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作者:装甲铲史官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太平洋战争可谓是航空母舰之战,航空母舰取代重炮的战列舰成为海上战场上最具决定性的武器,即便是"大河"战列舰等巨型火炮的坚固装甲,最终也无助于美国军舰飞机的一轮风暴之下, 埋在海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舰载飞机和岸基飞机攻击舰主要依靠空气炸弹和空中鱼雷,因为鱼雷攻击目标水线的船体,会直接破坏船体的水密性和平衡性,造成倾覆的毁灭性后果,人们普遍认为空中鱼雷比炸弹更具杀伤力。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皇家海军的杜鹃鱼雷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投射空中鱼雷。

航空鱼雷在二战时期绝对是尖端的军事技术,尽管鱼雷武器已经发明了半个多世纪,但只有少数国家(即使是现在,甚至比拥有导弹技术的国家还要少)能够研制和装备空中鱼雷,只有英国、美国和日本等海军强国未能克服空中鱼雷的困难,不得不求助于盟国。 日本和意大利。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一幅描绘英国"箭鱼"鱼雷飞机于 1941 年 5 月对德国军舰俾斯麦号进行空袭的画作。

从技术上讲,空中鱼雷比海军鱼雷更难,因为它们在使用和技术要求方面要求更高。与普通鱼雷不同,空中鱼雷是从高速飞机发射的,通常从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空中进入大海,不仅要考虑鱼雷在水中的操作,还要考虑到在空中的飞行姿势,还要在进入水中的那一刻承受猛烈的冲击, 受惯性和重力双重冲击作用,俯冲后水深大于船用鱼雷,要承受较大的水压,所以空气鱼雷必须具有更强的结构和更有效的姿态控制,还有更多的技术挑战需要解决。日本和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拥有最高水平的空中鱼雷,它们都装备了航空鱼雷,即91型鱼雷和Mk 13鱼雷,这两种鱼雷在成熟之前都经过了反复改进,并在战斗中取得了显着的成就,这将在下面解释。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空军He 111轰炸机的鱼雷攻击画。

九十一枚空中鱼雷

日本航空鱼雷的发展始于1923年,当时海军舰艇的政治部成员程正二号上尉赴英国学习鱼雷技术,回国后提交了详细的技术报告,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以程宇上尉为首的技术小组,1928年开始研制国产航空鱼雷, 经过几年的攻击,在1931年,形成并生产了命名为91型鱼雷,即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第一个十年中,日本海军正式列出了这种攻击武器。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保存到今天的91型航空鱼雷物理,1931年,生产刻板印象。

91型空中鱼雷的直径为450毫米,长度为5.27米,重量为784公斤,一个战斗部门装载了149.5公斤,由8缸星形活塞发动机驱动,在42节时射程为2000米,也可以调节到36节的低速,射程扩大到3000米。但是,早期型号的91型鱼雷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实用性,存在结构脆弱、可靠性差等问题,上市后一直处于并排变化的状态,事实上,改进工作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由于性能限制,91鱼雷最初只在低空和低速下投射,但日本海军的早期攻击机是低速和低空,性能良好的双翼飞机,被认为是优秀的空射鱼雷平台。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日本海军13型攻击机投掷91型空中鱼雷。

随着更快的攻击机的出现,空中鱼雷的性能需要相应地提高,并且可以在更高的高度和更快的速度下投射。1936年,海军航空技术厂设计了一种木制稳定器机翼,安装在鱼雷的尾部,以提高在空中的稳定性,当鱼雷进入水中时,稳定器机翼会在撞击下自行脱落。这种稳定器机翼在日本海军内部被称为"箱板",根据所使用的飞机类型(单发舰艇攻击或双发对地攻击)分为交叉和箱形。带有框架板的鱼雷被称为91型更换型,之后框架板稳定翼成为各种变体的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文学和电影作品都认为木制稳定机翼是日本鱼雷在珍珠港袭击期间在浅水区发射的原因,这是一个普遍的错误,其作用只是改善飞行姿势的稳定性,并将水取出, 缩短鱼雷沉降深度没有明显效果。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91型空中鱼雷的木制稳定机翼复制品,被日本海军称为"箱板"。

