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自古皇帝很少杀大将之子,抗金英雄岳飞长子岳云,为何会被杀?

作者:量古记史

他,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战成名少将,16岁便披甲上阵、奋勇杀敌,成为了令敌军闻风丧胆的“赢官人”,也是己方军队中当仁不让的主心骨,更是朝廷的肱股之臣、国家的栋梁之才。

他的名字叫岳云,是尽忠报国的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之子,是岳家军中人人信服的岳少将,是南宋百姓心中的常胜将军,也是遭受了千古奇冤,令闻者落泪的刀下冤魂!

绍兴三年,年仅16岁的岳云随父出征,先后在六郡之战、郾城之战、颍昌之战之中,带领三万岳家军挡住了金国的十万大军。这几场战役不仅让金国大军士气溃败,更让金国将领金兀术无奈感叹:“岳少将乃天降之才啊!”

自古皇帝很少杀大将之子,抗金英雄岳飞长子岳云,为何会被杀?

然而,为南宋击退了十万金兵的岳云,在班师回朝后便遭奸臣陷害,原本近在咫尺的燕云十六州,也因南宋保守派的阻挠,而不得不拱手让给金国。

更令人震愤的是,全胜归来的岳云不仅被宋高宗处处针对,更是在秦桧策划的“莫须有”冤案中被判“斩首示众”。

这样的旨意令人不得不疑惑,凯旋而归的岳云究竟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之事,以至于宋高宗如此容不下他呢?原本罪不至死的岳云,又为何非死不可呢?其中究竟藏了怎样的阴谋诡计?

自古皇帝很少杀大将之子,抗金英雄岳飞长子岳云,为何会被杀?

作为国家衰败、社会动荡时期出生的孩子,岳云从小就被迫与父母分离,在祖母的养护下长大,但因战乱不断,岳云与祖母也过得非常凄苦。

从小就饱受金人折磨的岳云,亲眼看见了金国大军如何侵略南宋、金国士兵如何残害南宋百姓、南宋朝廷如何委屈求全、南宋百姓们如何四处颠簸逃亡。

身为大将军岳飞的儿子,岳云从小就有非常远大的志向,他发誓要帮助朝廷和百姓,赶走无恶不作的金人、夺回南宋失去的尊严、收复被金国霸占的领地、让南宋得以重现北宋时期的繁荣与辉煌。

不过,岳云的身世,在历史上其实是“争议”的,有学者认为岳云并非岳飞亲生之子,而是岳飞的养子。但从《岳少保诬证断案》、《先兄甫等复官省札》等史料记载来看,岳云的确是岳飞的养子。

自古皇帝很少杀大将之子,抗金英雄岳飞长子岳云,为何会被杀?

另外,从岳飞对待岳云的“态度”中,也可以看出两人系亲生父子。

岳云虽然是在祖母身边长大,但是从小就独自习武,所以小小年纪就有不错的身手。十二岁那年,岳云终于与父母团聚了,但岳云并没有享受到片刻的父慈母爱,便被父亲安排到军中了。

此时的岳云虽然年纪小,但是岳飞对他非常严格。据记载,岳云曾在一次训练中遭到岳飞的怒斥,岳飞更是下令要“杀”岳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时年幼的岳云与岳家军将士们一同上山演练,因北宋没有强大的骑兵队伍,导致金国铁骑来犯时,北宋毫无还手之力,为了弥补南宋骑兵弱的短板,岳飞奉命严格训练骑兵。

自古皇帝很少杀大将之子,抗金英雄岳飞长子岳云,为何会被杀?

岳云从小在江南一带长大,小时候根本没有机会练习骑马,所以在这次演练中,不小心“马失前蹄”了。这是年幼的岳云第一次实地演练,不免感到害怕,骑马时攥着马鞭的手一直在颤抖,加上军队的战马本身缺乏训练,所以一时失去控制,将岳云重重地从马上摔下来了。

将士们担心岳云的伤势,急忙下马将岳云扶起来,岳飞本远远看着,看到将士们对岳云如此紧张,当场便冲着将士们大喝一声:“住手!”将士们不知所措,只能默默站在原地等候岳飞“训话”。

看着惶恐不安的儿子,岳飞脸上没有半点心疼与慈爱,而是咬着牙、瞪着岳云问:“何以至此?”岳云因害怕而低着头不敢回答。岳飞治军严明,在军队威严很强,所以将士们无人敢出声。

岳飞接着说:“这就是平时不刻苦训练导致的!如果将士都像你这样,怎么抵抗敌军?来人,把他拖下去,军法处置!”

