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全球13%的白头叶猴分布在这里——探访扶绥渠楠白头叶猴保护小区

作者:广西新闻网

新闻眼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我区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发展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近期,广西日报组织全媒体报道组分赴全区各地,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领域各行业取得的非凡成就深入采访。即日起,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专栏开设“非凡十年·自豪八桂”子栏目,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八桂大地的历史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敬请垂注。

视频加载中...

拍摄:梁盛 剪辑:阳继乐

走读壮乡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管林华

初秋的8月,崇左扶绥县山圩镇昆仑村渠楠屯,绿意盎然,瓜果满枝头。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全球13%的白头叶猴分布在这里——探访扶绥渠楠白头叶猴保护小区

一群白头叶猴在保护区里悠然自得。李农智 摄

孟通山下,一只白头叶猴端坐在树杈上,动作敏捷地摘下龙眼往嘴里送。相隔三四米的村道上,村民正在给灌溉车注水,机器声、交谈声,过往行人车辆,丝毫打扰不到白头叶猴悠然地“用餐”。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全球13%的白头叶猴分布在这里——探访扶绥渠楠白头叶猴保护小区

渠楠屯周边陡峭的群山是白头叶猴的栖息地。卢文斐 摄

渠楠屯毗邻岜盆自然保护区,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白头叶猴保护区”)岜盆管理站站长蒙育宁告诉记者:“这是一只大概4岁的白头叶猴,在当地,类似人猴和谐共处的画面司空见惯。”

白头叶猴是世界濒危、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特有、仅分布在崇左的独有生物资源。其中,渠楠屯约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至少17群156只白头叶猴(根据2019年1月监测数据,含与白头叶猴保护区重叠部分)。

2014年,在白头叶猴保护区的带领下,自然保护机构来到渠楠屯,与渠楠屯村民一起协商如何更好地共建渠楠、保护自然,得到全体村民的欢迎和支持。当年,渠楠正式注册挂牌成立扶绥渠楠白头叶猴保护小区,坚持“共建、共管、共享”的宗旨,成为广西第一批以推动社区为主体的自然资源治理和共管机制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小区先锋试点之一,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创新发展道路。

为建设保护小区,渠楠屯村民自发成立青年志愿巡护队、青草社(孩子们的团体)、木棉花班(社区导赏员)……渠楠屯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态环境愈来愈好,自然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全球13%的白头叶猴分布在这里——探访扶绥渠楠白头叶猴保护小区

一只6个月大的小白头叶猴在树上嬉戏。梁霁鹏 摄

“保护小区成立前,由于各种原因,渠楠的人居环境差,生活垃圾乱扔,全屯‘臭’名远扬;当地盗猎野生动物、偷挖名贵野生植物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自然环境受到影响,白头叶猴老远见到人就跑了。”渠楠屯村民小组组长张开荣深有感触地说,如今,渠楠人居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平坦,村容整洁,空气清爽,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更多人协助保护区守护白头叶猴。

保护小区成立以来,渠楠屯白头叶猴的出生率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石山植被不断恢复,盗猎盗采、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等现象不再发生。“目前已知在当地有695种脊椎动物,其中36种为中国特有种,分布着至少全球13%的白头叶猴。”蒙育宁介绍,除此之外,豹猫、猕猴、蟒蛇等珍稀物种也得到了保护。这些物种的存在,标志着渠楠保存着足够好的自然生境。

渠楠还通过合作共建自然教育基地接待体验者,年均接待游客1000人以上,村集体每年增收约10万元,为可持续管理提供资金支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全屯有18户群众经营家庭民宿,为来自区内外的研学团队提供服务,既拓宽增收渠道又能开拓视野。”张开荣笑着说道。村民还参与自然教育活动服务,一些人从胆怯、少话变成“话唠”的社区导赏员。

渠楠“以社区为主体的自然教育基地”成为全国自然教育发展的典型案例,2021年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渠楠模式是崇左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创新保护利用生物资源的生动写照。党的十八大以来,崇左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压实各级林长责任,“两强化两坚持”切实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全球13%的白头叶猴分布在这里——探访扶绥渠楠白头叶猴保护小区

游客在保护区观猴。黄嵩和 摄

强化建章立制,规范保护法工作。2021年10月1日起,全国首部灵长类栖息地保护条例《崇左市白头叶猴栖息地保护条例》正式施行,白头叶猴保护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法治化。强化科普宣传,营造爱猴氛围,加强与新媒体合作,开通白头叶猴24小时直播,在线观看人数已突破120万人次,评论超过5000条。

