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RFID的演变①

作者:老王工控笔记

RFID的演变①

上篇说到MES系统,它主要是用于历史数据的追溯,追溯数据首先当然要获得数据,而RFID是MES采集数据重要途径之一。

RFID的演变①

那什么是RFID?

中文名叫做 射频识别技术,英文全程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RFID系统是一套基于RFID技术的硬件设备,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其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

RFID的演变①

RFID的历史

1935年Robert Watson-Watt爵士发明了无线电检测和测距(雷达),这算是RFID早期的起源,而现在的RFID技术是出现在1940年-1950年 ,最早应用于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和德国都使用了类似的技术用于敌我飞机识别,查尔斯·沃尔顿(Charles Walton)于1973年设计了便携式射频发射识别器,成为RFID持有者,早期RFID高昂的成本在很大程序阻碍了它的商业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硬件成本的下降,直到1980年才开始商业化使用,然后多年持续的改进,例如研究最小化的RFID硬件进一步降低成本,2003年,美国宣布了第一个射频识别标准,知道现在相关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应用领域逐渐增加丰富。

RFID的演变①

RFID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要知道完整的RFID系统由读写器(Reader)、电子标签(Tag)和数据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标签进入阅读器感应区域,阅读器(Reader)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用以标签的驱动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Reader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 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RFID的演变①

RFID的分类

RFID如果按照供电方式分类,可以分为有源RFID,无源RFID,与半有源RFID。

1. 无源RFID

在这几类RFID中,无源RFID出现时间最早,也是最成熟,其应用也最为广泛的。他可以说是被动式RFID系统,无源RFID没有电源,他怎么供电呢?实际是通过接受射频识别的阅读器传送来的微波信号,以及通过电磁感应线圈获取能量来对自身短暂供电,从而完成信息的交换流程。另外他的工作频率主要在125KHz,13.53MHz等,像我们平时用的公交卡,二代身份证,食堂餐卡都是这种类型的。

2. 有源RFID

有源RFID可以说是主动式RFID,他相对于无源兴起的时间不长,但其实已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比如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TC等,有源RFID顾名思义,他是需要外接电源供电的,他是主动向射频识别阅读器发送信号的,他的体积相对大一点,但也因此有更长的传输距离和更高的传输速度,有的传输距离可以到达百米。有源RFID的频率主要在900MHz,2.45GHz,5.8GHz等较高频段

RFID的演变①

3. 半有源RFID

由于无源RFID 和 有源RFID各有优劣,无源的识别距离短,有源的虽然识别距离长,但需要外接电源,体积较大,由于市场的需要出现了这种半有源的RFID系统,他本身自带一个移动电源,平时的时候处于休眠状态,不工作不发送信号,只有当标签进入低频激活器范围时,才被激活工作,所以其也可以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RFID的演变①
RFID的演变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