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寓意“紫气东来”!中科院海洋所发现深海刺胞动物紫柳珊瑚科三新物种

作者:大众日报

近日,海洋科学前沿(JCR 1)在线公布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的最新成果《热带西太平洋海山深海紫柳科(Octocorallia:Victorgorgiidae)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理学分析,并描述了三个新物种"。

结合经典分类学和分子系统,系统地研究了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和卡罗琳海脊交汇处四座海山的紫柳珊瑚,鉴定并描述了三个新物种:海洋紫柳珊瑚Victorgorgia Iocasica Li,Zhan s Xu,2020年,簇状紫柳珊瑚Victorgorgia fascitalata Li.2020和扇形紫柳珊瑚Victorgorgia flabellata Li, 詹徐, 2020.

此前,为庆祝中国科学院海洋学成立70周年,该研究所的分类学者以海洋命名了五种新的深海物种。其中,海洋紫柳珊瑚Victorgorgia Iocasica Li,詹徐,2020年是迄今为止首次发表的新物种,也是迄今为止第一个以海洋命名的大型生物新物种。新物种以Ocean的首字母iocas命名,加上拉丁语后缀ica(意思是归属)。海洋的紫色柳珊瑚于2019年在西太平洋的卡罗琳海山1,549米深处被发现,高约33厘米,扇形,明亮的紫色,意思是"紫色气体向东流动"。

紫柳珊瑚属于珊瑚轮廓,八释放珊瑚亚群、软珊瑚、紫柳珊瑚分支,都生活在深海中,常靠蛇的尾巴,与红珊瑚、柳珊瑚等深海硬底生境、生物群等的构建,为许多无脊椎动物和鱼类提供栖息地。紫柳珊瑚的国际分类研究很少,以前只报告了6种紫罗兰珊瑚,其中除一种外,其他所有物种都在太平洋发现。该研究将该属中已知物种的数量增加到九个。

该研究比较了紫柳珊瑚各种分类的特征,并提出珊瑚的骨碎片特征是该物种最可靠的分类特征,而通常用于区分章鱼珊瑚物种的mtMutS和COI基因序列过于保守,无法区分其相似物种。研究中的四个物种取自四个相邻的海山,不同海山没有共同的物种,表明海山之间的生物连接性较低。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学技术基础资源调查(2017 FY100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30533,31970489)和科学项目的支持。李扬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徐奎东是该论文通讯的作者。

寓意“紫气东来”!中科院海洋所发现深海刺胞动物紫柳珊瑚科三新物种
寓意“紫气东来”!中科院海洋所发现深海刺胞动物紫柳珊瑚科三新物种

(波克国报道,大众汽车日报客户记者,王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