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初识NB-IoT(NB-IoT背景,简介,标准化过程,技术优势,与其他无线技术对比)初识NB-IoT一.背景二.什么是NB-IoT三.NB-IoT标准化过程四.NB-IoT技术优势五.NB-IoT物联网架构,数据流向六.NB-IoT相关技术七.NB-IoT与几种无线技术对比八.NB-IoT芯片/模组厂商,生态圈九.NB-IoT运营商

初识NB-IoT

******************************************************

时间:2018.11.27

*******************************************************

一.背景

物联网的无线通信技术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归为两大类:

一类是短距离通信技术:包括Zigbee、WiFi、蓝牙等;另一类则被称为广域网通信技术,即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低功耗广域网)。

LPWA又可细分为两类:一类工作于未授权频谱下,如LoRa;另一类是工作于授权频谱下,3GPP支持的2/3/4G蜂窝通信技术,比如EC-GSM、LTE Cat-m、NB-IoT等。

其中,NB-IoT凭借低功耗、广覆盖、速率低、成本低等特点,成为时下最受追捧的一种无线连接技术。

物联网设备大致归为三类:

①无需移动性,大数据量(上行),需较宽频段,比如城市监控摄像头。

②移动性强,需执行频繁切换,小数据量,比如车队追踪管理。

③无需移动性,或者弱移动性,小数据量,对时延不敏感,比如智能抄表。

NB-IoT正是为了应对第③种物联网设备而生。

二.什么是NB-IoT

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2G)、UMTS(3G)网络或LTE(4G)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  NB-IoT是IoT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广域网(LPWAN)。NB-IoT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NB-IoT设备电池寿命可以提高至少10年,同时还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室内蜂窝数据连接覆盖。(百度百科)

三.NB-IoT标准化过程

①2013年初,华为与相关业内厂商、运营商展开窄带蜂窝物联网发展,并起名为LTE-M(LTE for Machine to Machine)。

当时,在LTE-M的技术方案选择上,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基于现有GSM演进思路(eMTC

);另一种是华为提出的新空口思路,当时名称为NB-M2M。

②2014年5月,由沃达丰,中国移动,法国电信运营商Orange,意大利电信,华为,诺基亚等公司支持的SI “Cellular System Support for UltraLow Complexity and Low Throughput Internet of Things”在3GPP GERAN工作组立项,LTE-M的名字由此演变为Cellular IoT,简称CIoT。

③2015年4月,PCG(Project Coordination Group)会议上做了一件重要的决定:CIoT在GERAN做完SI之后,WI阶段要到RAN立项并完成相关协议。2015年5月,华为和高通共同宣布了一种融合的解决方案,即上行采用FDMA多址方式,下行采用OFDM多址方式,命名为NB-CIoT(Narrow Band Cellular IoT)

④2015年8月10日,在GERAN SI阶段最后一次会议,爱立信联合几家公司提出了NB-LTE(Narrow Band LTE)的概念。

⑤2015年9月,3GPP在RAN全会达成一致,NB-CIoT和NB-LTE两个技术方案进行融合形成了NB-IoT WID。NB-CIoT演进到了NB-IoT(Narrow Band IoT),确立NB-IoT为窄带蜂窝物联网的唯一标准。

⑥2016年2月,MWC NB-IoT峰会上,全球各大通信、设备巨头达成共识,NB-IoT是最佳的蜂窝物联网技术,并共同推动3GPP标准尽快冻结。

2016年4月,伦敦 M2M 大会上华为宣布与沃达丰成立NB-IoT开放实验室。

2016年4月,NB-IoT物理层标准在3GPP R13冻结。

2016年6月,NB-IoT核心标准正式在3GPP R13冻结。

截止3月底,全球已经有4个商用NB-IoT网络,在29个国家有超过40个试验网络,NB-IoT将在2018年走向规模商用。

从NB-IoT 3GPP标准正式推出,到发起NB-IoT Open Lab计划,再到第一颗NB-IoT专用芯片的问世,2016被称为物联网发展史上最闪亮的一年,同时也被认为是NB-IoT的商用元年。

