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产生的背景《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生效,截至2004年12月,共有188个缔约方签署了该协议。

作者:小黑知识局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产生的背景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生效,截至2004年12月,共有188个缔约方签署了该协议。

它最初是一项国际倡议,在美国的支持下,旨在保护原地动植物群,以回应物种灭绝率高得惊人的说法。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三个主要目标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正和公平地分享利用遗传资源所产生的惠益。虽然《生物多样性公约》没有紧急提及任何国际知识产权协议,但它包含与技术转让背景下的知识产权相关的条款。

《生物多样性公约》最值得注意的方面之一是承认民族国家拥有开发自身资源的主权权利,并有权取消获取这些资源的条件。

这一遗传资源所有权条款与《国际承诺》之前设想的关于遗传资源的“人类遗产”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受对原位生物资源对药品开发和营销的边际价值过于乐观的期望推广到农业的启发,《生物多样性公约》强调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是利益共享的基础。

如果授予这些权利,拥有资源权利的国家(或土著居民,如果他们的国家赋予他们权利)和那些有资格从剥削中受益的国家(发达国家的生物技术或制药公司)之间可能存在合同。

请注意,《生物多样性公约》强调国家的主权权利,而不是这些国家内农民的权利。它也没有描述分享使用遗传资源所产生的利益的机制。

自《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国家和区域两级制定了几个遗传资源获取框架。关于获取和分享该国遗传资源的立法已经出台或正在引入包括菲律宾、哥斯达黎加、安第斯公约国家和代表53个非洲国家的非洲统一组织。

然而,在实践中,获取和利益共享条款因国家而异。他们的力量似乎在经验上与一个国家政府结构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关。

在这一点上,主要的实际效果是减缓或停止许多国家出于科学和商业目的的国际生物勘探活动,从制药生物勘探开始,一直延伸到农业遗传资源。

现在很明显,制药或种质生物勘探的财务价值通常不足以证明在边际保护现场资源是合理的。事实上,该价值可能往往不足以超过目前与旨在实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获取和利益分享规则相关的交易成本水平。

因此,获取和惠益分享立法已成为对国家间遗传资源转让的重要影响,但可能并不像《生物多样性公约》所希望的那样。

目前,农业研究的激励和产权结构在范围和速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全球转型。对这一转变的主要影响是一项名为TRIPS的协议,这是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一项多边协议。

截至2004年10月,包括148个国家。TRIPS于1986年至1994年作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一部分进行谈判。

TRIPS协议要求成员国为所有主要类型的知识产权(版权、商标、地理图形标志、工业设计、专利、集成电路地形和商业秘密)设定最低标准。

此外,它详细说明了各国应如何行使这些权利以及如何解决争端。当协议于1995年1月生效时,发达国家有一年的时间遵守,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有5年的时间,53年,最不发达国家有11年的时间(现在药品专利延长到2016年)。

也许最重要的是,TRIPS条规定,只要成员国采用替代知识,所有植物都可以被排除在专利之外财产立法被称为保护植物的“有效特殊”制度。

Sui generis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同类”,在TRIPS中,该短语用于表示一种灵活性,成员国可以单独设计适合本国的植物品种保护系统。

必须指出,所有植物都可以被排除在可专利性之外,而替代保护形式(或与专利相结合)只需要涵盖新的植物品种。留下了一个缺口,即非品种的植物可能得不到保护。使问题复杂化,TRIPS文件中没有定义“有效”和“植物品种”这两个术语。

如上所述,各国对生物技术领域这些要求的解释各不相同。归根结底,对TRIPS规定在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可申请专利的解释需要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过程中得到解决。

将最低知识产权标准应用于农业的全球巨大努力正在给欠发达经济体带来重大挑战。同样明显的是,这些最低农业标准对个别国家或整个世界造成的净收益在通过之前从未得到认真解决。

一般来说,市场庞大的国家对国内创新保护更感兴趣,而国内市场较小的国家则从国内对其创新的国内保护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因此,伴随国际贸易产品的技术改进而出现的技术进步已经使得复制和仿制简单而经济。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的国家里,冒牌与盗版产品生产猖獗,这极大地损害了正当权利人的利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知识产权协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参考文献

[1]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J]. 郭克莎;田潇潇.中国工业经济,2021(11)

[2]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有效联动的模式、机制与路径[J]. 汪建新;杨晨.经济学家,2021(08)

[3]试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J]. 王维平;牛新星.经济学家,2021(06)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产生的背景《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生效,截至2004年12月,共有188个缔约方签署了该协议。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产生的背景《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生效,截至2004年12月,共有188个缔约方签署了该协议。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产生的背景《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生效,截至2004年12月,共有188个缔约方签署了该协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