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始皇:开微服私访之先河,遭遇盗贼,险些没能脱身

作者:文史重读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上一讲谈到秦始皇东巡,在博浪沙遭遇了张良的伏击,有惊无险躲过一劫,但游兴并没有因此减弱,随即重走了一遍海滨度假之旅,然后取道上党,返回咸阳。

上一次东巡,回程走的是南线,经过了原属楚国的南郡,然后北上武关,返回咸阳。这次回程改走北线,沿途经过的上党原先是韩国的北方大郡,当初正是因为韩国上党军民主动请求赵国的接纳,这才引出了著名的长平之战,所以这样一片领土对于新兴的秦朝而言,确实不太让人放心,很有必要重点关照一下。

秦始皇:开微服私访之先河,遭遇盗贼,险些没能脱身

接下来,《资治通鉴》进入始皇帝三十一年(前216年),只有一句话交代,原文是:“使黔首自实田。”这句话没法翻译,因为它来得莫名其妙,谁都看不懂。你在任何一本书里看到的任何一种解释,都只是很多种猜测当中的一家之言。

而首先会让我们疑惑的是:始皇帝三十年(前217年)呢,怎么被司马光直接跨过去了?

这是因为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边,编年编到这一年的时候,只有两个字:“无事。”

这一年很可能真的风平浪静,岁月静好。

然后就到了始皇帝三十一年(前216年),问题来了:《资治通鉴》所谓“使黔首自实田”,《史记》完全没讲,而《史记》记载的几件大事,《资治通鉴》一概删节不录,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来看看《史记》的记载,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很有戏剧性,首先是在12月,把本月的祭祀名目“腊”改了称呼,改为“嘉平”。交代一点后话,到了汉朝,名目又被改回去了,直到今天我们还把农历12月称为腊月,不知道嘉平为何物了。但如果书画家给作品落款,嫌弃“乙酉年腊月”这种表达方式有点土气的话,那么可以写成“乙酉嘉平月”,档次感马上就不同了。我们看书画落款,总能看到这种调调。

秦始皇:开微服私访之先河,遭遇盗贼,险些没能脱身

话说回来,当年秦朝发生的第二件大事,是给老百姓发福利——政府给每一个被称为“里”的基层行政单位,我们可以粗略理解为“街道”——发放6石米,2只羊。但很难想象这会是全国境内的普遍福利,有可能仅仅针对关中地区,甚至只在咸阳周边。

为什么突然发放福利呢?《史记·六国年表》给出了解答,说目的是“以嘉平”。这话很可能有一点双关性质,所谓嘉平,顾名思义,是庆祝天下太平——现在天下一统了,不打仗了,值得庆祝和纪念,所以才会把“腊”祭改称嘉平。这个改名的小事件和天下和平的大事件都很值得政府给民间发放福利,与民同乐一下。

第三件事比较惊悚:秦始皇开微服私访之先河,只带了4名武士,到咸阳城里逛街去了,没想到夜晚在兰池一带遭遇盗贼,险些没能脱身。虽然武士终于击杀了盗贼,但盗贼应该还有逃掉的,所以关中地区迅速布下天罗地网,折腾了20天,结果竟然就像博浪沙事件一样,不了了之了。

在《史记》原文里,秦始皇一行人遇到的是“盗”,很可能并不是普通强盗,也不是误打误撞冒犯天威,而是一个专门针对秦始皇的刺杀小队。前边讲过,在先秦时代的文献里边,“盗”的涵义和今天很不一样,既可以是黑社会组织,也可以是犯上作乱的贵族。

事件发生地“兰池”,就是咸阳兰池宫的所在地。前边也有讲过,秦始皇求仙不得,于是引渭水为池,修筑假山,还用石材雕刻成鲸鱼的模样,活脱脱打造了一个海外仙山的盆景版,这就是兰池宫。秦始皇微服出行的这个时间,即便兰池宫还没有竣工,至少也是一大片皇家工地,所以这些盗贼恐怕并不是什么普通劫匪。