四.NB-IoT技术优势

《一》初识NB-IoT(NB-IoT背景,简介,标准化过程,技术优势,与其他无线技术对比)初识NB-IoT一.背景二.什么是NB-IoT三.NB-IoT标准化过程四.NB-IoT技术优势五.NB-IoT物联网架构,数据流向六.NB-IoT相关技术七.NB-IoT与几种无线技术对比八.NB-IoT芯片/模组厂商,生态圈九.NB-IoT运营商

① 广覆盖:NB-IoT在同样的频段下,覆盖能力将比现有网络增益20dB,使信号能够穿透

墙壁或地板,覆盖更深的室内场景。

②电池寿命长:PSM (节能模式) 和eDRX(扩展不连续接收) 是NB-IoT延长电池寿命的两大核心技术,在业内目标是在每日传输少量数据的情况下,使电池运行时间达到至少10年

③低成本: 网络部署成本低NB-IoT可直接采用LTE网络,利用现有技术和基站。此外,NB-IoT与LTE互相兼容,可重复使用已有硬件设备、共享频谱,同时避免系统共存的问题。

设备成本低 半双工模式,单接收天线,低峰值速率,上下行带宽低至180kHz,内存需求低 (500kByte)

④大连接:理想情况下,每个扇区可连接约5万台设备;假设居住密度是每平方公里

1500户,每户家庭有40个设备,这种环境下的设备连接是可以实现的。

五.NB-IoT物联网架构,数据流向

1.物联网架构

《一》初识NB-IoT(NB-IoT背景,简介,标准化过程,技术优势,与其他无线技术对比)初识NB-IoT一.背景二.什么是NB-IoT三.NB-IoT标准化过程四.NB-IoT技术优势五.NB-IoT物联网架构,数据流向六.NB-IoT相关技术七.NB-IoT与几种无线技术对比八.NB-IoT芯片/模组厂商,生态圈九.NB-IoT运营商

2.数据流向

UDP协议:

MCU  → NB模块    →NB-IoT基站    →IoT平台   →(UDP服务器) →  手机终端

COAP协议:

MCU →  NB模块    →NB-IoT基站 →   IoT平台 →(COAP用户服务器) →  手机终端

《一》初识NB-IoT(NB-IoT背景,简介,标准化过程,技术优势,与其他无线技术对比)初识NB-IoT一.背景二.什么是NB-IoT三.NB-IoT标准化过程四.NB-IoT技术优势五.NB-IoT物联网架构,数据流向六.NB-IoT相关技术七.NB-IoT与几种无线技术对比八.NB-IoT芯片/模组厂商,生态圈九.NB-IoT运营商

六.NB-IoT相关技术

1.PSM & (e-)DRX

eDRX和PSM是NB-IoT的两大省电技术,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即不连续接收。

手机(终端)和网络不断传送数据是很费电的。如果没有DRX,即使我们没有用手机上网,手机也需要不断的监听网络(PDCCH子帧),以保持和网络的联系,但是,这导致手机耗电太快。因此,在LTE系统中设计了DRX,让手机周期性的进入睡眠状态(sleep state),不用时刻监听网络,只在需要的时候,手机从睡眠状态中唤醒进入wake up state后才监听网络,以达到省电的目的。eDRX意味着扩展DRX周期,意味着终端可睡更长时间,更省电。

PSM(Power Saving Mode),即省电模式。一些物联网终端本来就很懒,长期睡觉,而在PSM模式下,相当于关机状态,所以更加省电。其原理是,当终端进入空闲状态,释放RRC连接后,开始启动定时器T3324,当T3324终止后,进入PSM模式,并启动T3412(周期性TAU更新)。在此期间,终端停止检测寻呼和执行任何小区/PLMN选择或MM流程。此时,网络无法发送数据给终端或寻呼终端,网络与终端几乎失联(终端仍注册在网络中)。

只有当周期性TAU更新定时器超时后,才退出PSM模式。这个定时器可设置最大12.1天.