自古皇帝很少杀大将之子,抗金英雄岳飞长子岳云,为何会被杀?

按照岳飞的意思,岳云这是要被斩首,将士们都明白岳飞这是说气话,纷纷以“少将年幼”为由,跪在地上替岳云求情。

岳飞自然也不是真的要杀岳云,只是对岳云不够刻苦努力感到生气,若是平日不加紧训练,在战场上“马失前蹄”的话,不仅是耽误国家大事,甚至还会丢了自己的小命!

见将士们纷纷求情,岳飞的气也消了不少,于是便命人将岳云痛打一百军棍,以儆效尤!

从岳飞对岳云极为严苛的态度中,足以看出岳云乃岳飞亲生子,而岳云也正是在岳飞的严厉管教下,才练就了一身好本领,这也为岳云后来“所向披靡”的战绩打下了基础。

自古皇帝很少杀大将之子,抗金英雄岳飞长子岳云,为何会被杀?

绍兴三年,金兀术带领金国大军来犯,岳飞奉命率领岳家军抵抗,岳飞也想趁此机会收回邓州、随州等六郡。此时的岳云虽只有16岁,但已经是训练有素的将士了,所以也跟着岳飞上了战场,岳云正是在六郡之战中,获得了“赢官人”的称号。

在随州之战中,岳云表现得英勇无比,当时的岳家军已经攻打随州多日,但是迟迟没有取得进展,好在岳家军将士们有足够的耐心和魄力,在战斗过程中丝毫没有松懈,终于在金国大军疲惫不堪之际,攻破了随州,而岳云则是率先登上随州城墙的将士。

攻破随州后,岳家军仅仅是稍作整顿便前往邓州作战,此时的金国大军已经是力不从心,在岳家军的猛攻下,只能弃城而去。

岳云在邓州之战中依然是充满拼劲,总是冲在战场最前线,率先劈开了邓州的城门。

正是因为岳云在六郡之战中表现得英勇无敌且取得了连胜,所以民间百姓纷纷将岳云称为“赢官人”,意思是“百战百胜的将军”。

自古皇帝很少杀大将之子,抗金英雄岳飞长子岳云,为何会被杀?

在六郡之战中大获全胜后,岳云成功被岳飞提拔为岳家军少保,岳飞从不夸赞、奖励岳云,但是岳云立下军功后,按照军法是应该得到提拔的,所以岳云能成为少将,不是因为他是岳飞的儿子,而是因为他是一名有勇、有谋、有军功的战士!

如果说“六郡之战”让岳云初露锋芒的话,“颍昌之战”与“郾城大捷”则是让岳云名震天下!

绍兴10年,金兀术再次率领大军攻打南宋,战场就在河南郾城,奉命抵抗敌军的岳家军再次冲到最前线,岳云也再度披挂上阵。

在守卫郾城的战役中,岳云率领着训练有素又百挠不屈的背嵬军骑兵,对金兀术率领的金国军队,发起了猛烈反击。

自古皇帝很少杀大将之子,抗金英雄岳飞长子岳云,为何会被杀?

背嵬军本就是岳家军中最精锐、最强悍、最有耐力的核心战队,岳云身为少将自然是身先士卒,在战场上反复冲杀,将无数金国将士斩于马下,成功守住了郾城,这次战役便是南宋时期著名的“郾城大捷”。

在郾城差点被岳云和背嵬军团灭的金国大军,与援军集结后卷土重来,而他们这一次的目标则是颍昌,金国的十万大军,此时也是铆足了劲要将岳云及三万岳家军挫骨扬灰!

岳飞深知此战艰险,所以在将士面前,无比坚定地对岳云说:“此战只许胜不许败!否则我砍了你的头!”

岳云面对着金国十万大军丝毫不怯,当场便下令让战士们奋力厮杀,岳云身为主将更是毫不犹豫冲上了战场,接连斩下多名金国大将,使金国大军心生畏惧,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岳家军的信心。

自古皇帝很少杀大将之子,抗金英雄岳飞长子岳云,为何会被杀?