对1938年91型变种ii的改进是加强地雷结构,延长雷电和将负载增加到204公斤,尽管最重要的改进发生在太平洋战争前夕。在试验中,日本海军发现,在投射速度超过330公里/小时后,鱼雷故障率显著增加,进入水中后,经过广泛观察,出现了俯冲过深、螺旋桨损坏、偏转、倒航甚至自爆等问题,结论是鱼雷高速翻滚是由侧倾引起的, 这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困难的,并且由于日本海军正在努力开发空射氧气鱼雷(94枚鱼雷),对91型鱼雷的改进已经停滞不前。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91型改装的2型鱼雷配备了侧倾稳定器,提高了鱼雷的姿态控制,实现了浅雷击。

然而,94型鱼雷的研制未能取得进展,而珍珠港行动急需浅水鱼雷,海军航空技术厂只能进行紧急攻击,1941年8月研制出滚轮稳定器,这是一种由陀螺仪和气阀组成的精密仪器,通过改变感觉姿势来操纵安装在水雷体后部的稳定方向舵进行调节, 使鱼雷保持稳定的姿态,还能在空中和水下发挥作用,不仅提高了鱼雷的操作稳定性,而且将沉降深度从60米降低到20米,再加上精锐飞行员的超低空飞行,沉降深度可以控制在10米, 从而实现浅层雷击,这就是珍珠港浅层鱼雷的真相。战争爆发前,三菱长崎军工厂争先恐后地生产了100枚装有滚轮稳定器的91型改装鱼雷,成为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头号杀手!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最著名的91式空中鱼雷图像,一种改装的2型鱼雷,在撞击珍珠港之前放置在车城号的甲板上。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装载了91型空中鱼雷的97型舰艇攻击从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在珍珠港历史博物馆展出的日本97号船的残骸及其主要武器:91型鱼雷和800公斤穿甲弹。

1942年投入使用的91型改装3型鱼雷,集成了木框架板和滚轮稳定器,将雷力增加到235公斤,增加了威力,重量增加到848公斤,成为战争中最常用的空中鱼雷,并在印度洋战等各种海战中给盟军舰艇造成了重大伤亡, 珊瑚海战、中途岛海战、南太平洋海战等由于航空氧气鱼雷已经无法定型,日本海军只能在91型三种改型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并引入了多种改装,如加强雷电的结构,使用新的框架板,增加用药量等,最终91型改装的五型装载量增加到420公斤, 重量增加到1080公斤,但航程速度降低到1500米/41节。然而,到战争结束时,美军已经掌握了战场空中力量,日军飞机执行雷击任务的成功率几乎为零,91型空中鱼雷基本上失去了发挥的机会。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涂漆:97舰用91型空中鱼雷攻击,这是战争初期太平洋战场上最强大的武器组合。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1945年2月,日本海军岸基空军的地勤人员安装了一枚91型鱼雷进行对地攻击,此时雷击任务的成功率几乎为零。

Mk 13空中鱼雷

美国海军早在1920年就开始测试空射鱼雷,其中第一枚鱼雷由该舰的450毫米Mk 7鱼雷改装。1925年,美国海军启动了G-6计划,研制特种航空鱼雷,但由于海航部队偏爱更精确的俯冲轰炸,对空中鱼雷攻击的期望很低,研发工作断断续续,直到1932年首次试射,最后在1938年正式服役,命名为Mk 13鱼雷,它也是美国海军第一枚专门设计的空中鱼雷。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美国海军早期空投鱼雷试验的照片,使用Mk 7鱼雷的修改版本。

