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虽然注定错过

但还是值得期待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疫情之前的最后一次旅行,你去了哪里?

很多人的答案都是2019年的濑户内国际艺术祭。

最近,这场三年一度的盛事再次拉开了帷幕。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濑户内海位于日本本州、四国、九州之间。海上岛屿众多,每天只有限定的几班小船往来其中。低调静谧,与世无争。

自2010年开始,随着艺术祭的举办,这里渐渐变成了全日本最文艺的乌托邦。每届活动都有超过100万游客光临。

草间弥生的波点大南瓜、安藤忠雄的地中美术馆和Benesse House酒店、丰岛美术馆……吸引了全球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前来朝圣,肯定刷屏过你的朋友圈。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今年,艺术祭走到了第五届,不仅可以看到安藤忠雄和杉本博司的新作,还有71组国内外艺术家参展,共同完成这场文艺盛宴。

01

爷爷奶奶的笑容

欢迎大家重回濑户内海

每届艺术祭的主视觉都出自原研哉之手,今年也不例外。

原研哉被称为“日本平面设计界教父”,是无印良品首席设计总监。他还负责过代官山茑屋书店、伊势丹、味之素等大牌的视觉设计,深谙日式美学的精髓。

这次,原研哉联合日本殿堂级摄影师上田义彦,创作了3款海报,以岛上3位原住民爷爷奶奶为模特,展示他们的日常生活,拉近当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距离。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原研哉说,每次造访这些小岛,他都对老人们的亲切热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能重现他们的笑容。

因此,他让爷爷奶奶戴上缤纷的彩色太阳镜,以濑户内海的自然风光为背景,定格了这些温暖的瞬间。

老人们的笑颜极具感染力,仿佛在欢迎大家光临小岛,奔赴阔别3年后再相会的约定。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直岛的好处,就是有很多老人。”日本是人口老龄化大国,原研哉希望借由这些充满活力的爷爷奶奶,让世界看到老年人耀眼的能量,向游客传递幸福的讯息。

艺术祭开办至今,这还是第一次以“人”为视觉主体,过往几届都围绕着海岛本身。

比如2019年有些神秘暗黑的“海中生物”系列。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相比之下,今年的视觉不仅让人觉得眼前一亮,和人的关联也更紧密。

而这正契合了艺术祭的主题:使濑户内诸岛重现昔日自然与人类交相辉映的盛景,让濑户内海成为全球所有地区的“希望之海”。

02

安藤忠雄新作

与草间弥生是绝配

这一届艺术祭,安藤忠雄操刀的新馆Valley Gallery惊艳亮相。

很多造访濑户内的旅人,最初都是冲着这位日本著名建筑大师、普利兹克奖得主的大名而来的。

30年前,他在直岛打造了当地第一间博物馆倍乐生之屋(Benesse House),集美术馆与住所为一体,让直岛一炮而红。

其中的Oval房型仅有6间客房,旺季时提前半年都订不到,号称世界上最难订的酒店之一。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30年后的今天,他再度出山,在倍乐生之屋附近的峡谷中,推出了迄今为止最具概念性的建筑大作Valley Gallery。

展馆占地96平方米,灵感来自日本神社,整体造型是一个梯形,并以棱角分明的钢制屋顶覆盖。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屋顶由几个微微隆起的三角形组成,呈现出折纸褶皱的效果。

中间露出一个30度角的狭长开口,将室外的天空、风景、四季变化引入室内。

这样的设计也保证了自然光的进入。阳光透过倾斜的天窗,在墙上投下锐利的阴影,如同日晷的轮廓。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建筑延续了大师标志性的清水混凝土风格,一如既往的干净、极简、天然。

正如安藤所说,这是一个像白色帆布一样纯粹的空间。“一切多余的东西都被抹去,只留下随着时间和季节变化的光线投射的色彩。”

馆内放置了草间弥生的作品《纳西瑟斯的庭院》。无数个镜面的小钢球洒落在地上,与灰白的展览空间显得极为契合,绝对是下一个热门打卡地。

这一作品其实早在2006年开始就待在直岛上了,直到这一届艺术祭,才随着Valley Gallery的完工搬迁至此,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新家。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Valley Gallery是安藤忠雄在直岛上创作的第9个建筑。