最终,岳云仅靠着五百骑兵就将金国十万大军杀得人仰马翻,甚至一刀斩下了金国大将、金兀术的女婿夏金乌,同时缴获了金军武器无数,岳飞收到捷报后也无比欣慰,金兀术则是悲愤感叹:“打败岳家军,简直比移山还难呐!”

然而,即便岳家军以五百骑兵力挫金国十万大军,却还是被宋高宗命令停止进攻,按照当时的情形,岳家军有决心、有能力将金国大军赶走,甚至能拿回两宋君主日夜挂怀的燕云十六州,那为何宋高宗会让岳飞“停止进攻”呢?

其实这一切都是宋高宗胆怯所致,尽管岳飞、岳云率领岳家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但是这一切并没有被宋高宗看见,即便是常有捷报传来,宋高宗也始终不肯相信岳家军真的能打败金国大军,毕竟双方军队的数量差距太大了。

自古皇帝很少杀大将之子,抗金英雄岳飞长子岳云,为何会被杀?

而奸臣秦桧也趁此机会向宋高宗进言:“若是岳将军和岳少将对金国大军赶尽杀绝,金国必然会拼死反抗,我朝大军兵微将少,谁敢保证百战百胜呢?不如见好就收吧!”

对于秦桧的态度,金兀术的门客早就猜到了,当金兀术准备率领大军回金国时,金兀术的门客拦下了金兀术,他劝说金兀术道:“太子暂且留步,您此时回去乃下下之策啊!”

金兀术对此不解,无奈地说:“岳少将以少胜多,我朝大军屡战屡败,我们要如何对抗他们呢?”

门客会心一笑说:“岳少将自身都难保,怎么还能与您作对呢?”金兀术听得一头雾水,急忙拉着门客的手说:“愿闻其详!”

自古皇帝很少杀大将之子,抗金英雄岳飞长子岳云,为何会被杀?

门客接着说:“从古至今,从未有大将在外立功,权臣在内朝坐视不理的,看着大将风头无两,将来怕是要靠着功劳和君主的宠信登上高位,给权臣造成威胁,权臣怎会甘心呢?更何况历代君王,最忌讳的就是功高震主,依我之见,岳将军和岳少将怕是要栽大跟头了!”

这番话瞬间点醒了金兀术,金兀术即刻便命人写了封信给秦桧,提出以“岳飞首级”来换取南宋的太平,否则金国大军誓必要灭了南宋。

身为南宋权势最大的奸臣,秦桧早就对岳飞起了杀心,收到金兀术的信以后,便对宋高宗进谗言,希望宋高宗能够下令阻止岳飞进攻,以此保南宋太平,胆怯的宋高宗当时就采纳了秦桧的建议,尽管岳飞据理力争,宋高宗仍然坚持让岳飞班师回朝。

当年燕云十六州的控制权被唐朝拱手让人,辽朝把控了燕云十六州上百年,如今燕云十六州就在眼前,君主却下令“班师回朝”,岳家军都因此愤慨不已。

自古皇帝很少杀大将之子,抗金英雄岳飞长子岳云,为何会被杀?

为了除掉岳飞这个祸患,秦桧联合张俊策划了“莫须有”案,那岳飞和岳云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当时岳家军的都统制王贵对严厉的岳飞有些不满,在张俊的威胁下,王贵同意了诬告岳飞。与此同时,岳飞爱将张宪手下的副统制王俊也被张俊收买了,王俊率先举报张宪谋反,导致张宪无辜被捕。

张俊知道张宪是岳飞爱将,自然不会轻易与自己合作,于是便对张宪严刑拷打,以此逼迫张宪举报岳飞,但是张宪吃尽苦头都不愿意诬陷岳飞,张俊便在秦桧的授意下,伪造了张宪的口供,这封口供也直接牵连到了岳云。

秦桧的最终目标是岳飞不假,但若是直接针对岳飞,恐怕会惹得宋高宗有所怀疑,所以秦桧选择先从张宪与岳云身上下手。

自古皇帝很少杀大将之子,抗金英雄岳飞长子岳云,为何会被杀?