《史记》在本年度的最后一条记载是:大米涨价了,一石米竟然卖到了1600钱。

秦始皇:开微服私访之先河,遭遇盗贼,险些没能脱身

联系到秦始皇销毁全国武器铸造十二金人,那么米价暴涨应该无关于通货膨胀,而是粮食严重歉收的缘故。这倒不难想象,毕竟天下初定,连年大战注定影响农业生产,秦始皇这几年里不但没能休养生息,反而各种折腾——又是修建驰道,又是连年巡游,又是大规模迁徙人口,又是大兴土木营建宫室,从来都不消停。

以前秦国本土坐拥关中平原、成都平原两大粮仓,又有郑国渠、都江堰增进灌溉水平,但山东六国没有这么好的农业底子。秦国摧毁山东六国的经济,虽然有助于自己的灭国大业,而一旦吞并六国,六国百姓变成了秦朝黔首,秦政府就总不能不管这些百姓的死活。以前有多希望他们吃不上饭,现在就有多希望他们安居乐业。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只有休养生息这唯一的办法,但秦政府总在反其道而行。

所有这些事情,至少兰池遇盗和米价暴涨两件事很值得被《资治通鉴》采录下来,但并没有,司马光仅仅记载了一句话:“使黔首自实田。”这句话的出处,并不在《史记》正文,而是在正文“三十一年”下面,《史记集解》引南朝刘宋学者徐广对《史记》所作的一句注释。徐广的时代,上距司马迁足有500多年,也不知道徐广拿出这么一句话来到底有什么文献依据,《史记集解》引述徐广这句话更显得没头没尾,相当突。即便我们不去苛求在上下文里准确理解它的涵义,只想从字面上理解它的涵义,也做不到。

秦始皇:开微服私访之先河,遭遇盗贼,险些没能脱身

但也正因为文义看不懂,所以解释特别多,有的解释成鼓励开荒,让百姓自由占有土地的,有解释成让拥有土地的老百姓自行向政府申报土地面积的,有解释成秦朝推行了税制改革,按土地面积征税的,有解释成改革目标不是税制,而是土地所有制,秦朝从此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的…

以上种种,都是推测,没有定论,而我们能够准确知道的,只有下面这4件事:

(1)这句话并不出自《史记》原文,而是出自《史记》500年后徐广的说法。

(2)徐广的原著《史记音义》已经看不到了,我们看到的只是裴骃(yīn)在《史记集解》里边对徐广发言的摘引。这位裴骃是给《三国志》作注的那位裴松之的儿子,和徐广一样都在刘宋朝廷做官。

(3)徐广这句话不但语意模糊,而且没有给出史料出处。

(4)裴骃的摘引也有点莫名其妙,把徐广这句注释放在了《史记》原文的“三十一年”和“十二月”之间,以至于有学者怀疑这里存在错简。所谓错简,是说串联竹简的绳子断了,写有文字的一支支竹简在被重新编排次序之后,有些竹简被放在了错误的次序上,行文也就不连贯了。

秦始皇:开微服私访之先河,遭遇盗贼,险些没能脱身

总之,“使黔首自实田”这句话,不但来历不明,而且含义不清,按说最稳妥的处理方式就是搁置不论。但一方面正是因为它的模糊性,一方面又因为它似乎关涉着我们一直知之甚少的秦朝土地和税收制度,所以就是这么一句话,竟然成为秦史研究的一大焦点问题。

在今天的各种权威著作里,相对保守而稳妥的说法不妨以《剑桥中国秦汉史》为代表,中译本是这么说的:“据未见于《史记》本文、而见于公元4或5世纪一个注释者的一句暧昧不明的话:公元前216年,‘使黔首自实田也’,这就是说百姓为了纳税,应该向当局报告其土地的价值。这句话如果准确,并且解释无误,意味着到这个时候,土地私有制在全帝国已成为既成的事实。”

这是以极其审慎的限定语小心翼翼地推导出一个或然性的结论,而我们迄今所能看到的在这个问题上各种斩钉截铁的论断,可信度都并不更高。但可以确定的是,就是在米价暴涨之后的这段时间里,秦始皇对农业问题确实给予了特殊的关注,这从下一年刻石立碑的碑文内容里可以看到。我们下一讲再谈。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