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法国晋级决赛,但摩洛哥也绝非失败 | 新京报快评

作者:新京报
法国晋级决赛,但摩洛哥也绝非失败 | 新京报快评

12月14日,法国队球员姆巴佩(右二)在比赛中进攻。图/新华社

北京时间12月15日凌晨,卡塔尔世界杯半决赛上,在把大巴黎的俱乐部队友阿什拉夫“击倒”后,姆巴佩站到了另一个俱乐部队友——梅西的面前。

难怪大巴黎俱乐部“宣称”,“大巴黎已锁定FIFA世界杯冠军,总有一位大巴黎球员能捧起今年的大力神杯。”好像谁也不能从这句调侃中挑出毛病。仔细想想,“大巴黎现象”实际上也折射了世界足球力量的聚合潮流。

比赛结束后,姆巴佩和阿什拉夫互换球衣,并反穿球衣在胸口展示对方的名字。他们在拥抱的一瞬间,再次显示了两人的亲密无间。这其间,“俱乐部属性”也起了作用。

在大巴黎,具有非洲血统的姆巴佩和阿什拉夫是并肩作战、无话不谈的队友。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那句俏皮话的现实意义:法国一队遇上“法国二队”。由于法国队阵中有许多非洲裔球员,而摩洛哥同样多名球员在法甲打拼,两个国家又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因而这种比喻并非毫无依据的戏谑。

简单地说一句摩洛哥输球也已经创造了历史,并不夸张。毕竟,这是非洲球队第一次闯进四强,而且还有夺得铜牌的机会。但终场哨响后,一位身着摩洛哥球衣的幼小男孩潸然泪下的镜头,说明了摩洛哥的志向不只是“创造历史”。

法国晋级决赛,但摩洛哥也绝非失败 | 新京报快评

12月14日,摩洛哥队球员奥纳西(右二)在比赛中射门。图/新华社

法国队主帅德尚也说了,摩洛哥是巨人杀手。一支非洲球队在同一届世界杯上接连打败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甚至没有被这三队打进一球,堪称“神迹”。而摩洛哥队不是“一天建成”的。

事实证明,摩洛哥不是什么黑马,而是非洲的非典型白马。全场控球率达到六成的摩洛哥人让法国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们的一次次凌厉进攻,差了点运气。法国队开场仅4分多钟就破门,以及摩洛哥队员一记精彩的倒钩射门被守门员从“门柱上”救出,都证明了这是一场大开大合的“欧战”。

摩洛哥队的输球,是大赛经验欠缺的结果,假以时日,这支球队一定会有更光明的前景。在山羊可以上树的这个国度,他们踢的绝不是恣意的传统非洲足球,而是“欧洲工厂”打造出来的“制式足球”。

无论是亚洲的日韩,还是非洲的摩洛哥和塞内加尔等国家,都把球员送往欧洲的“车间”锻造,然后为国效力。这也是“工业化足球”地带向足球后发国家、新势力发出的召唤。

多少年来,工业化大潮背景下足球力量的迁徙、流转从未停息。在一代代球员的背影中,足球故事的情节被不断改写。阿根廷队看上去是最“固守”本原的,但他们背后同样是一部悠久的移民史。漫长的时间里,足球先进势力,总是能带动后发足球势力的发展,甚至使之球风同化。

迁徙或“流变”的模式确实让足球队的属性和面目越发模糊——日本队便被称为“亚洲的欧洲队”,摩洛哥人展示的也是欧洲队“基因”。

法国晋级决赛,但摩洛哥也绝非失败 | 新京报快评

12月14日,法国队球员科洛·穆阿尼(上)在比赛后安慰摩洛哥队球员奥纳西。图/新华社

长期以来,围绕这方面的争议从未平息,人们常常从过往个性十足、风格迥异的球队对决中,赞赏“古典足球”的美轮美奂,揭穿“工业化足球”的软肋。

几天前,黄健翔批评现代足球的艺术表现力太过匮乏,球员过于工业化,似乎不无道理。如今的“桑巴舞”也不那么纯粹,就连非洲足球也少了些与生俱来的“野性”。

这是一个一时难以扭转的局面,但也不必灰心,当年,功利主义退潮后,西班牙为代表的传控足球不也乘势而上、惊艳了十年?何况,我们还能寄望,世间多出几个梅西、C罗和姆巴佩、小蜘蛛阿尔瓦雷斯,以及在法国队门前惊起一片水花的“倒钩者”亚米克……在足球英雄出场后,总是能对混沌、僵硬的场面作出节奏和画面上的调节。

这是世界杯竭力不让自己变得平庸的核心方式。由此,我们更为期盼几天之后梅西和姆巴佩的“老青”对话。

撰稿 / 伍里川(媒体人)

编辑 / 刘昀昀

校对 /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