在伪造的张宪口供中,详细描写了岳云与张宪策划谋反的事情,岳云因此被捕入狱,秦桧还命人对岳云严刑拷打。由于张宪与岳云为了伸冤而喊破喉咙,张俊始终无法拿到他们的口供,秦桧只好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命人逮捕了岳飞。

大理寺的主审官何铸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发现岳飞、岳云与张宪都是被冤枉的,于是向秦桧如实禀报,殊不知秦桧就是那个要冤杀岳飞的人,秦桧当时便下令改由万俟卨负责审理此案件。

这万俟卨是何许人也?为何秦桧点名让他来审理岳飞的案件呢?其实这万俟卨本就是秦桧的党羽,当时已经依附秦桧多年,他也是岳飞一直瞧不上的奸臣,岳飞曾经还弹劾他多次,如今岳飞落到他手里,还能有活路吗?

自古皇帝很少杀大将之子,抗金英雄岳飞长子岳云,为何会被杀?

尽管拿不出岳飞谋反的证据,秦桧还是咬死了岳飞谋反是事实,甚至对前来质问的韩世忠回了句“莫须有”。

根据史料记载,这“莫须有”有两种说法,有学者认为“莫须有”的意思是“难道没有岳飞谋反的证据吗”,也有学者认为是“岳飞谋反的证据,也许有吧”。

但无论是哪一种,岳飞都必然是被冤杀的,岳飞在大理寺受刑而死那日,岳云和张宪也被推上了刑场,但是宋高宗本没有下旨杀岳云,又是为何改了旨意呢?

在审理岳飞谋反案时,秦桧没少给宋高宗吹耳边风,多次请求诛杀岳飞。此时的秦桧是南宋宰相,手下的党羽数不胜数,而替岳飞说话、求情的官员,基本上都被秦桧挡住了,他们甚至都见不到宋高宗,替岳飞求情的折子也都被秦桧率先扣下了。

自古皇帝很少杀大将之子,抗金英雄岳飞长子岳云,为何会被杀?

由于大理寺的周三畏、李若朴等官员,都认为岳云“罪不当斩”,所以对岳云的判决仅仅是罚款、贬官和流放而已,秦桧对此判决非常不满,当即便找到主审官万俟卨,命万俟卨在判决书中加了“情重奏裁”。

在秦桧的策划下,岳飞的部下王贵率先举报岳飞策划谋反,而张宪的部下王俊则是举报张宪与岳云谋反,只是缺乏张宪与岳云互相勾结的证据,再加上秦桧一口咬死岳飞是“罪魁祸首”,所以在判决的过程中,只能给岳飞定死罪,却不能将张宪与岳云定死罪。

秦桧深知岳云与其父岳飞心性一致,都是刚正不阿的将军,若是不除掉岳云,对于秦桧来说始终是个祸患,所以秦桧也是下定决心,不害死岳云绝不罢休。

至于秦桧授意附加的“情重奏裁”四个字,其实就是提醒宋高宗,岳云是岳飞的长子,又是岳家军的少将,所以岳云谋反与其他将士谋反不能一概而论,由于岳云犯罪情节严重,应该对岳云“罪加一等”,必须要从重处置,才能以儆效尤!

自古皇帝很少杀大将之子,抗金英雄岳飞长子岳云,为何会被杀?

正是因为“情重奏裁”这四个字,原本被判流放的岳云,被宋高宗下旨以“军法处置”。

绍兴11年12月29日,岳飞在大理寺遇害身亡,而岳云与张宪被推上了断头台,相传岳云被斩首那日,本该喧闹的闹市听不见一点声音,街上甚至没有一位围观的百姓。

南宋百姓们对于岳飞、岳云冤屈都心知肚明,他们在岳飞父子死后的反应,在多份史料中都有明确记载。

《宋史·秦桧传》称“天下冤之,闻者流涕”、《宋史·万俟卨传》称“飞父子与宪俱死,天下冤之”、《三朝北盟会编》称“世人闻之,凄怆有堕泪者”、《岳侯传》称“天下闻者无不垂泪,下至三尺之童,皆怨秦桧”......

自古皇帝很少杀大将之子,抗金英雄岳飞长子岳云,为何会被杀?

从这些记载中也可以看出,岳飞、岳云之死给南宋百姓们带来了多大的打击与伤痛,岳飞、岳云父子之死实乃“千古奇冤”呐!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点赞与关注,您的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精彩、优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