坚持管护结合,加快设施建设,实现25578公顷保护区日常巡护监测全覆盖,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坚持绿色发展,助力群众增收,大力开展生态旅游,年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

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农登攀介绍说,目前,保护区已建成全国首批叶猴类生态廊道两条、白头叶猴饮水源5个、食源植物园1个,恢复白头叶猴栖息地面积500多亩,有效改善白头叶猴生境质量,促进白头叶猴种群健康发展。2020年10月,白头叶猴保护区被中央宣传部选为践行“两山”理念宣传典型;2020年11月,被授予“2020年第七届野生动植物先锋卫士”称号,是广西唯一获奖的保护区。

延伸阅读

建设八桂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余锋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未来。

广西是大陆西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生物多样性丰富,在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广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生态保护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同时积极落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切实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工作,共建八桂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全球13%的白头叶猴分布在这里——探访扶绥渠楠白头叶猴保护小区

在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美丽的冠斑犀鸟正在林间觅食。黄嵩和 摄

据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自治区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中,广西探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在就地保护方面,广西共建立自然保护地223处,有效保护了广西90%以上陆地生态系统类型、9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82%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31%的红树林湿地。在迁地保护方面,通过建立动植物园、物种种质基因库(圃)、禽畜保种场、保存库等多种形式,收集了5000多个植物种类,保存了6万余份作物遗传资源,并成功实施了兰科植物、德保苏铁、黑颈长尾雉、大桂山鳄蜥等多项珍稀野生动植物“再引种”或野外放归工程。在政策法规方面,2021年9月,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生物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管理办法》;2022年5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推动提升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能力和水平。

广西大力开展湿地资源、动植物资源、外来入侵物种、重要野生生物物种资源原生地保护和受威胁状况等调查,在弄岗、大瑶山、猫儿山、木论等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定位观测。广西涉及白头叶猴、黑叶猴、东黑冠长臂猿、穿山甲、瑶山鳄蜥、冠斑犀鸟等极度濒危野生动物拯救保护与人工繁育工作有效推进。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全球13%的白头叶猴分布在这里——探访扶绥渠楠白头叶猴保护小区

一头中华白海豚在钦州市三娘湾海域游弋。黄杰斌 摄

加强与邻国以及有关国际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成功实施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项目。其中山口和猫儿山两处自然保护区加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山口和北仑河口两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7年4月25日,广西正式启动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开发的国际履约项目试点工作——“建立和实施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国家框架项目”,目前已完成示范点罗汉果、金花茶等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开发利用的调查等工作。这对提高广西各级政府决策者和公众对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了解,加强各级生物多样性保护部门的能力建设等都将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万物有灵皆可诗。展望未来,广西将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持续加大投入国土绿化和石漠化综合治理,不断夯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绿色家底”;持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专题宣传科普活动,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为生物多样性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数读成绩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全球13%的白头叶猴分布在这里——探访扶绥渠楠白头叶猴保护小区

述说原景

农登攀 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中心副主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这10年,也是白头叶猴保护工作飞速发展的10年。如今,白头叶猴已经成为广西绿水青山的最美代言:中国—东盟博览会吉祥物“合合”人见人爱,央视直播百万围观……美丽的山林精灵成了“网红”,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真实写照,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成功典范。

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白头叶猴一定会在地球家园与人类和谐共生。

蒙育宁 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岜盆管理站站长

看人3年,看猴18年!2001年,从湖南省益阳市警校毕业并留校工作一年后,我调回家乡扶绥县强制戒毒所,开始“看人”的工作。2004年6月,由于喜爱动物,喜爱大自然,我调到岜盆自然保护区,开启“看猴”的生涯,这一“看”就是18年。

18年来,在大家的努力下,岜盆自然保护区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由2004年的42群319只上升到目前的91群733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是大自然的回报,也是我努力工作的目标。

岜盆自然保护区是白头叶猴繁衍最集中的区域。作为保护区的守护者,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坚守下来,带领管理站守住绿水青山,守护白头叶猴最后的家园。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看到白头叶猴。

张开荣 扶绥县山圩镇昆仑村渠楠屯村民小组组长

渠楠屯林木资源丰富,因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头叶猴而备受外界关注。

我生在渠楠,长在渠楠,见证了渠楠屯因白头叶猴而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年,渠楠屯从脏乱差、名不见经传蜕变为区内外乃至全球有名的美丽乡村。2021年,我们又得到自治区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示范项目300万元财政资金奖补支持。保护好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好我们和白头叶猴的共同家园。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全球13%的白头叶猴分布在这里——探访扶绥渠楠白头叶猴保护小区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全球13%的白头叶猴分布在这里——探访扶绥渠楠白头叶猴保护小区

报纸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