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寻找最美长江协助巡护队|回访:葛洲坝下,他们见证“江豚之家”新变化

作者: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通讯员 陈伟康

视频剪辑 李小雪

【编者按】

他们用脚步丈量长江,用汗水甚至生命,守护着长江。不分寒暑,无论昼夜,他们乘风破浪的地方,正是他们最深情的守望。

7月31日,是“世界巡护员日”。据农业农村部长江办最新统计数据,全长江流域已经建立起470余支协助巡护队伍,协助巡护员人数超过1.7万人。他们已成为渔政工作的一支重要协助力量,对于长江“十年禁渔”持续推进有着重要意义。

今年,由农业农村部长江办主办、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和极目新闻承办的“优秀长江协助巡护员”年度评选已正式启动。这个盛夏,极目新闻派出多路记者,分赴长江流域15个省市深入采访,从长江源头到长江入海口,从长江干流到两湖与汉江,寻访长江协助巡护队员的工作现场,记录他们守护母亲河的行动与心声。

视频加载中...

8月初的湖北宜昌葛洲坝枢纽坝下江段,随着水位的下降,休闲纳凉的市民也多了起来。而在江面上,除了灯火通明的三峡游船,还有一艘汽艇在江上穿行着。

他们是宜昌市渔政协助巡护队的队员。葛洲坝枢纽坝下江段因为江水较为清澈,流速也不快,一直是江豚活动较为频繁的水域。在宜昌江段,守护江豚和其他长江水生物种的巡护队员,都来自退捕上岸的老渔民。昔日捕鱼人,今朝护渔人,他们像以前一样守在长江边,见证的则是长江生态环境的可喜变化。

去年,宜昌市协助巡护队获得“最美长江协助巡护队”称号。一年来,这支队伍经历了哪些新故事,又有哪些新收获?今年8月,极目新闻记者对该队进行了回访。

“鱼潮”再现长江,每年都能看见新生江豚

55岁的巡护队员刘承林,从1995年开始成为持证渔民,直到2018年和其他5名退捕渔民一起成了首批“护渔人”,在葛洲坝至伍家岗长江大桥之间开展巡护。作为老渔民,“晚上归来鱼满仓”的丰收时间,已经是很遥远的回忆。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江里的鱼是越来越难打了。特别是近几年来,协助科考人员打捞长江重要野生鱼类之一的铜鱼时他发现,铜鱼也很少了,铜鱼腹中的中华鲟鱼卵更是不见踪影。因为野生长江中华鲟,已经几年未在这里自然产卵了。小时候陪着父亲一起打渔时,他曾经看到微笑的江豚,叼着一条鱼就从船边探出水面,“从2000年左右,差不多要有10几年的时间,都难看到江豚了。”

寻找最美长江协助巡护队|回访:葛洲坝下,他们见证“江豚之家”新变化

夜间巡护

从禁捕以来,曾经的“鱼潮”在一点点回来。刘承林今年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就在他每天开船巡护的江段,出现了大片的鱼群。甚至有一次,他看到了绵延上百米,黑压压一大片的刁子鱼,成群结队地游过,这样的场景,已经有多年未见。而葛洲坝枢纽坝下江段的江豚,从最早的一两头,到现在已经很难让他能全认出来了,“数量多了,也不好确定是哪一只。”刘承林知道的是,这两年每年都能看到新生的小江豚,“数量肯定是越来越多了。”

在宜昌江边,不仅有巡护队在关注着江豚,也有很多的摄影爱好者在等着拍摄它们的身影。在众多江豚摄影爱好者中,65岁的杨河是其中的“老资格”。据他的观察,从2014年第一次重现,到现在,至少已经有17只江豚,以宜昌为家。今年2月起,他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追踪一头尾部被江中绳索缠住的江豚,用镜头记录它从被渔政等部门解救,到慢慢恢复的过程,引起了众多媒体和市民的关注。

夜幕下的巡护,现在多了更多热心市民的支持

8月7日晚8时许,在夷陵长江大桥下,巡护队员杨泽运、刘其生发动汽艇,载着极目新闻记者,开始了一次巡护。

长江生态的恢复,不仅让队员们高兴,也让一些非法捕捞者动起了歪心思。在宜昌城区的长江支流卷桥河上,河面上漂浮着一些亮着绿色微光的浮标,如同暗夜里狼的眼睛,随着水波晃荡。

这些浮标的下面,是被称为“锚钩”的违法渔具。20多个带倒刺的鱼钩,对鱼类来说是可怕的陷阱,一旦被钩住就无法脱身,而对江豚来说,这更是巨大的威胁,皮肤较为娇嫩的它们,一旦被钩住就可能会扯掉一大块皮肉,造成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寻找最美长江协助巡护队|回访:葛洲坝下,他们见证“江豚之家”新变化

发动巡护船

杨泽运和刘其生小心地靠近一个个浮标,把它们捞起来,连同下面的“锚钩”一起,拉出水面,汽艇上很快就堆起了20多组。杨泽运说,其实即使没有巡护到这里,他们也会接到市民的举报电话,“就比如那边那些钓鱼的”,杨泽运说,作为长江支流的卷桥河,在河口往上区域是允许单人单钩的休闲垂钓,这些市民发现有使用违规渔具的情况,都会向他们打电话举报。“现在在宜昌城区江段,电鱼、下网这些违规行为已经很少能看到了,这也和市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刘承林自己也感到了周围人的一些变化。“很多以前钓鱼的,现在都会主动去允许休闲垂钓的地方,比如鱼塘,也会主动问我,哪些地方是允许垂钓的。”

花样翻新的违法捕捞,巡护队员为保护长江斗智斗勇

随着长江禁捕工作的推进,违法捕捞行为在大大减少,但一些违法捕捞分子还是动足了心思。

寻找最美长江协助巡护队|回访:葛洲坝下,他们见证“江豚之家”新变化

开始巡护前,在手机上做记录

在宜昌市渔政监察支队的办公室里,极目新闻记者在近期收缴的违法渔具里,看到了一艘模型船,和许多孩子的玩具无异。但在长江里,它却有着新的用途。船后部的翻斗里,装着成组的“锚钩”和饵料,遥控器一按,卡梢松开,翻斗就会将它们倒进江里。这种微型“渔船”,很容易被周围的人忽视,而且难以被抓现行;能够查获,也是因为市民的举报,以及巡护队员多天的蹲守,才终于在晚上协助执法部门,抓获了在江边遥控操作的违法捕捞分子。

刘承林说,现在违法捕捞的人少了,但是行动也更小心了。有的混在休闲垂钓的人里,看到巡护队来了,剪掉鱼线,让队员找不到违法垂钓的证据,甚至连鱼竿都省掉,直接布放“锚钩”。有的在微信群里互相报信,一看到执法部门和巡护队员走了,马上跳出来打“时间差”。更有少数人,对巡护队员的劝阻制止采取了暴力应对。今年元月,在长江宜昌艾家镇江边,刘承林发现了几根违规钓竿,不见周围有人,他按规定准备将鱼竿送回渔政监察支队时,后面一个人骑着电动车追上来,伸手就抢,推搡中鱼钩一甩,把他脸上划开了一道口子。被抢走鱼竿的刘承林立即报警,后来警方根据线索将这名违法垂钓人员抓获。

宜昌市渔政监察支队的码头上,巡护队的几艘巡护船,与执法巡逻船停在一起。这些蓝色的巡护船,都曾是长江中的渔船。现在,它们和自己的主人一起,转变了身份,守护着这里的一江清水。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