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评分卡模型介绍

文章目录

    • 申请评分卡
    • 行为评分卡
    • 催收评分卡
    • 反欺诈模型

个人信贷中,信用风险评估的关键是:

  • 通过分析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评估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和意愿量化违约风险

信用评分卡模式是个人信贷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手段,是一种结合专家经验的数据驱动方式

评分卡模型包括申请评分卡、行为评分卡、催收评分卡。

其中,申请评分卡是最重要的评分卡,因为平台风险管理的主要风

险均来自于申请阶段。

除此之外还有反欺诈模型、营销评分卡和客户流失评分卡等,它们在风控系统中的先后顺序如图 1-2 所示

评分卡模型介绍

申请评分卡

申请评分卡是平台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其目的是对借款人的信用状态进行评估,以预测其在未来产生违约的概率。

申请评分卡的意义在于将可能产生违约的客户拒之门外,尽量在借贷源头及时规避风险。

申请评分卡是风险与收益的博弈,过高的审批门槛虽然可以显著降低平台的运行风险,但是较少的业务量会直接影响平台的利润与收益。

注意:逾期与违约的含义不同,违约是严重的逾期行为,所
以违约用户一定是从轻度逾期发展而来的
           

行为评分卡

行为评分卡对通过审核的借款人进行行为风险评估,利用借款人的历史数据与行为特征,预测借款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生违约的概率。

由于不同借贷产品的借贷周期不同,对于中长期的借贷产品,借款人通常会以 12 期、18 期、24 期或 36 期的还款周期进行还款。这就产生了信用风险的时效性问题,即在借贷初期

已经通过申请评分卡的借款人,随着还款计划的执行,出现其他不可预测的问题(如失业或疾病等),造成短期内资金短缺而不能正常还款。

行为评分卡是申请评分卡在时间上的有效补充,对还款中的借款人进行信用状态评估,以提前发现潜在的违约客群,并及时向风险管理部门反馈以及准备具体的催收工作,如使用短信提醒、电话提醒等方式与借贷人沟通以免逾期状态进一步恶化

催收评分卡

催收评分卡预测已出现逾期的借款人从轻度逾期转为重度逾期的概率。

不同于申请评分卡与行为评分卡的预测对象均为正常还款的借款人,催收评分卡是针对已经出现拖欠的借款人。由于借款平台没有资格对违约的借款人采取必要的惩罚(如在征信报

告中添加对失信人的惩罚),只能在共有平台公布借款未还的借款人信息,借款人的违约成本较低。而且,平台可采用的催收方法有限,如短信、信函、电话、上门催收与诉讼等,而上门催收与采用法律手段的成本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舆论压力,所以借款人一旦发生逾期,如果不在早期进行有效催收,则很容易转为严重违约,而借款人发展为严重违约后一般会处于失联状态,用户一旦失联,做失联修复的成本较高。因此,使用催收评分卡判断借款人从轻度逾期到重度逾期的概率,提前进行信息收集以防止用户失联,可以有效减少平台损失

反欺诈模型

反欺诈模型一般不以评分卡的形式实现。评分卡模型试图在已有的历史数据中找到一种普适的规律来检验新数据,但是欺诈行为往往因人而异,并随时间不断变化。

欺诈行为分为个人欺诈与团伙欺诈,个人欺诈往往形式各异很难对其形成普适的规则,只能通过不断积累和总结规则库的形式进行甄别;对于团伙欺诈,往往需要借助知识图谱技术发现欺诈团伙潜在的关系网,找到异常状态进行甄别。因此,反欺诈模型一般采用基于规则与策略的方法,如借款人的身份验证、IP识别、借款人是否与平台积累的黑名单存在潜在的关联等。另外,对于第三方支付类、消费金融类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还会有交易反欺诈,以识别用户是否存在恶意欺诈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