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21年,英国律师设计毒杀自己的妻子,他为何这么做?

作者:探案历史

1922 年 1 月 2 日,在英格兰威尔士一个名为海耶的小镇上,一群身穿制服的警察聚集在一个坟墓前,撬开坟墓,准备进行尸检。

坟墓属于一名中年妇女,她被判死于疾病,但几个月后警方的调查显示,她可能是被毒死的。

1921年,英国律师设计毒杀自己的妻子,他为何这么做?

凶手的照片

为了证明这个猜测的真心,也是为了提取证据,肇事者将被绳之以法,于是警方决定打开棺材尸检!

那么棺材里的死人是谁呢?谁残忍地毒死了她?大家好,这里是历史调查,我是作者青竹,今天要说,这个20世纪,发生在英国,最著名的一次妻子谋杀案!

这起事件发生在威尔士一个名为Hay的小镇,位于威尔士山脉中部的山区,因为它的位置偏远,是一个几乎没有人的传统小镇。

凶手是该镇著名的律师赫伯特·罗斯·阿姆斯特朗(Herbert Rose Armstrong),受害者是他的妻子凯特琳·玛丽·弗兰德斯(Caitlin Mary Flanders)小姐。他计划得如此仔细和残酷,以至于最初人们认为他的妻子已经死了。

阿姆斯特朗于1870年出生于德文郡的牛顿-阿博特,出身贫寒,甚至在亲戚和朋友的帮助下还收起了学费。幸运的是,他勤奋而聪明,他努力进入了著名的剑桥大学。

在大学里,阿姆斯特朗获得了法律学位,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1906年,由于工作原因,他搬到了海敦,在那里他遇到了他的妻子玛丽。

在相遇时,阿姆斯特朗已经是镇上一位著名的律师,他已经与其他人合作经营了一家企业。所以玛丽很快就被这个有钱有才华的男人所吸引,他也爱上了美丽的玛丽的新心。

1921年,英国律师设计毒杀自己的妻子,他为何这么做?

两人合影留念

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很快结婚。这对夫妇互相帮助并一起工作,当时每月收入高达2000英镑。

四年后,在1910年,他们买了一栋别墅,生下了三个可爱的孩子,过着许多人羡慕的生活。

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你可以看到。阿姆斯特朗的婚姻很融洽,家人很幸福,他赚了很多钱,所以他是人生的胜利者,但他为什么要设计毒害他的妻子呢?

原来,阿姆斯特朗从小到病,身高不到一米六,体重只有90斤,很瘦小。他的妻子玛丽比他强得多,所以通常是阿姆斯特朗失去了争吵。

瑪麗是一個好妻子和好母親,但她性格極強,她對丈夫和孩子非常嚴格。在家里,阿姆斯特朗只被允许在杂乱的房间里吸烟,绝不会和朋友在外面喝酒。

最让阿姆斯特朗难以忍受的是,玛丽经常在外人和家里的仆人面前责骂他,这挫败了他的自尊心,尤其是他面子的缺失。

但是为了家庭,为了他的三个可爱的孩子,他一直保持沉默。但所有的耐心都是有限的,总是突破耐心的极限,然后爆发。

它发生在1914年8月,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阿姆斯特朗被征召入伍。阿姆斯特朗在军队中表现出色,取得了许多成就,到战争结束时,他已成为一名少校,并获得了许多荣誉。

1921年,英国律师设计毒杀自己的妻子,他为何这么做?

赫伯特·罗斯·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从死里回来,他以为他会受到妻子的尊重,不再压迫他。但事与愿违,他妻子的做法愈演愈烈。

根据他在监狱的记忆,也许他的妻子觉得他越来越好,担心他会同情并爱上另一个女人。于是玛丽开始限制自己的人身自由,不让他随意出门,甚至晚点下班回家,都会被骂。

难以忍受的阿姆斯特朗最初打算和妻子离婚,但他转而认为玛丽在离婚后会分出她的部分财产,他不想看到,所以他想出了杀死玛丽的想法,并付诸行动。

阿姆斯特朗的计划是用毒药毒死玛丽,他不得不选择一种慢性毒药,让玛丽看起来像是死于某种疾病,这样她就不会被发现,所以他选择了三氧化二砷。

三氧化二砷,又称"信石",我们在古代古装剧中经常看到的奶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阿姆斯特朗计划将其混入玛丽的日常茶中,慢慢毒害她。

这种剧毒是有道理的,但英国政府当时并没有明确监管,三氧化二砷被用作除草剂。

阿姆斯特朗是一个爱花的人,他在家里经营着一个美丽的花园,所以他把毒药放在他的仓库里,他经常在商店里买。

1920年7月,在制定了所有计划之后,阿姆斯特朗以妻子的名义秘密地重新起草了一份新的遗嘱,受益人自然是他自己,而且是孤独的,甚至不是他们的孩子。

1921年,英国律师设计毒杀自己的妻子,他为何这么做?

花园

一切准备就绪,行动开始。喝了几天掺有三氧化二砷的茶后,他的妻子玛丽出现了问题,开始变弱,甚至开始迷茫。

最后,在1920年8月,健康状况不佳的丽莎被送进了当地的一家精神病院,但在医院住了几个月后,玛丽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

亲戚朋友认为,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医院太小,医疗水平有限。我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每天照顾玛丽的阿姆斯特朗都在身体里。

阿姆斯特朗每天都会来医院照顾玛丽,不是因为他有多在乎丽莎,而是给她带毒茶,让她慢慢中毒。

几个月后,1921年1月22日,玛丽感到无可救药地痊愈,提出要出院回家休养,同一天,阿姆斯特朗把玛丽送回家,出去买了100克三氧化二砷。

也就是说,100克三氧化二砷最终夺走了玛丽的生命,1921年2月22日,就在玛丽回家一个月后,玛丽不幸去世了,据医生说:

瑪麗死於心臟病和長期風澤病,但奇怪的是,瑪麗也被診斷出患有膚炎和急性胃炎,雖然醫生有些意外,但他並沒有深入研究。

1921年,英国律师设计毒杀自己的妻子,他为何这么做?

