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ES6中常用的10个新特性讲解1、 不一样的变量声明:const和let2、模板字符串3、箭头函数(Arrow Functions)4、函数的参数默认值5、Spread / Rest 操作符6、Promise对象7、对象和数组解构8、对象超类9、for…of 和 for…in10、ES6中的类

ECMAScript 6(ES6) 目前基本成为业界标准,它的普及速度比 ES5 要快很多,主要原因是现代浏览器对 ES6 的支持相当迅速,尤其是 Chrome 和 Firefox 浏览器,已经支持 ES6 中绝大多数的特性。

  1. 不一样的变量声明:const和let

1、 不一样的变量声明:const和let

ES6推荐使用let声明局部变量,相比之前的var(无论声明在何处,都会被视为声明在函数的最顶部) let和var声明的区别:

var x = '全局变量';
{
  let x = '局部变量';
  console.log(x); 
}
console.log(x); // 全局变量
           

let表示声明变量,而const表示声明常量,两者都为块级作用域;const 声明的变量都会被认为是常量,意思就是它的值被设置完成后就不能再修改了

const a = 1;
a = 0 //报错
           

如果const的是一个对象,对象所包含的值是可以被修改的。抽象一点儿说,就是对象所指向的地址没有变就行:

const student = { name: 'cc' };

student.name = 'yy';// 不报错
student  = { name: 'yy' };// 报错
           

有几个点需要注意:

let 关键词声明的变量不具备变量提升(hoisting)特性

let 和 const 声明只在最靠近的一个块中(花括号内)有效

当使用常量 const 声明时,请使用大写变量,如:CAPITAL_CASING

const 在声明时必须被赋值

2、模板字符串

在ES6之前,我们往往这么处理模板字符串: 通过“”和“+”来构建模板

$("body").html("This demonstrates the output of HTML 
content to the page, including student's
" + name + ", " + seatNumber + ", " + sex + " and so on.");
           

而对ES6来说

基本的字符串格式化。将表达式嵌入字符串中进行拼接。用${}来界定;

ES6反引号()直接搞定;

ES6反引号()直接搞定;

$("body").html(`This demonstrates the output of HTML content to the page, 
including student's ${name}, ${seatNumber}, ${sex} and so on.`);
           

3、箭头函数(Arrow Functions)

ES6 中,箭头函数就是函数的一种简写形式,使用括号包裹参数,跟随一个 =>,紧接着是函数体;

箭头函数最直观的三个特点。

不需要 function 关键字来创建函数

只有一行语句的时候,可以省略 return 关键字

继承当前上下文的 this 关键字(在哪里定义,this就指向哪里)

// ES5
var add = function (a, b) {
    return a + b;
};
// 使用箭头函数
var add = (a, b) => a + b;

// ES5
[1,2,3].map((function(x){
    return x + 1;
}).bind(this));
    
// 使用箭头函数
[1,2,3].map(x => x + 1);
           

当你的函数有且仅有一个参数的时候,是可以省略掉括号的。当你函数返回有且仅有一个表达式的时候可以省略{} 和 return;

4、函数的参数默认值

在ES6之前,我们往往这样定义参数的默认值:

// ES6之前,当未传入参数时,text = 'default';
function (text) {
    text = text || 'default';
    console.log(text);
}

// ES6;
function (text = 'default') {
    console.log(text);
}

printText('hello'); // hello
printText();// default
           

5、Spread / Rest 操作符

Spread / Rest 操作符指的是 …,具体是 Spread 还是 Rest 需要看上下文语境。

当被用于迭代器中时,它是一个 Spread 操作符:

function foo(x,y,z) {

console.log(x,y,z);

}

let arr = [1,2,3];

foo(…arr); // 1 2 3

当被用于函数传参时,是一个 Rest 操作符:当被用于函数传参时,是一个 Rest 操作符:

function foo(…args) {

console.log(args);

}

foo( 1, 2, 3, 4, 5); // [1, 2, 3, 4, 5]

6、Promise对象

Promise 是异步编程的一种解决方案,比传统的解决方案——回调函数和事件——更合理和更强大。它由社区最早提出和实现,ES6 将其写进了语言标准,统一了用法,原生提供了Promise对象。

通俗易懂的讲,promise其实就是一个构造函数,是用来解决异步操作的,我们平时其实还是会用到挺多的,比如我们经常会嵌套一层层的函数

step1(function (value1) {

  step2(value1, function(value2){

    step3(value2,function(value3) {

      step4(value3,function(value4) {

        // ...

