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名词解释数值,计算机名词解释

1.CRC就是块数据的计算值,它的全称是“Cyclic

Redundancy

Check”,中文名是“循环冗余码”,“CRC校验”就是“循环冗余校验”。

2.存储系统

存储系统

memory

system

计算机中由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各种存储设备、控制部件及管理信息调度的设备(硬件)和算法(软件)所组成的系统。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不能同时满足存取速度快、存储容量大和成本低的要求,在计算机中必须有速度由慢到快、容量由大到小的多级层次存储器,以最优的控制调度算法和合理的成本,构成具有性能可接受的存储系统。

3.显存

1、显存的种类:

显存的种类有EDORAM、MDRAM、SDRAM、SGRAM、VRAM、WRAM、DDR等许多种。EDO显存曾用在Voodoo、Voodoo

2等显卡上,但目前已销声匿迹。SGRAM显存支持块写和掩码,可以看作是SDRAM的加强版,曾流行一时,但由于价格较SDRAM稍高,现在也已甚少采用。目前显卡上被广泛使用的显存就是SDRAM和DDR

SDRAM了。SDRAM可以与CPU同步工作,无等待周期,减少数据传输延迟。优点是价格低廉,在中低端显卡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DR是Double

Data

Rate是缩写,它是现有的SDRAM内存的一种进化。在设计和操作上,与SDRAM很相似,唯一不同的是DDR在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能传输数据,而SDRAM则只可在上升沿传输数据,所以DDR的带宽是SDRAM的两倍,而DDR比SDRAM的数据传输率也快一倍。如果SDRAM内存的频率是133MHz,则DDR内存的频率是266MHz,因此在中高档显卡上应用广泛。

2、显存的容量:

显存与系统内存一样,也是多多益善。显存越大,可以储存的图像数据就越多,支持的分辨率与颜色数也就越高。以下计算显存容量与分辨率关系的公式:

所需显存=图形分辨率×色彩精度/8

例如要上16bit真彩的1024×768,则需要1024×768×16/8=1.6M,即2M显存。

对于三维图形,由于需要同时对Front

buffer、Back

buffer和Z

buffer进行处理,因此公式为:所需显存(帧存)=图形分辨率×3×色彩精度/8

例如一帧16bit、1024×768的三维场景,所需的帧缓存为1024×768×3×16bit/8=4.71M,即需要8M显存。

3、显存的数据位数与带宽:

数据位数指的是在一个时钟周期之内能传送的bit数,它是决定显存带宽的重要因素,与显卡性能息息相关。当显存种类相同并且工作频率相同时,数据位数越大,它的性能就越高。

显存带宽的计算方法是:运行频率×数据带宽/8。以目前的GeForce3显卡为例,其显存系统带宽=230MHz×2(因为使用了DDR显存,所以乘以2)×128/8=7.36GB。

数据位数是显存也是显卡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在显卡工作过程中,Z缓冲器、帧缓冲器和纹理缓冲器都会大幅占用显存带宽资源。带宽是3D芯片与本地存储器传输的数据量标准,这时候显存的容量并不重要,也不会影响到带宽,相同显存带宽的显卡采用64MB和32MB显存在性能上区别不大。因为这时候系统的瓶颈在显存带宽上,当碰到大量像素渲染工作时,显存带宽不足会造成数据传输堵塞,导致显示芯片等待而影响到速度。目前显存主要分为64位和128位,在相同的工作频率下,64位显存的带宽只有128位显存的一半。这也就是为什么Geforce2

MX200(64位SDR)的性能远远不如Geforce2

MX400(128位SDR)的原因了。

4、显存的速度:

显存的速度一般以ns为单位。常见的显存有7ns、6ns、5.5ns、5ns、4ns甚至3.8ns的显存。其对应的额定工作频率分别是143MHz、166MHz、183MHz、200MHz和250MHz。额定工作频率=1/显存速度。当然,对于一些质量较好的显存来说,显存的实际最大工作频率是有一定的余量的。显存的超频就是基于这一原理,列如将额定频率为6ns的显存超至190MHz的运行频率。

这里还要说一说显存的实际运行频率和等效工作频率。DDR显存因为能在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能传送数据,因此,在相同的时钟频率和数据位宽度的情况下显存带宽是普通SDRAM的两倍。换句话说,在显存速度相同的情况下,DDR显存的实际工作频率是普通SDRAM显存的2倍。同样,DDR显存达到的带宽也是普通SDRAM显存的2倍。例如,5ns的SDRAM显存的工作频率为200MHZ,而5ns的DDR显存的等效工作频率就是400MHZ。

但要明白的是显卡制造时,厂商设定了显存实际工作频率,而实际工作频率不一定等于显存最大频率。此类情况现在较为常见,如显存最大能工作在650

MHz,而制造时显卡工作频率被设定为550

MHz,此时显存就存在一定的超频空间。这也就是目前厂商惯用的方法,显卡以超频为卖点。

此外,用于显卡的显存,虽然和主板用的内存同样叫DDR、DDR2甚至DDR3,但是由于规范参数差异较大,不能通用,因此也可以称显存为GDDR、GDDR2、GDDR3。

4.中断向量

断向量与中断向量表

在中断源识别方法时提到:早期的微机系统中将由硬件产生的中断标识码

(中断源的识别标志,可用来形成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或存放中断服务程序的首地址)称为中断向量。在Pc/AT中也用到这个名称,但含义有所不同。在Pc/AT机中,中断向量是指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包括段地址CS和段内偏移

量IP共4个字节。在PC/AT中,规定内存储器的最低1

KB用来存放中断向量(共256个),称这一片内存区为中断向量表,如图所示。

在Pc/AT中由硬件产生的中断标识码被称为中断类型号(当然,中断类型号还有其他的产生方法,如指令中直接给出、CPU自动形成等),即在中断响应期间8259A产生的是当前请求中断的最高优先级的中断源的中断类型号。中断类型号和中断向量之间有下面的关系:

中断类型号×4=存放中断向量的首地址

有了存放中断向量的首地址,从该地址开始的4个存储单元中取出的就是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

7.磁道密度

磁道密度(TrackDensity),盘片同心圆半径区域,每英寸所含的磁道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