凯特琳·玛丽·弗兰德斯

阿姆斯特朗在玛丽死后的第二天匆忙埋葬她不符合当地的葬礼习俗,但阿姆斯特朗告诉朋友和家人,他不希望他的三个孩子因为母亲的去世而过于悲伤,所以没有人怀疑太多。

因此,玛丽的死,在所有人的眼中,都是一种疾病,没有人怀疑阿姆斯特朗,它宣称阿姆斯特朗的谋杀计划是一次完美的成功和完美的犯罪。

但是,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的罪行吗?答案是否定的!只要是犯罪,它肯定会显示裂缝,只是时间问题。

阿姆斯特朗一直是个谨慎的人,虽然他最终转过身来做家里的主人,没有人能控制他,但他不想被怀疑,所以他没有出去花时间,而是把生活的焦点放在工作上。

他辞去了律师事务所的工作,搬到了法院,很快成为一名法官的助理,在那里他过得很顺利,但在关键时刻,他遇到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奥斯瓦尔德·马丁。

阿姆斯特朗和马丁不仅在工作中发生冲突,他们还有商业纠纷,所以阿姆斯特朗打算做同样的事情,以同样的方式毒害马丁一家。

他先是邀请马丁到他家吃饭,给他喝了掺有毒药的茶,然后匿名送给马丁一盒注射了三氧化二砷的巧克力。

1921年,英国律师设计毒杀自己的妻子,他为何这么做?

阿姆斯特朗

巧合的是,就在马丁的家人来找客人的同一天,马丁和其中一人在吃了巧克力后发生了有毒反应,马丁的妻子立即报警。

警方到达现场并对其进行了检查,并在巧克力底部发现了一个注射毒药的孔,该孔恰好与阿姆斯特朗的草药喷嘴形状相同。

此外,医生对马丁的尿液进行了检测,发现其中含有少量三氧化二砷,导致警方最初怀疑阿姆斯特朗是中毒的肇事者。

为了不吓到蛇,警方开始对阿姆斯特朗进行秘密调查,事后发现阿姆斯特朗的妻子在进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之前也有类似的病理状况。

同时,阿姆斯特朗并不知道警察正在调查他,他多次试图邀请马丁一家来家里喝茶,但马丁拒绝了,他爱自己的生活胜过茶。

直到1922年1月2日,警方才有足够的证据,撬开了玛丽的坟墓,对她进行了尸检。果然,警方在玛丽的身体组织中发现了三氧化二砷,这要致命得多。

警方立即逮捕了阿姆斯特朗,此事迅速蔓延,引起了镇上居民的注意,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这位聪明,才华横溢,富有的律师会毒害他的妻子。

镇上的居民一直很尊敬阿姆斯特朗,认为他很擅长,而且他平时也做得很好,所以在妻子去世后,很多人为他感到难过,以为他的妻子是亲手杀了他。

1921年,英国律师设计毒杀自己的妻子,他为何这么做?

阿姆斯特朗在审判中

1922年4月,法院审理了阿姆斯特朗的审判,历时10天。在这段时间里,他极力争辩说,他从未毒死过他的妻子玛丽。

他甚至编造了一个谎言,说玛丽在生病后不久就有自杀倾向,她在离家出走时从花园仓库中取下三氧化二砷后被毒死。

但据阿姆斯特朗夫妇的仆人说,在玛丽去世前几天,她躺在床上微笑着问她:"我不会死的!"我有一个有能力的丈夫,三个可爱的孩子,我想永远和他们一起生活!"

最后,在法官作出裁决后,在与12名陪审团协商后,阿姆斯特朗被判犯有谋杀妻子罪,并被判处绞刑。

1922 年 5 月 31 日,1000 多人聚集在格洛斯特监狱门口,见证了阿姆斯特朗被绞死。

中午,阿姆斯特朗被狱警护送出牢房,他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风度,走向了极端,蹒跚地走向十年未曾用过的绞刑架,孤独的背影像老人一样。

阿姆斯特朗登上绞刑架后,一名狱警用黑色头套盖住他的头,然后用绳子缠住他的脖子,慢慢地把他抬起来。起初,他挣扎着抽搐,但过了一会儿,他停止了移动!

其实,从整个案情来看,阿姆斯特朗的杀人动机其实很简单,是妻子长期的压迫,因而产生了强烈的怨恨。

夫妻之间的情感冲突是造成这场悲剧的原因,玛丽对丈夫自由的过度限制是不对的,而阿姆斯特朗用谋杀来解决问题,那就不是了。

1921年,英国律师设计毒杀自己的妻子,他为何这么做?

阿姆斯特朗夫妇的仆人和三个孩子

夫妻在生活中任何矛盾,其实都可以坐下来聊聊,做出改变解决问题,如果真的遇到不能解决的矛盾,可以很好地聚集起来,为什么要让悲剧结束!

阿姆斯特朗和他的妻子玛丽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留下了三个年幼的孩子,可以想象这将对他们造成多大的伤害,足以让他们在余生中处于黑暗之中。

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最终却是支离破碎的,这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

感谢您的读者和朋友的支持,这里是本案的历史,你们对本案怎么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谢谢大家的支持!

1921年,英国律师设计毒杀自己的妻子,他为何这么做?

作者/案例历史 - 青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