      });

    });

  });

});
           

传统方法我们会这样写,但是如果用promise就会简单很多,如下:

(new Promise(step1))

  .then(step2)

  .then(step3)

  .then(step4);
           

1、基础使用方法

ES6提供Promise构造函数,我们创造一个Promise实例,Promise构造函数接收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这个传入的函数有两个参数,分别是两个函数 resolve和reject作用是,resolve将Promise的状态由未成功变为成功,将异步操作的结果作为参数传递过去;相似的是reject则将状态由未失败转变为失败,在异步操作失败时调用,将异步操作报出的错误作为参数传递过去。

实例创建完成后,可以使用then方法分别指定成功或失败的回调函数,比起f1(f2(f3))的层层嵌套的回调函数写法,链式调用的写法更为美观易读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reject("拒绝了");
});
promise.then((data)=>{
    console.log('success' + data);
}, (error)=>{
    console.log(error)
});
           

2、Promise的特点

对象不受外界影响,初始状态为pending(等待中),结果的状态为resolve和reject,只有异步操作的结果决定这一状态

状态只能由pending变为另外两种的其中一种,且改变后不可逆也不可再度修改,

即pending -> resolved 或 pending -> reject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reject("拒绝了");
    resolve("又通过了");
});
promise.then((data)=>{
    console.log('success' + data);
}, (error)=>{
    console.log(error)
});

//"拒绝了"
上述代码不会再执行resolve的方法
           

3、then方法的规则

then方法下一次的输入需要上一次的输出

如果一个promise执行完后 返回的还是一个promise,会把这个promise 的执行结果,传递给下一次then中

如果then中返回的不是Promise对象而是一个普通值,则会将这个结果作为下次then的成功的结果

如果当前then中失败了 会走下一个then的失败

如果返回的是undefined 不管当前是成功还是失败 都会走下一次的成功

catch是错误没有处理的情况下才会走

then中不写方法则值会穿透,传入下一个then中

7、对象和数组解构

// 对象
const student = {
    name: 'Sam',
    age: 22,
    sex: '男'
};
// 数组
// const student = ['Sam', 22, '男'];

// ES5;
const name = student.name;
const age = student.age;
const sex = student.sex;
console.log(name + ' --- ' + age + ' --- ' + sex);

// ES6
const { name, age, sex } = student;
console.log(name + ' --- ' + age + ' --- ' + sex);
           

8、对象超类

ES6 允许在对象中使用 super 方法:

var parent = {
  foo() {
    console.log("Hello from the Parent");
  }
};
 
var child = {
  foo() {
    super.foo();
    console.log("Hello from the Child");
  }
};
 
Object.setPrototypeOf(child, parent);
child.foo(); // Hello from the Parent
             // Hello from the Child
           

9、for…of 和 for…in

for…of 用于遍历一个迭代器,如数组:

let letter = ['a', 'b', 'c'];
letter.size = 3;
for (let letter of letters) {
  console.log(letter);
}
// 结果: a, b, c
           

for…in 用来遍历对象中的属性:

let stu = ['Sam', '22', '男'];
stu.size = 3;
for (let stu in stus) {
  console.log(stu);
}
// 结果: Sam, 22, 男
           

10、ES6中的类

ES6 中支持 class 语法,不过,ES6的class不是新的对象继承模型,它只是原型链的语法糖表现形式。

函数中使用 static 关键词定义构造函数的的方法和属性:

class Student {
  constructor() {
    console.log("I'm a student.");
  }
 
  study() {
    console.log('study!');
  }
 
  static read() {
    console.log("Reading Now.");
  }
}
 
console.log(typeof Student); // function
let stu = new Student(); // "I'm a student."
stu.study(); // "study!"
stu.read(); // "Reading Now."
           

类中的继承和超集:

class Phone {
  constructor() {
    console.log("I'm a phone.");
  }
}
 
class MI extends Phone {
  constructor() {
    super();
    console.log("I'm a phone designed by xiaomi");
  }
}
 
let mi8 = new MI();
           

extends 允许一个子类继承父类,需要注意的是,子类的constructor 函数中需要执行

super() 函数。 当然,你也可以在子类方法中调用父类的方法,如

super.parentMethodName()。

有几点值得注意的是:

类的声明不会提升(hoisting),如果你要使用某个 Class,那你必须在使用之前定义它,否则会抛出一个 ReferenceError 的错误

在类中定义函数不需要使用 function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