——梵蒂冈

乍进入这艺术的宝库,霎那间仿佛回到了中古世纪的时空,任你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人,也难免恍惚。你可以不懂艺术,也可以不懂建筑,但是一定要务必记住几个如雷贯耳的人名——贝尔尼尼、马德尔诺、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罗丹、康丁斯基、达利、蒙克……这一个个平时只能仰视的名字忽然成了眼前真实的存在,密密地在你身边织起了一道网,网住你的眼睛和你的心。

上帝与我同在——梵蒂冈

梵蒂冈的气质是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无数次洗礼,无数次沉淀才成就的。每个人都可以把梵蒂冈当成一本书来读,一本超越政治、利益、金钱的人类文明艺术史的教科书。这里的每一件艺术品洗去了几百年人世浮沉的伤痕,洗去了俗世荣辱的尘嚣,在其中走上一遭宛如经历了一次纯美的朝圣之旅。

上帝与我同在——梵蒂冈

圣彼得广场两侧由两组古典而凝重的环形柱廊环保,好似两只伸开的巨大手臂,保卫着圣彼得广场,让人觉得渺小之时,又庆幸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保护。巴洛克艺术代表贝尔尼尼,这是一个富有乐感的名字,圣彼得广场上的方尖碑、喷泉、柱廊上的天使雕像……每一个细节都是贝尔尼尼谱写的音符,无论站在广场的哪一个方位,人们都能感受到音乐般的魅力。他也总是将自己智慧和和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献给自己信仰的宗教。教堂内那顶祭坛上的青铜华盖足有5层楼高,处处精雕细琢;那张圣彼得的凳子是镀金青铜宝座,看来圣彼得坐得挺舒服,双脚都被人摸得面目全非了,他也丝毫没有站起来走走的意思。

上帝与我同在——梵蒂冈

“我爱圣彼得大教堂,它是地球最美的装饰品。”爱默生如是说。圣彼得大教堂前后建了120年,共经历了12位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建筑大师之手,参与壁画、雕塑等创作的艺术大师更是不计其数。他们都乐于为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奉献心血,梵蒂冈简直成了他们竞技的迷人舞台。从中门进入大厅,一种神秘、庄严的气氛随之而来。所有人都有一种肃然的目光环视,连脚步也变得轻盈。厅内天花板和周围内墙上,都是以《圣经》为题材的壁画和浮雕。走到教堂中央,仰头旋转,那象征着宇宙苍穹的大穹顶四周布满五颜六色的玻璃窗和镶嵌画,让人目眩却舍不得游离,阳光从这里挥洒下来,把铜制的中心祭坛照得金光灿烂,绚丽夺目。

上帝与我同在——梵蒂冈

教堂内部陈列了大量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珍品,最引人注目的是《哀悼基督》的白色大理石雕塑。圣母玛利亚右手横抱从十字架上取下的耶稣,左手微微伸开,低头望着儿子,神情流露出无限的怜爱和悲伤,让人不禁为此动容。

上帝与我同在——梵蒂冈

登上圣彼得大教堂圆顶,罗马街景尽收眼底的刹那,犹如在湖中投下了一枚石子,心中被遗忘很久的幸福和感动,悠悠如浪花般扩散开去。第一次,为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而深感骄傲。直面艺术本身,品味隐含其中的历史情绪时,无论是谁都会浮想联翩。

上帝与我同在——梵蒂冈

梵蒂冈博物馆是世界上博物馆中最早的,公元5世纪末就有了雏形。西斯廷小教堂和拉斐尔画室是梵蒂冈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那流光溢彩的壁画《创世纪》,其中《亚当的创造》犹如夜晚的北斗星一样格外耀眼。难怪歌德评论说:“没有到过西斯廷礼拜堂的人,无法了解一个人所能做的事。”

《人一生要去的100个地方世界篇》 《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系列》编委会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