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近代欧洲理性主义思想家,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究竟讲了什么?

作者:小播读书

大家好,这是一个小小的广播阅读,今天带大家了解的是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三位现代理性主义思想家之一:莱布尼茨。

近代欧洲理性主义思想家,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究竟讲了什么?

现代西方哲学分为两个主要派别: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经验主义主要由不列颠群岛代表:洛克,贝克尔和大卫休谟,而理性主义则由欧洲大陆主导: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

我们分别介绍了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的哲学,然后我们从三大理性主义者中的最后一位开始:莱布尼茨。莱布尼茨在数学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数学上,他和牛顿独立发现了微积分,他使用的微积分的数学符号被更广泛地使用,莱布尼茨发明的符号一般被认为更全面,应用也更广泛,甚至莱布尼茨发明和完善了二进制。关于莱布尼茨发现二进制,有两种说法:

陈述1:莱布尼茨首先发现了二元,然后看到了中国先天的八卦图,先天的八卦序列恰恰反映了他刚刚发现的二元顺序。所以他认为是英雄看到了一些稍微相同的东西,而中国古代的圣贤们早就发现了二元的。

近代欧洲理性主义思想家,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究竟讲了什么?

声明二:莱布尼茨在看到中国与生俱来的八卦序列后,受到启发,开始理解二元秩序。莱布尼茨是第一批接触中国文化的欧洲人之一,他从一些去过中国的牧师那里接触到了中国文化。

但事实上,这更有可能是一个虚假的神话。郭树春在《古代世界数学大同》一书中指出:"事实是,莱布尼茨首先发明了二元,然后看到传教士带回宋代学者重新编排了《周奕奕》八卦,发现八卦可以用他的二元来解释。"所以不是莱布尼茨在看到阴阳八卦时发明了二元论。在莱布尼茨眼中,"阴"和"阳"基本上是他的二元对立的中文版。"二进制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逻辑语言,具有普遍性,"他曾经断言。今天在德国图林根州,利斯的手稿仍然保存在著名的五达宫图书馆,标题为"1和0,所有数字的神奇起源"。"

近代欧洲理性主义思想家,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究竟讲了什么?

事实上,个人认为,中国人没有必要强行将莱布尼茨发现的二元对立与周毅和八卦联系起来。八卦先天八卦序列,甚至六十四卦根据八卦序列的二元定律,这个和二元一致,这是一个宇宙必然的规律,也可以说是巧合。但显然我们古人并没有把这个定律应用到数学领域,二元有加减乘除运算,有与其他输入的转换,而阴阳八卦不加减乘,而与其他输入转换。因此,它们只是表面上相似,本质上是不同的。

好吧,这就是莱布尼茨的故事和中国八卦图表,我们将回到莱布尼茨的哲学。

莱布尼茨最著名的意识形态观点是他提出了"单一理论"。此外,他还完善了形式逻辑的三条定律:同一定律、矛盾定律、中间定律之外的第四定律:良知定律。同时,莱布尼茨是一个乐观的伦理学家,在伦理学方面,莱布尼茨区分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恶:形而上学的恶,道德的恶和形而上学的恶。他相信"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宇宙是上帝创造的最好的"。

接下来,让我们关注莱布尼茨的"单一理论"。首先,让我们看看什么是"列表"。这是属于莱布尼茨本体论的重要理论。关于本体论,"原子理论"是在古希腊的Demkrit中提出的,世界上的一切都由"原子"组成。在Demkrit看来,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的粒子,它们是物质,它们被广泛延伸,它们占据空间,它们不再分离。

近代欧洲理性主义思想家,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究竟讲了什么?

但莱布尼茨质疑,如果世界是由单独的原子组成的,它怎么能形成一个动态的整体。这就像一堆乐高积木无法堆积一只移动的猫。显然,很难用一个单一的、不动的原子来解释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运动的世界。

莱布尼茨提出了"单一理论",清单是构成世界的最小单位,但清单不是物质的"粒子",它没有广阔的延伸,不占据空间,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点,但也具有连续性。您如何理解这一点?

我们平时理解的"点",比如太阳、月亮是一个点,小石头、沙粒也是点,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点,它们是真实的,是物质的。但显然"点"不是莱布尼茨说的。因为莱布尼茨也是一位数学家,他说"点"来自抽象数学,比如几何学中每个圆的中心都是一个点,一条线的两端有两个点。这些数学或抽象的点,它们不是物质的,不占用空间,没有宽的延伸。

近代欧洲理性主义思想家,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究竟讲了什么?

因此,莱布尼茨提出了一个比数学点更抽象的"点",称为"单一"。列表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不可分割的精神实体,它构成了事物的基础和最终单位。在这里,你可能会问,这个精神实体是如何构成我们看到的物质实体的?

在这里,莱布尼茨认为,整个物质世界只不过是清单在我们主观反思中的一种表象,它不是客观的反映,而是一种主观意识。平时我们认为,我们看到的山川、花草树木都是通过我们的眼睛看到的,具有主观的"看"能力,但实际上,我们看到这些物质是因为光波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大脑的视觉系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神经活动,这些接收到的光波信息,转化为我们的认知, 这是一个完全被动的过程。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方式,眼睛有一种表象能力,由列表形成的世界是通过人眼呈现的,是用人眼这种表象能力的印记。不同的主体看到不同的世界,比如在蝙蝠和兔子眼中,世界是不同的。

近代欧洲理性主义思想家,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究竟讲了什么?

因此,莱布尼茨认为,物理世界是一种表象的清单,无数的清单相互连接形成一种主观的表象,比如我们看到的天上的彩虹有七种颜色,但你可以捕捉到天空中的彩虹,其实彩虹只是阳光下无数的水蒸气, 呈现给我们的眼睛一种现象。

世界在每个人眼中都是非常主观的,我们只能看到世界的表象,并不能理解它的本质。其实,这种认识论的观点也可以在哲学家康德身上找到,康德说过,我们只能通过直觉的概念来理解世界,而世界本来的样子我们就不知道了,后来哲学家叔本华更直观地描述说"世界是我的外表"。

近代欧洲理性主义思想家,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究竟讲了什么?

叔本华

其实,无论是东方思想,还是西方思想,独立看待每个思想家的思想都大不相同,但实际上,他们内部有很多联系,很多思想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的是延续,有的是质疑。

例如,我们谈论现代西方理性主义的三个代表: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在笛卡尔看来,世界是物质的和精神的,他提出了"心灵二元论",而在斯宾诺莎看来,"上帝就是自然",世界上万物的本质都是"上帝"或"一",这种"上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上帝之道,有点类似于我们的道家思想,是世界的规律和世界的起源, 而莱布尼茨在他们的基础上提出,世界是由"列表"组成的,列表的特征是"很多",不是笛卡尔的"二元论",不是斯宾诺莎的"一元论"而是"多样性"。

近代欧洲理性主义思想家,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究竟讲了什么?

我们可以看到,莱布尼茨的"单一理论"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基于对前辈的批评。西方哲学的传统是批判性思维,许多思想家对前人提出的思想和理论进行批判和质疑,虽然他们的思想会受到后来哲学家的批评和质疑,但正因为如此,人类的思想才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因此,我们学习东西方思维,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想法,还要关注他们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观点,以及他们的观点和其他观点的内在联系。此外,他们应该从这种批判性思维和理解精神中学习。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大家注意"小广播阅读"或者和你的朋友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