2.部署方式:

NB-IoT占用180KHz带宽,这与在LTE帧结构中一个资源块的带宽是一样的。所以,以下三种部署方式成为可能:

1)独立部署(Stand alone operation)

适合用于重耕GSM频段,GSM的信道带宽为200KHz,这刚好为NB-IoT 180KHz带宽辟出空间,且两边还有10KHz的保护间隔。

2)保护带部署(Guard band operation)

利用LTE边缘保护频带中未使用的180KHz带宽的资源块。

3)带内部署(In-band operation)

利用LTE载波中间的任何资源块。

3.双工模式:

Release 13 NB-IoT仅支持FDD 半双工type-B模式。

FDD意味着上行和下行在频率上分开,UE不会同时处理接收和发送。

半双工设计意味着只需多一个切换器去改变发送和接收模式,比起全双工所需的元件,成本更低廉,且可降低电池能耗。

七.NB-IoT与几种无线技术对比

1.bluetooth 蓝牙:其传输频段为全球公众通用的2.4GHz ISM频段,提供1Mbps 的传输速率和10m的传输距离。缺点:芯片大小和价格难以下调、抗干扰能力不强、传输距离太短、信息安全问题等等。

2.Wi-Fi :Wi-Fi也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传输距离在20-200M,可以随时接入无线信号,移动性强,比较适合在办公室及家庭的环境下应用。当然Wi-Fi也存在一个致命缺点。由于Wi-Fi采用的是射频技术,通过空气发送和接收数据,使用无线电波传输数据信号,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数据包在传送的过程中都可以被外界检测或接收,信息安全是个隐患,虽然数据可以经过加密后传输,但在数据包足够多的情况下,仍有被黑客破解的可能。功耗也较大。

3.Lora,zigbee:

《一》初识NB-IoT(NB-IoT背景,简介,标准化过程,技术优势,与其他无线技术对比)初识NB-IoT一.背景二.什么是NB-IoT三.NB-IoT标准化过程四.NB-IoT技术优势五.NB-IoT物联网架构,数据流向六.NB-IoT相关技术七.NB-IoT与几种无线技术对比八.NB-IoT芯片/模组厂商,生态圈九.NB-IoT运营商

4.eMTC增强型机器类型通信:NB-IoT、eMTC增强型机器类型通信(即LTE-M)同属3GPP标准内的LWPAN技术,两者的标准化进程、产业发展、现网应用等也几乎是齐头并进,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真可谓是3GPP组织下的一对双胞胎。下表展示了两者之间的相近之处和主要差异:

《一》初识NB-IoT(NB-IoT背景,简介,标准化过程,技术优势,与其他无线技术对比)初识NB-IoT一.背景二.什么是NB-IoT三.NB-IoT标准化过程四.NB-IoT技术优势五.NB-IoT物联网架构,数据流向六.NB-IoT相关技术七.NB-IoT与几种无线技术对比八.NB-IoT芯片/模组厂商,生态圈九.NB-IoT运营商

八.NB-IoT芯片/模组厂商,生态圈

《一》初识NB-IoT(NB-IoT背景,简介,标准化过程,技术优势,与其他无线技术对比)初识NB-IoT一.背景二.什么是NB-IoT三.NB-IoT标准化过程四.NB-IoT技术优势五.NB-IoT物联网架构,数据流向六.NB-IoT相关技术七.NB-IoT与几种无线技术对比八.NB-IoT芯片/模组厂商,生态圈九.NB-IoT运营商
《一》初识NB-IoT(NB-IoT背景,简介,标准化过程,技术优势,与其他无线技术对比)初识NB-IoT一.背景二.什么是NB-IoT三.NB-IoT标准化过程四.NB-IoT技术优势五.NB-IoT物联网架构,数据流向六.NB-IoT相关技术七.NB-IoT与几种无线技术对比八.NB-IoT芯片/模组厂商,生态圈九.NB-IoT运营商

九.NB-IoT运营商

,Release 13为NB-IoT指定了14个频段。国内主要是:

《一》初识NB-IoT(NB-IoT背景,简介,标准化过程,技术优势,与其他无线技术对比)初识NB-IoT一.背景二.什么是NB-IoT三.NB-IoT标准化过程四.NB-IoT技术优势五.NB-IoT物联网架构,数据流向六.NB-IoT相关技术七.NB-IoT与几种无线技术对比八.NB-IoT芯片/模组厂商,生态圈九.NB-IoT运营商

中国电信的2G 3G 4G网络分别是CDMA  CDMA2000     TD-LTE和FDD-LTE

中国移动的2G 3G 4G网络分别是GSM   TD-SCDMA     TD-LTE

中国联通的2G 3G 4G网络分别是GSM   WCDMA       TD-LTE和FDD-LTE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