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音视频名词解释

  • 帧率

    首先帧率的单位是:FPS简写:P“如30fps和30p指的都是每秒钟播放30张图片的意思”。帧率需要显卡

    音视频名词解释
  • 刷新率

    首先刷新率的单位是Hz。比如144Hz的,意思就是显示器的物理刷新速度上限时1秒钟144张,这个需要显示器的面板、驱动电脑支持。

    音视频名词解释
  • 刷新率和帧率的区别

    1、刷新率需要显示屏支持、帧率需要显卡来支持。

    2、如果帧数是刷新率的1/2,那么显卡每两次向显示器输出的画面就是同一个画面;如果帧数是刷新率的2倍,那么画面每改变两次,只有其中一次被发送到显示器上显示,所以高于刷新率的帧数都是无效的。我们从显示器看到的一个完整动作的动态图像,都是从显卡中的图像处理器每秒渲染出的。动作接近的60张图像的视频信号,我们称之为60帧,之后显示器中的电子束通过对屏幕上图像每秒重复扫描60次,已达到清晰流畅的显示输出效果。如果,帧数低于刷新率,液晶显示器所显示图像会出现卡顿。反之,液晶显示器只显示刷新率限制下的有效帧数。所以刷新率的高低决定了有效帧数的多少。

  • 分辨率

    分辨率(resolution,港台称之为解析度)就是屏幕图像的精密度,是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像素的多少。由于屏幕上的点、线和面都是由像素组成的,显示器可显示的像素越多,画面就越精细,同样的屏幕区域内能显示的信息也越多,所以分辨率是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可以把整个图像想象成是一个大型的棋盘,而分辨率的表示方式就是所有经线和纬线交叉点的数目。

    音视频名词解释
  • 码流

    码流(Data Rate)是指视频编码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或码流率,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取样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s或者Mb/s。

    码流影响体积,与体积成正比:码率越大,体积越大;码率越小,体积越小。码率就是数据传输时单位

    时间传送的数据位数,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ps即千位每秒。也就是取样率(并不等同与采样率,采样率的单位是Hz,

    表示每秒采样的次数),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但是文件体积

    与取样率是成正比的,所以几乎所有的编码格式重视的都是如何用最低的码率达到最少的失真,围绕这个核心

    衍生出来cbr(固定码率)与vbr(可变码率), “码率”就是失真度,码率越高越清晰,反之则画面粗糙而多

    马赛克。

    音视频名词解释
  • 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可以理解为采集卡处理声音的解析度。这个数值越大,解析度就越高,录制和回放的声音就越真实。电脑中的声音文件是用数字0和1来表示的。连续的模拟信号按一定的采样频率经数码脉冲取样后,每一个离散的脉冲信号被以一定的量化精度量化成一串二进制编码流,这串编码流的位数即为采样深度,也称为量化精度。

    音视频名词解释
    我们常见的16Bit(16比特),可以记录大概96分贝的动态范围。那么,您可以大概知道,每一个比特大约可以记录6分贝的声音。同理,20Bit可记录的动态范围大概就是120dB;24Bit就大概是144dB。

假如,我们定义0dB为峰值,那么声音振幅以向下延伸计算,那么,CD音频可的动态范围就是"-96dB~0dB。",依次类推,24Bit的HD-Audio高清音频的的动态范围就是"-144dB~0dB。"。由此可见,位深度较高时,有更大的动态范围可利用,可以记录更低电平的细节。

  • 采样率

    采样率(也称为采样速度或者采样频率)定义了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它用赫兹(Hz)来表示。采样率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时的采样频率,也就是单位时间内采样多少点。一个采样点数据有多少个比特。

    我们人耳能听到的声音一般在20Hz~20KHz之间,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采样频率fs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fmax的2倍时,采样之后的数字信号便能完整的反应真实信号。所以44.1KHz为常见的采样率。
    
     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频率大约是80~3400Hz,但人说话的信号平率通常为300~3000Hz,人们把这种频率范围的信号称为话音(speech)信号。
    
     采样率类似于动态影像的帧数,比如电影的采样率是24赫兹,PAL制式的采样率是25赫兹,NTSC制式的采样率是30赫兹。当我们把采样到的一个个静止画面再以采样率同样的速度回放时,看到的就是连续的画面。同样的道理,把以44.1kHZ采样率记录的CD以同样的速率播放时,就能听到连续的声音。显然,这个采样率越高,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图像就越连贯。当然,人的听觉和视觉器官能分辨的采样率是有限的,基本上高于44.1kHZ采样的声音,绝大部分人已经觉察不到其中的分别了。
               

而声音的位数就相当于画面的颜色数,表示每个取样的数据量,当然数据量越大,回放的声音越准确,不至于把开水壶的叫声和火车的鸣笛混淆。同样的道理,对于画面来说就是更清晰和准确,不至于把血和西红柿酱混淆。不过受人的器官的机能限制,16位的声音和24位的画面基本已经是普通人类的极限了,更高位数就只能靠仪器才能分辨出来了。比如电话就是3kHZ取样的7位声音,而CD是44.1kHZ取样的16位声音,所以CD就比电话更清楚。

常见的采样率为:
   8,000 Hz - 电话所用采样率, 对于人的说话已经足够
   11,025 Hz
   22,050 Hz - 无线电广播所用采样率
   32,000 Hz - miniDV 数码视频 camcorder、DAT (LP mode)所用采样率
   44,100 Hz - 音频 CD, 也常用于 MPEG-1 音频(VCD, SVCD, MP3)所用采样率
   47,250 Hz - Nippon Columbia (Denon)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商用 PCM 录音机所用采样率
   48,000 Hz - miniDV、数字电视、DVD、DAT、电影和专业音频所用的数字声音所用采样率
   50,000 Hz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出现的 3M 和 Soundstream 开发的第一款商用数字录音机所用采样率
   50,400 Hz - 三菱 X-80 数字录音机所用所用采样率
   96,000 或者 192,000 Hz - DVD-Audio、一些 LPCM DVD 音轨、Blu-ray Disc(蓝光盘)音轨、和 HD-DVD (高清晰度 DVD)音轨所用所用采样率
           
  • 比特率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数据速度越快。声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是间接衡量音频质量的一个指标。 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声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信道编码中,K符号大小的信源数据块通过编码映射为N符号大小的码字,则K/N成为码率,其中假设编码前后的符号表没有变化。

    波特率有时候会同比特率混淆,实际上后者是对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的度量。波特率可以被理解为单位时间内传输符号的个数(传符号率),通过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符号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因此信息传输速率即比特率在数值上和波特率有这样的关系:I=SN

    其中I为比特率,S为波特率,N为每个符号负载的信息量,以比特为单位。因此只有在每个符号只代表一个比特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基带二进制信号,波特率与比特率才在数值上相等,但是它们的意义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