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韦神”瓜反转,这一切都怪他们

作者:米廉儿奈尔斯
嗨!我是米廉儿奈尔斯,喜欢经典书籍和经典影视,除了这些内容,我还会多多分享有关写作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哦!谢谢!

能帮助一个博士团队解决困扰四个多月的难题,韦东奕真的是神了,谁看了都得竖起大拇指,夸一句牛哇!

结果没想到,这件事反转了,当事人接受《南风窗》采访时,表示没有这回事,新闻是假的。

之前还有媒体报道的哈佛为他改校规,他可以免试英语,这也是假的。他直言哈佛根本就没有找过他。

“韦神”瓜反转,这一切都怪他们

图片源于网络

假新闻冲上热搜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最先爆出的新闻科普博主@贼叉定然要承担责任,他在未查清楚事实的情况下就将事情爆了出来。

他在微博上拥有十多万粉丝,有一定的影响力,应当能够预想到,自己的言论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可他没有保持一个科普博主应有的认真严谨,查清事实才爆出新闻,这就造成了他的错误。

好在这件事没有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并且他也及时道歉,希望他能吸取教训,别重蹈覆辙。

“韦神”瓜反转,这一切都怪他们

图片源于网络

当然那些跟风、用假新闻作为素材吸引流量的媒体也应该反思。它们有自己的一套寻找素材的体系,相对于普通人来说,它们能够接触到更广泛、更全面、更深度的新闻,可他们还是为了追求热度用了假新闻。

这几天,我在各大平台看到引用假新闻写韦东奕的文章没有十篇,也有七八篇,其中还有大号写的。

有部分大号粉丝众多,远远超过了博主贼叉的粉丝数量,并且阅读数量都上万,甚至十万加。

有些时候那些大号在多个平台发文,因此假新闻的受众又成倍数增加,影响力也扩大。

就像一株蒲公英,它的种子随风飘散,每一颗种子又成长为一株蒲公英,它们的种子又四处飘洒……就这样,遍地都是蒲公英。

而新闻又不是蒲公英,它传播速度更快,有时候一眨眼,成千上万人都知道了。所以无论是什么新闻,还请用它们为素材的自媒体人,爱惜羽毛,不要为了流量盲目使用。

“韦神”瓜反转,这一切都怪他们

图片源于网络

有人说,传媒的本质是诚信,新闻的生命是真实,诚信和真实理应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底色和宝贵生命。

不过,我想无论是哪个行业,在传播新闻时,都要慎重。

我们获取新闻的途径有限,不一定能够了解到客观而全面的事实;

而且新闻有时随着人的主观进行加工或者删减,它可能会失去原本的面貌。

就比如老王家的母鸡生了个蛋,结果传着传着,母鸡下的蛋越来越多,到最后,变成老王下了个蛋。

“韦神”瓜反转,这一切都怪他们

图片源于网络

现在看来,韦神解题的新闻是假的,可那时候为什么广大吃瓜群众信以为真呢?

我想,最大的原因是它太像真的了。新闻所报道的内容,非常符合韦东奕的实力。

要想,他可是:

高中时两次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满分的金牌得主;

还横扫了华罗庚金奖、陈省身金奖、林家翘金奖、许宝騄金奖以及周炜良银奖的“金牌收割机”;

还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际数学期刊上的数学天才……

让连初中数学都不会做的我泪流满面:

又是在人间凑数的一天。

“韦神”瓜反转,这一切都怪他们

图片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那些专有名词和高深理论,许多人都不懂。就像韦东奕的研究领域——偏微分方程、几何分析,有多少人清楚它们是什么呢?

