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插电式混动国内百花齐放,蓝鲸iDD混动技术凭什么脱颖而出?

作者:驾仕派

曾经有时候,“弯道超车”在几年前的中国汽车行业并不是什么好词,如果你跑过山路,就知道弯道超车这个行为有多危险。

所幸,虽然新能源之路不太好走,我们交了不少学费,但总归政策、车企、消费者还是挂着D挡向前进的,也克服了很多困难。

比如里程焦虑问题,新势力车企就是靠遍地的快充站和换电站来解决的问题。同时,中国品牌发展新能源车的过程中,插电式混动路线也成为了解决续航焦虑和纯电出行的最佳方案,消费者也认为这是一件特别香的事情。

插电式混动国内百花齐放,蓝鲸iDD混动技术凭什么脱颖而出?

插电式混动能实现性能、舒适、节能、成本的平衡统一。更重要的一点是,此前自主品牌一直在摸索的高端化,也终于在插电式混动的路径上有了明确的方向。

插电式混动国内百花齐放,蓝鲸iDD混动技术凭什么脱颖而出?

▲蓝鲸iDD混动系统

7月11日,长安汽车举行了一场以蓝鲸iDD技术实验室为主题的直播活动,活动中邀请了长安汽车英国研发中心传动系统总工程师David,解读了iDD混动系统的技术核心,以及蓝鲸三离合电驱变速器的独特之处。依托这些核心技术,长安iDD混动技术的技术蓝图也浮出水面。

插电式混动国内百花齐放,蓝鲸iDD混动技术凭什么脱颖而出?

▲长安汽车英国研发中心传动系统总工程师David

以往,在传统汽车的竞争思维中,马力永远是性能的最佳转译,而性能则是品牌高端与否的关键。以前高端化的重要参考就是级别与动力,3.5L就是比2.7L更高级,3.0T就是比2.0T更高级。这就是得益于这些品牌在3.0L、4.0L大排量发动机上的垄断地位。

可是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我们并不需要刻意搞出3.0T,只需要一台1.5T发动机,再配大扭矩电机+大容量电池,同样可以成为高阶动力总成。这种技术的变革,打破了海外车企对高端市场的垄断,这就是“弯道超车”的意义。

插电式混动国内百花齐放,蓝鲸iDD混动技术凭什么脱颖而出?

▲蓝鲸iDD混动系统结构示意

在7月11日这天的直播中,我们有机会全面了解蓝鲸iDD混动系统,它用一台1.5T发动机,搭载三离合电驱变速器,还有超过30kWh的电池,就追上欧洲车企那些“高贵汽车”的动力水平。比如途观PHEV、保时捷Macan PHEV、奔驰GLE PHEV等等,都是和蓝鲸iDD混动技术如出一辙,相互之间没有了本质的差距。

并且相对于这些豪车,蓝鲸iDD混动技术的规格基本做到了顶配,比如UNI-K iDD作为一款插电式混动SUV,有着支持快充的30kwh大容量电池组,可以支持130km的纯电续航,这样的规格至少要在50万级别的奔驰E级新能源上才能见到。

插电式混动国内百花齐放,蓝鲸iDD混动技术凭什么脱颖而出?

当然,很多汽车爱好者可能对于不同插电式混动的架构如数家珍,总要想着把P2架构、DHT双电机架构,或者丰田THS这种串并联结构风格高下。

但事实上,我们需要认识到,技术本身是中立的,某一项技术的发展并没有高低之分,使用环境和用户需求往往是决定一项技术普及的重要因素。就好像美国市场追求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到了欧洲和中国更喜欢小排量涡轮增压;而日本、韩国这些行驶距离短、燃油资源少的地区,又更擅长小排量自吸。

因此,插电混动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但是P2架构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至少笔者作为P2架构车型的用户来说是这样看的。

插电式混动国内百花齐放,蓝鲸iDD混动技术凭什么脱颖而出?

