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十年磨一剑之我眼中的京东

记得第一次在京东上购物还要回退到2009年,当时叫京东商城,从此和京东结缘,一直在京东上买东西,记得以前还不支持货到付款,现在方便多了,不仅货到付款,而且可以刷卡,这种体验是非常好的。我们公司还经常从京东买电子卡作为礼物发放,给我们账号和密码,我们自己可以充值到账户,非常方便。如果的京东,不仅是自营,还加入了合作伙伴,让合作伙伴也能在京东这个平台上卖东西,极大的丰富了京东的产品。因此,如今的京东,强的是已经变成了一个平台,不仅做自家生意,也让大家都能做成生意,同时,京东还有庞大的物流体系,这个体系让京东变成了一个电商生态系统,让整个产业链良性循环。如今有幸能读到《京东技术解密》,让我大开眼界,领略到京东的平台如大山一般雄奇,如大海一般深邃。

良好的平台离不开高效的管理,然而管理又需要扎根在良好的企业文化之上。京东的企业文化可以概括为:信任、分享和成长。信任可以让公司的上下级之间,平级之间形成良好的互信,通过互信减少沟通中双方的认知错位,这样命令才能高效的上传下达,每个人才能获得一致性理解,齐心协力把事情做好。没有分享,那么一个团队就像一盘散沙,各自为阵,通过分享,不仅能将好的技术和经验传承,更重要的是让别人发现你的错误,再软件生命周期的初始就把错误消灭掉。京东有类似GitHub这样的软件,优秀的代码都可以上传上去,每个人都能通过这个软件学习优秀的代码,提升集团作战的能力。在企业中设置工程师级别,形成以师带徒的机制,通过培训,让每个人都能迅速成长。正是这样的文化让每个京东人都懂得彼此信任,彼此分享,自我成长。

当然仅仅有好的文化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京东通过三个体系的划分充分保证了从平台研发到产品研发全产业链的质量。整个产业链的体验都是通过产品驱动,产品经理全权负责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业务部门不再有过大的话语权,而是变成一个建议者,真正做出决策的是产品经理。关于架构,由架构委员会把关,这样避免了以前单个架构师做决策的局限性。最后,在项目层面,由项目经理负责,不仅仅是负责项目的进度和人员的管理,包括质量、投入产出以及奖金分配都交给了项目经理,因为项目经理是最懂手下这批人的。

京东的研发团队一直怀揣着做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技术团队的理想,在这里不说梦想,说理想,是因为,如今的京东已经站在一定的技术高度之上,足以和BAT三巨头的技术研发能力相媲美,京东的平台之所以能承载目前的海量客户的能力,是因为公司早已聚焦大数据,将其作为公司级战略实施。目前京东已不是用数据库了,而是采用了自研的数据仓库JDW2.0。这两年京东也在模仿天猫做一些促销活动,例如京东618和双十一,这样的促销活动对于实时性和并发性要求非常高,然而京东的系统没有崩溃。这正得益于京东的大数据平台,目前该平台的研发分为四个阶段:针对实时数据采集,成立了“长江”项目,将异构数据源同步到实时数据仓库中,“南水北调”项目将数据同步到离线数据库中;针对流式数据,成立了“汉江”项目,将Storm进行了更好的封装,可以更方便的调用实时API;针对实时查询服务,启动了“三峡”项目,使用Spark,PrestoDB完成海量数据下的即席查询,上亿条数据可以在十几秒返回结果;最后,“东海”项目主要负责线上的推荐和搜索。

正式因为京东大数据平台这么精细化的设计,才会改变我们的购物体验,让我们的购物变得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我们会收到京东的到货通知邮件提醒,我们会在上京东网购物的时候会得到合适的商品推荐。京东就是从点滴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因为京东变得丰富多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