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浅谈TCP/IP参考模型背景模型简介层次解析

@author Mr.Lito

背景

OSI参考模型的提出在计算机网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以至于提到计算机网络就不得不提OSI参考模型。但考虑到OSI参考模型的定义和实现困难等缺点。在1973年9月,TCP/IP被文顿·瑟夫与卡恩提出。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目前总共有100多个协议,组成了著名的TCP/IP协议族。值得留意的是,TCP/IP中的IP协议问世到现在,它总共出现过6个版本,而目前使用的是IPv4版本,但为了解决IP资源不足的问题和为了计算机网络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不久的将来将采用IPv6版本,IPv6被称为“下一代的IP”。

模型简介

TCP/IP参考模型被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它的层次划分与OSI模型层次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OSI参考模型 对应关系 TCP/IP参考模型
应用层 <-------------> 应用层
表示层 <-------------> 应用层
会话层 <-------------> 应用层
传输层 <-------------> 传输层
网络层 <-------------> 网际层
数据链路层 <-------------> 网络接口层
物理层 <-------------> 网络接口层

从上面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出,TCP/IP参考模型对OSI模型进行了化简,一是将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进行了集中处理,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归为网络接口层;二是因为OSI参考模型中会话层和表示层很少用到,甚至表示层几乎是空的,所以OSI参考模型中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都被归为TCP/IP中的应用层。

层次解析

1.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又称为主机接口层,位于TCP/IP参考模型中的最底层。它负责发送和接收IP分组,或者从网络上接收数据帧,抽取IP数据报交给互联层。

该层主要的协议有:

协议名称 作用
串行线路网际协议(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SLIP 点对点式的网路接口层通信协议,发送和接收IP数据报,不支持动态IP地址的分配,不能差错检验
点对点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PPP 动态分配IP地址,支持多中网络协议,允许在连接时协商IP地址,有纠错功能
同步光纤网络(Synchronus Opitical Network)SONET 详细介绍:https://baike.baidu.com/item/同步光纤网络
802.11 现今无线局域网通用的标准
以太网 Ethernet 详细介绍:https://baike.baidu.com/item/以太网/99684?fr=aladdin

2.网际层(网络层)

网际层大致对应于OSI的网络层,是TCP/IP体系结构的第二层,它定义了官方的数据包格式和协议,即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网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是IP分组,主要功能包括:

(1)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形成IP数据报,填充报头,并为该数据报进行路径选择,然后将其发送到相应的网络接口。

(2)处理接收到的数据报,首先检查其合法性,如需要转发,则选择发送路径转发出去,如目的地址为本节点IP地址,则除去报头,将分组送交传输层处理。

(3)处理路径选择、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问题。

该层主要的协议有:

协议名称 作用
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 负责为计算机之间传输的数据报寻址,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服务(网络层的核心)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控制报文协议 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在IP主机和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信息
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 Protocol) Internet组管理协议 IP协议家族中的一个组播协议。该协议运行在主机和组播路由器之间。IGMP协议共有三个版本,即IGMPv1、v2 和v3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转换协议 正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已知道IP,寻找目的主机的物理地址,以完成数据的传输
RARP(Reverse 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主要是用于结点在只知本身的物理地址而不知IP地址时,通过RARP协议发出广播请求,征求自己的IP地址

3.传输层

传输层位于网络层之上,主要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端到端的连接靠的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在发送端,它负责吧上层传送下来的字节流分成报文段并传递给下层。在接受端,它负责把收到的报文进行重组后传递交给上层。

该层主要的协议有:

协议名称 作用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通信协议。通信过程有建立连接、使用连接和释放连接三个过程。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的通信协议。

4.应用层

应用层是TCP/IP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与OSI模型中的高三层的任务相同。该层有着丰富的协议,即应用层可以提供相当多的功能,如文件传输、远程登录和简单的网络管理等。

该层主要的协议有:

协议名称 作用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实现互联网中的WWW服务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在Internet传输email的事实标准。
DNS(Domain Name Service)域名解析系统 提供域名到IP地址之间的转换,允许对域名资源进行分散管理
NFS(Network File System)网络文件系统 用于网络中不同主机间的文件共享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用于实现互联网中文件的传输功能,一般上传、下载用FTP服务。工作时建立两条TCP连接,一条用于传送文件,另一条用于传输控制
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 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是Internet远程登录服务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支持网络管理系统,用以监测连接到网络上的设备是否有任何引起管理上关注的情况

补充

在网络不同主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光是靠协议是不行的。一个完整的进程通信需要协议、本地地址、本地端口号、远程地址和远程端口号。下面给出TCP和UDP熟知的端口号。(熟知端口号范围:0~1023 ; 注册端口号:1024 ~ 49151 ; 动态端口号 :49152 ~ 65535)

UDP TCP
DNS :53(域名服务) FTP:20(数据连接)/21(控制连接)
DHCP:67/68(动态主机配置) TELNET:23(虚拟终端)
TFTP:69(简单文件传送) SMTP:25(简单邮件传输)
SNMP:161/162(简单网络管理) HTTP:80(超文本传输)
BIP:520(路由信息) BGP:179(边界路由)

这些知识在软件设计师(中级)的考试中也频繁出现,无论是在网络知识方面还是对于考试而言,熟练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以上就是TCP/IP体系结构所有的内容,错误之处欢迎指出。下次分享的内容是IP编址技术,会详细介绍IP地址的分类以及子网划分等内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