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建设【转】Background & GoalsConstruction ThoughtsDesign

Background & Goals

项目的提出,旨在通过全市信息化电子政务项目的集中管理,统筹规划实施,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尤其是政务云、政务网、数据大脑的统筹建设,大力提升全市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积极破解网络互通难、数据共享难、业务协同难的三难问题,真正实现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变三难为三通,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最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与服务,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推动我市“数字政府”改革顺利开展。

从新体制、新架构、新服务、新发展四个方面发力,推进以数据资源为驱动的政府信息化建设工作体制改革,构建 “管运分离”的数字政府建设管理新体制;建成上接国家和省、下联镇(街道、园区)和村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升级构建高效统一政务网络平台、集约安全政务云平台、政务数据大脑、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形成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的顶层新架构;建成“虚实融合、标准统一、运行规范、数据共享、协同联动、监管有效”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打造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城市服务;推动政府数据治理,释放政府数据红利,以政府数据资源扶持产业发展、带动行业创新,形成大数据驱动、智能化运行、多主体协同、内生性治理的“数字政府”可持续发展路径,引领“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新发展,力争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数字政府”。

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建设【转】Background & GoalsConstruction ThoughtsDesign

从建设内容来看,通用类的平台主要包括基础平台、公共支撑域、安全体系建设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将是未来“生态主”核心关注和竞争力建设的关键。应用主要包括营商环境域、生态文明域、城市运营域、民生保障域、行政效能域等150个系统,宏观上融合了传统智慧城市提倡的“惠民、强政、兴业”类常规场景。两个点值得关注,一是营商环境成为关注的核心要素,其中产业促进类应用正在快速增加。二是生态文明类应用在快速增加,这也印证了IDC智慧城市60个场景中“可持续发展”类应用的快速发展。

Construction Thoughts

“技术架构设计遵循面向服务的架构(SOA)设计思想,以服务为核心,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接口、服务组件和服务访问方式”

虽然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来看,微服务、DevOps乃至Serverless是应用建设的创新方向,但政府行业SOA架构的落地将代表着地方政府应用发展真正从“系统竖井”进入到“模块复用”、“服务解耦”、“业务编排”的新架构时代。

“提供包括云计算、大数据、时空信息服务、视频云、融合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能力,统一由能力开放平台进行服务发布和接口管理”

IDC一直强调政府行业面向在线的业务管理数据已经具备相当的管理、共享和应用能力,但在线下数据层面从采集、清洗、治理、分析、应用等层面相对较弱。此次招标文件中关于时空信息服务、视频、融合通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能力将加速政府在线下数据处理、线上和线下数据融合的快速发展。

“在打通多部门数据流和业务流的基础上构建城市智能运营中心(IOC),并与部门IOC子中心和镇街实(园区)IOC子中心实现业务协同,实现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的城市运行态势监测、决策支持、日常事件管理和应急联动指挥调度。”

在“先有政府大数据融合再有政务创新应用”还是“先有政务创新应用引导再有政府大数据融合”的理念争论中,IOC是少有的“由超级应用驱动数据融合”的创新场景。未来,在数字政府的发展过程中,IOC将成为类似政务云、政务大数据、城市安防等必配的应用场景建设。

随着类似东莞数字政府项目的不断出现,中国政府行业ICT投资将迎来新一轮建设浪潮,31个省级政府、330+地级市政府、2800+县域政府都将逐步启动数字政府的整体建设,2021年开始,每年将驱动超过2000亿的ICT投资。其中政务云的多云管理、政务数据湖架构下的数据治理、整合IoT/AI/视频技术/下一代安全/区块链平台组成的政务数字核心、IOC平台建设、政府应用的新架构建设成为热点方向。

集约化的超大单建设模式将成为“数字政府”建设的主流

纵观全球政府采购,AWS拿下美国中央情报局6亿美金云服务项目,IBM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签署10亿澳元协议,数字化建设的超大单模式在全球范围来看都是主流,我国数字政府建设集约化、大单化趋势明确。

地方数字政府建设加速,引领中国政府数字化转型

在中国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旅程中,以十二金为代表的中央部委一直以来是“急先锋”,投资规模大、建设成熟度高。比如金关二期投资超过30亿元人民币,金税三期投资超过80亿元人民币,而此次东莞数字政府27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意味着地方政府主导的数字化转型项目与中央部委投资开始“等量齐观”,而数量上的领先将驱动更多的政府科技投资。

采购模式从集成商总包变为面向ICT“生态主”的竞争性磋商和单一来源采购

华为、腾讯、阿里、浪潮等此类大生态主“概莫能外”。随着技术复杂度变高、政策主导方向清晰明确、当地主观意识逐步开放等因素影响,数字政府建设选择大生态合作,由大生态进行建设“兜底”将是明确的变化方向。