除了此前提到的倍乐生之屋,他还修建了地中美术馆、李禹焕美术馆、安藤美术馆……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将直岛打造成现在的艺术殿堂。

这些美术馆内收藏有大量艺术作品,其中不乏大家之作,如莫奈的《睡莲》,李禹焕的自然岩石和铁板艺术,James Turrell结合空间和光线展示的抽象艺术,Walter De Maria的贴金木雕和黑色球体等,都很值得一看。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Walter De Maria装置艺术作品之一:贴金木雕和直径为2.2米的球体组合而成的空间

03

摄影大师杉本博司

打造水面上的玻璃茶室

此次的新项目中,杉本博司的“时之回廊”展览也备受瞩目。

杉本博司是日本国宝级摄影家,曾获“摄影诺贝尔奖”哈苏基金会国际摄影奖,被英国《泰晤士报》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艺术家”之一,3张照片拍卖出1000多万的高价。

虽然此前他的作品一直在倍乐生之屋展出,但在本届艺术祭上,除了原有的室内陈列,展览还扩展到休息室、会议室和户外空间,集结了摄影、设计和雕塑。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杉本博司从2014年开始打造的玻璃茶室“闻鸟庵”,也在最近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茶室坐落于水面之上,四面被玻璃围绕,意在让人们体会四季变迁和时间流逝,观照自然,反思自我。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展馆中的咖啡厅也经过了全新的改造,使用了杉本博司所说的“神树”——神台杉、屋久杉和栃木。

这3种古老的木材,同样记载了时间和历史的波澜壮阔,也深化了安藤忠雄提出的“自然、建筑、艺术共生”的理念。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04

衰败的小岛

因艺术重生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濑户内海大概上榜了很多人今年的旅行清单。

比起东京、大阪、京都,这显然是个小众的目的地。但2019年,它却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最值得去的52个地方之一。

毫无疑问,濑户内海是因艺术而重生的。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日本海上交通的要塞,船舶往来如织,多种文化在此交汇,也曾因渔业繁荣一时。

然而,自从1960年代以来,岛上大规模的工业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人口逐渐流失,岛屿也丧失了活力。

1988年,安藤忠雄初次来到直岛,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当时,小岛陷入了空前的衰败。金属冶炼厂排出的毒气,让树木大量枯萎。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安藤忠雄Benesse House酒店

直到2010年濑户内国际艺术祭的启动,越来越多文艺爱好者踏上了这片海岸,各岛屿才开始经济复苏,重焕生机。

2019年,游客数量超过百万,创下了历史纪录。

许多优质的艺术作品永久留在了这里,渐渐融为了濑户内海生态的一部分。

其中最出圈的,当属草间弥生的大南瓜。装置位于直岛码头,在大海的深蓝背景下显得格外亮眼。

去年夏天,南瓜被台风刮走,在网上掀起了不小的轰动。今年的艺术祭,也并未看到它的身影。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不过,濑户内海的12座小岛上,有趣的作品不胜枚举。虽然因为疫情无法去现场观看,外滩君还是列出了一份必打卡的清单。

希望下一届艺术祭,我们不会再错过。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草间弥生《Red Pumpkin》 (直岛)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妹岛和世+西泽立卫 / SANNA《Naoshima Port Terminal》(直岛)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三分一博志《The Naoshima Plan“The Water”》(直岛)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藤本壮介《直岛展览馆》(直岛)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Christian Boltanski《心脏音档案馆》(丰岛)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丰岛美术馆(丰岛)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木村崇人《海鸥的停车场》(女木岛)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Leandro Erlich《不存在的存在》(女木岛)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Jaume Plensa《男木岛之魂》(男木岛)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川岛猛和Dream Friends《在濑户独舞》(男木岛)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山口启介《步行方舟》(男木岛)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崔正化《太阳的赠礼》(小豆岛)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迷路之街~变幻自在的路地空间~》(小豆岛)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荒神明香《Inujima "Art House Project" S-Art House / "contact lens"》(犬岛)

三年等一次,濑户内海最文艺的时候来了

中岛伽耶子《时之旧家》(高见岛)

文、编辑/strawberry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