所以在新闻爆出的时候,大众想要发现其中的逻辑问题并不容易,因为这涉及到多数人的知识盲区,加上韦东奕确实厉害,所以大家才会相信韦东奕确实做了这件事。

“韦神”瓜反转,这一切都怪他们

图片源于网络

媒体大力传播,吃瓜群众信以为真,因此这个谣言越传越真,直到当事人亲自下场辟谣才得以停止。

“韦神”瓜反转,这一切都怪他们

图片源于网络

韦东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假新闻上热搜他也很无奈。因为他平时很少上网,不常使用社交软件,要不是别人告诉他,他还不知道这件事情。

也对,像他那样潜心于数学教学和研究的人,并不会在意外界对他的评论。

他还表示,他对这件事情感觉很奇怪,也希望自己不要受到过多关注和打扰。

“可能不理我就是最好的。”他说。他习惯了低调,被公众关注会让他不太舒服。

“韦神”瓜反转,这一切都怪他们

图片源于网络

《乌合之众》里说:

“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地得到普遍赞同。”

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的确符合现实。

生活中有一些人盲目随大流,主流说谁不好,便一齐跟上去骂那人。只有部分人保持清醒冷静,静观事情的发展情况,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每当有吸引人的新闻出现时,许多人便化身为瓜田里的猹,尽情吃瓜,只管吃得爽,而不顾瓜真不真。

“韦神”瓜反转,这一切都怪他们

图片源于网络

大环境下,网络舆论真假夹杂、情绪多态,面对复杂的信息,一时之间,谁都辨别不清,究竟谁真谁假。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闻,官方的监督和自媒体人的谨慎所起到的作用,对于一个大群体来说十分有限。

我们要想不被假新闻误导,还是要多靠自己,也就是那句话:

让子弹飞一会儿。

“韦神”瓜反转,这一切都怪他们

图片源于网络

话说回来,这次韦东奕能够上热搜,还与大众对他的关注有关。

记得在去年,他在校园里接受采访。

视频中的他,手提一瓶矿泉水,拎着两个馒头,简朴至极。

他随意介绍自己:

“北京大学数学系10级本科生、14级研究生,高中数学联赛山东省冠军,拿到过数学奥林匹克金牌,也因此保送北大。”

介绍果真随意,但信息量满满。原本屏幕前的观众觉得他看起来憨憨的,但没想到“傻”的是自己。

因此大众就记住了他:一个看上去平平无奇却牛逼至极的数学天才。

“韦神”瓜反转,这一切都怪他们

图片源于网络

然后数学天才受到关注之后呢?

依旧是那样。

拎着馒头,提着矿泉水瓶,每日潜心于学术,过着简单的生活,并没有外界对他的关注而有所改变。

放在大多数普通人身上,自己身上有热度,还有人关注,应该是欣喜若狂;而他相反,还想着外界不要关注他。

这次的热搜事件,还是别人告诉他才知道的,因为他很少上网,也不关注这些,更不在乎这些,所以也不会给他的工作生活带来影响。

“韦神”瓜反转,这一切都怪他们

图片源于网络

在网络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人类很爱造神,同时喜爱毁神,看跌落神坛的好戏,否定成功者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自从韦东奕爆火后,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找各种点来攻击他。比如有人说他生活不能自理,低情商,学校为了照顾他,让他的妈妈来陪读了两年。

北大教授的话则否定了这一不实传闻:

“他在哪些方面跟我们都没有差别,只有一个差别,就是数学太好。你近距离了解会发现,他根本没有通常说那种,生活不能自理啊,就不会到那个程度的。就他们常常会是忽略,生活当中的,很多普通人会在意的方面。他觉得不重要,他没时间去打理这些东西。”
“韦神”瓜反转,这一切都怪他们

图片源于网络

站在他的视角上,“火”真的挺无奈的,因为这并不是他所期待的,也不是他主动选择的。事情的发展,除了机缘巧合外,还有某些人为了吸引流量的推波助澜。

他的成名已经无法改变了,我们能做的,就是还他一片安安静静的环境,让他能安心搞学术;

或者说用更理性、更平和的方式看待他,而不是一味地消费“韦神”,甚至是制造谣言进行“捧杀”。

流量时代的悲哀,在于人们擅长造神,也擅长毁神。

如果我们真心希望“韦神”能够发展得更好,那就不要太关注他。

—完—

#拒绝捧杀#

#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法 捧杀#

#北大韦东奕引热议#

#韦东奕澄清传闻#

#韦神:帮博士解决数学问题是谣言#

欢迎各位友友关注、点赞、收藏、评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