Mk 13与同一代航空鱼雷等国家有很大不同,不是主流的450毫米口径,而是选择了比该舰的鱼雷多的570毫米口径,初始型号长度仅为4.089米,形状又厚又短,重量884公斤,雷装182公斤TNT,速度只有30节, 但射程可达5210米!早期生产的Mk 13鱼雷,与同期美国海军鱼雷一样,存在严重的技术缺陷,可靠性极低,只能在海拔20米以下、速度低于20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发射,入水后难以正常启动或航行,在1941年7月的VT-6演习中,中队预计有10枚鱼雷, 只有1次正常操作,5次跑掉,4次直接下级!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美国海军Mk 14鱼雷(上图)与Mk 13空中鱼雷(下图)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又短又粗。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Mk 13鱼雷除了射程外,其他作战指标和实际性能都远远低于对手的91型鱼雷,再加上美国海军强调的低空低速雷战术,使得初战初美军空鱼雷的攻击只能用悲惨的术语来形容, 特别是在中途岛海战中,51架鱼雷机被击落,但连一枚鱼雷都没有击中,被俯冲轰炸机全部击落4艘日本航空母舰!甚至到1943年,Mk 13鱼雷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1943年中期的一项调查显示,以280公里/小时以上的速度投掷的105枚鱼雷中有36%未能启动,20%沉没,20%有偏航,18%有深度不对中,2%在水面上滑动, 只有31%的故障率正常,故障率已达到100%!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美国海军TBD鱼雷飞机正在进行战前水雷训练。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这幅画描绘了中途岛海战争期间日本人对VT-8鱼雷中队的大屠杀。

面对前线部队对鱼雷失去信心的报道,美国海军军械部推动改进,委托加州理工学院对鱼雷的流体动力学进行系统研究,在湖上重复鱼雷投射,并用高速摄影记录姿态变化,以分析问题的原因。经过4,300多次试验,专家们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首先,放弃了早期的低空低速雷击法,代替小角度26~30度俯冲高速雷电,保证空气稳定和最佳水角 安装套筒状阻力环,降低风速,在入水时起到减震作用,采用类似于日本"箱板"的箱式稳定机翼,提高飞行稳定性, 最后在鱼雷尾部加装环形护罩,提高鱼雷在水中的流体性能,保证航行顺畅。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这张图显示了安装了头部阻力环和箱形稳定器机翼的Mk 13鱼雷。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1944年10月,在黄蜂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地勤人员准备为装有配件的隧道掘进机鱼雷安装Mk 13鱼雷。

经过以上测试后附着效果明显,美军迅速在该国大规模制造,运往前线供部队改装现有的鱼雷,还做了更详细的技术修改,导致至少13次改装,后期生产的Mk 13鱼雷重量增加到1005公斤,长度4.19米, 该药改为275公斤高能炸药,速度提高到33.5节,射程为5760米,更重要的是,鱼雷发射条件大大放松,从730米的高度到760公里/小时的高速投射,明显超过日本鱼雷,最大高度限制为200米,最高限速为454公里/小时。1945年初,美国海军甚至进行了高空水雷试验,从2,100米的高度投掷了六枚Mk 13鱼雷,其中五枚正常运行!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一幅画描绘了一艘美国TBF鱼雷在防空火力下投掷鱼雷。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在1945年的冲绳战役中,储存在美国陆军陆地机场的Mk 13鱼雷在抵抗环上涂有鲨鱼嘴。

经过改进,Mk 13鱼雷终于在1944年成为一种有效的战斗武器,在战争后期的海战中大放异彩,令日本海军深受其害,而Mk 13鱼雷最引以为豪的记录是两艘舰艇的沉没"美国海军",一艘未沉没的战舰,在海战中被19枚鱼雷击中后被埋在海底。1944年10月24日,在1945年4月7日冲绳特别攻击期间被埋葬在海底。这个数字还吃了10枚鱼雷,翻倒并沉没了!据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共发射了1287枚Mk 13鱼雷,命中514枚,命中率高达40%,其中50%的鱼雷击中了日本航母和战列舰,堪称巨型舰艇杀手!当战争于1945年结束时,美国海军对Mk 13鱼雷的评级与战时截然不同,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空中鱼雷,并一直服役到1951年!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电影"阿基米德战役"中大和号战列舰被美军鱼雷击中的镜头。

谁有二战最强航空鱼雷?日军:我就爽了美军几把,后面不给机会

今天保存在博物馆中的Mk 13鱼雷显示了鱼雷尾部的环形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