“中台”、“新ICT”等概念正在快速被地方政府接受

随着政务云建设从“从0到1”的逐步完成,数字政府建设向“应用迁移”和PaaS平台升级。并将催生两个市场,一个是基于云的服务管理市场,一个是中台、新ICT等通用数据组件、服务组件、应用组件的平台建设。此次东莞数字政府中我们清晰看到,视频、大数据、物联网、时空地理信息平台正在逐步成为建设的“标配”。

Design

Overall Architecture

“数字政府”建设采用向下联结城市无处不在的智能终端,中间利用横向融合云、人工智能、大数据、视频、融合通信,时空地理信息、物联网等新ICT技术的数字平台,向上提供服务能力支撑智慧应用的总体架构。

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建设【转】Background & GoalsConstruction ThoughtsDesign

基础设施层 包括前端感知层和网络层两个组成部分,端即城市感知层,通过物联设备、摄像头、移动终端对城市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对于已建的感知设备,采用集成复用原则,并进行增补方式合理化添加,新增移动终端感知城市的新方式。连接网络属于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政务网、物联网、互联网和行业专网,以及新建的空天地应急通信专网。不同的感知终端通过适用的网络将数据上传至数字平台,不同的数字平台部署于不同的网络类型中,作用于顶层智慧应用。

数字平台层 包括云计算、大数据、时空地理信息、视频云、融合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能力,统一由融合集成平台进行服务发布和接口管理。数字平台藉由打破各能力平台、云、网络边界,连接平台底层能力和上层应用。通过在部门/镇街(园区)建立数据湖子节点的方式,基于市政务数据大脑与部门/镇街(园区)的数据交互,打通全流程业务流和数据流,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共享共用。同时,通过服务联接API对外提供数字化服务,实现平台与智慧应用数字化全联接协同,可大大降低后续智慧应用上线周期,推进智慧应用的快速更迭创新。通过数字平台的构建,将数据汇聚,将能力开放,让上层的应用都可以使用这些能力。

智慧应用 以感知、网络和数字平台为支撑,涵盖数字政府建设全方面,在营商环境域、生态文明域、城市运营域、民生保障域、行政效能域和公共支撑域等领域开展智慧化应用,籍此打造一个绿色、文明、有序、高效、智慧的新型服务型政府。同时在打通多部门数据流和业务流的基础上构建城市智能运营中心(IOC),并与部门IOC子中心和镇街实(园区)IOC子中心实现业务协同,实现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的城市运行态势监测、决策支持、日常事件管理和应急联动指挥调度。

展示层 向用户层提供服务,展示层包括大屏、中屏、PC端和移动端,不同形式的展示方式应用于不同场景,大屏幕主要用于业务应用数据呈现、大型会议和事件联动指挥综合决策等;中屏主要用于领导办公室,展现领导工作职能的相关城市运行信息;PC端主要用于业务系统的加载、业务流的实现;移动端主要指手机端或PAD端,方便领导随时随地查看业务信息和应急指挥,向政府、企业和公众三种类型用户提供服务。

Data Architecture

依托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从数据采集、数据汇聚、集成治理、数据存储到数据开放共享和数据服务,建设完整的大数据架构体系,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支撑大数据的业务应用。

项目数据主要来源于共享交换平台和各委办局应用系统,辅助来源于物联网、互联网和行业数据。通过数据汇聚平台,将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以实时采集、人工导入或定时批量抽取的方式进行采集,将数据存储至大数据平台,形成归集库;加入基础库内容,通过集成治理和数据融合,形成中心库,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正确性、合规性与关联性,实现数据一数一源。对应数据应用领域,从中心库中抽取数据形成专题库,通过融合集成平台提供的标准API接口,支撑大数据的各类应用。

通过数字政府的统筹建设,在各委办局内部打破传统的各科室独立建设数据库体的烟囱模式,规划构建形成各委办局的统一应用架构与数据管理平台,归集单个委办局的所有数据;将其作为输入,规划构建形成全市的数据中心库,存储全市数字政府建设所需的所有数据,打通全市数据壁垒,服务于需要多部门数据融合的业务应用,提升应用水平。

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建设【转】Background & GoalsConstruction ThoughtsDesign

Digital Platform Technology Architecture

数字平台技术架构设计遵循面向服务的架构(SOA)设计思想,以服务为核心,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接口、服务组件和服务访问方式;以复用为原则,尽可能实现服务在整个数据中心所承载的各类应用中的重用;以服务间的松耦合为基准,提供多种服务组合方式;以灵活的业务编排为手段,满足多种智慧业务的需求。

技术实现以数字平台为核心,提供包括云计算、大数据、时空信息服务、视频云、融合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能力,统一由能力开放平台进行服务发布和接口管理。打破各能力平台、云、网络边界,连接平台底层能力和应用,打通业务和数据流,通过服务联接API对外提供数字化服务,实现平台与智慧应用数字化全联接协同,降低后续智慧应用上线周期,推进智慧应用的快速更迭创新。

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建设【转】Background & GoalsConstruction ThoughtsDesign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