比如P2架构的混动系统在长安UNI-K iDD上,能够体现了其高性能优点,这是其他几个混动结构所不能达到的。

尤其是发动机和电机都可以通过三离合电驱变速器直驱,使得P2架构的高速性能十分突出,这使得长安UNI-K iDD在高速行驶中能够拥有更出色的加速性能。

这也是德国车企在插电式混动发展过程中优先选择P2架构的重要原因。因为面对德国的无限速高速,发动机直驱带来的性能优势,远比加装更大功率的电机来的更简单、也更高效,普通的100kW左右的电机很难应对欧洲的高速路况。

就算是国内限速120公里/小时的环境下,长安UNI-K iDD在80km/h-120km/h区间加速减速的时候,动力系统的响应性和NVH表现也是更优秀的。

插电式混动国内百花齐放,蓝鲸iDD混动技术凭什么脱颖而出?

▲蓝鲸iDD动力总成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P2架构还具有更高的性能扩展空间。长安UNI-K iDD目前只有前驱版本,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以后在P2的基础上加一台P4——也就是后轴电机,前后两个电机加持,达成6秒级别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应该是没问题的。

还有,动力持续性和动力一致性也是这种P2架构混动的优势。打个比方,从1000米海拔的山底爬坡到4000米的山顶,发动机直接传动就可以避免SOC归零带来的动力失速问题。相比于DHT或者THS来说,P2架构在高原地区的使用表现可以无限接近燃油车。

插电式混动国内百花齐放,蓝鲸iDD混动技术凭什么脱颖而出?

▲蓝鲸iDD混动技术不仅仅可以用在UNI-K这种大SUV上,在UNI-V这种轿跑上也可以用

上述这些内容其实也解释了国内的小排量发动机+双电机方案很难高端化的重要原因,因为DHT代表着为了节能而妥协了性能。具体会表现为:高速加速能力相对差、由于车速较高导致NVH性能差+油耗高、最高车速低等等,不一而足。

这么说可能有点隐晦,此时我们可以摆出两个例子。

国内另一家车企在30万元级别的插电式混动其实有两套方案,一套是国内的2挡DHT双电机方案,注重节油性能。另一套就是在欧洲的P2单电机混动方案,更贵,也更强调高速性能。

第二个例子是新一代雷克萨斯RX,在不注重性能的中配使用2.5L双电机混动,也即是P1+P3的THS,在顶配的RX500h,使用的是全新的2.4T+P2混动方案,并冠以“F Sport Performance”之名。

性能和高速是高级尊贵的重要体现手段,雷克萨斯和中国品牌想拓展欧洲市场,最高时速没200km/h的话,会非常艰难。

与此类似的还有最近备受争议的增程方案,那家中国品牌的高管直言增程电动就是“落后技术”。虽然我们还是秉持“技术中立”的观点,但是也能够看出增程方案本质上就是给纯家庭用户的选择,就好像轩逸ePOWER和卡罗拉双擎的定位一样。

插电式混动国内百花齐放,蓝鲸iDD混动技术凭什么脱颖而出?

▲S-Winding新型绕组工艺

而蓝鲸iDD混动系统的P2架构,可以用在UNI-K上,也可以用在UNI-V这种运动型车上。而且,蓝鲸iDD使用了1.5T四缸发动机,配P2单电机和大电池,在追求高性能的同时,最后还能实现合理的价格。

结论:

曾经要用V8增压发动机来实现的零百加速,现在两个电机搞定,在欧洲,一套P2架构的插电式混动组合,是要卖4万欧元起步的。但在中国需要18万,折合不到3万欧元。

这就是新能源道路的“美丽”之处,插电式混动系统在国内百花齐放,大多数厂家都选择了双电机+多挡直驱/单挡直驱的方案,还有些“极端”一点的,直接用增程系统。但是长安蓝鲸iDD混动技术选择的P2混动架构,则是一条能够走向全球市场的道路,在兼顾性能和油耗两方面,不仅满足中国市场,也能够输出欧美市场。

使用P2混动架构的蓝鲸iDD混动系统,更注重动力质感与细节,同时还兼顾到足够低的价格,以及足够高规格的硬件,带给中国更广大消费者更全面的选择。对于有志于真正把新能源车卖到全球市场的长安汽车来说,用一套蓝鲸iDD混动系统去努力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共用共享,这样就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技术和成本的规模化,也是长安汽车迈向全球化的重要选择之一。

文|坂道

图|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