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何评估研发人员效能?软件工程师报告帮你看见每个人的贡献

本文正文内容共计957字,建议阅读时间:2分钟。

阅读本文你将收获:

1、软件工程师质效综合评价由哪些维度构成;

2、软件工程师效率与质量分析指标作用是什么;

3、软件工程师活跃度分析指标能帮助管理者更好的了解团队成员的工作状态是否健康

01 软件工程师报告有哪些作用

IT 行业迭代极快,对软件工程师的技能要求也是动态变化的。思码逸支持从代码中提取第三方库调用频次数据,进而分析软件工程师对某个编程语言/技术栈的掌握程度。

软件工程师可以参考这些数据,了解当前工作中不同技术栈的使用频率,合理规划技能提升路线。

研发团队管理者可以基于这些数据,了解团队成员的技能体系,为研发任务找到最适合的人选。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后,可逐步建立起匹配不同阶段/属性项目需求的软件工程师画像,指导团队高效开展招聘工作。

研发团队管理者还可以综合考量研发效率与质量指标,用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团队贡献,客观全面做好研发团队绩效考核;

(团队级技能盘点也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如何评估研发人员效能?软件工程师报告帮你看见每个人的贡献
如何评估研发人员效能?软件工程师报告帮你看见每个人的贡献

02 软件工程师质效综合评价

质效综合评价统计了软件工程师在所有历史项目中质效表现,包括效率(生产率、稳定性)及质量(重点密度评分、代码不重复度、测试覆盖度、注释覆盖度)维度,并以组织的中位数为参考线。

其作用是反映软件工程师的工作行为特征,识别其中可改进的部分。但不建议直接用于评价软件工程师的工作能力。

一方面研发管理者可以通过质效综合评价,结合当前项目需求,为软件工程师提供方向十分具体且能够落地的规范性建议。例如,提高测试覆盖度、小步多次提交保障提交粒度均匀等。另一方面

如何评估研发人员效能?软件工程师报告帮你看见每个人的贡献

03 软件工程师效率与质量分析

效率与质量分析就像运动手环,其作用是客观反映软件工程师在具体项目中的活动状态,但不建议直接用于评价软件工程师的工作表现。

通过自动化数据分析与呈现,思码逸向软件工程师与研发管理者提供代码当量、提交数、代码问题密度、严重代码问题密度等指标,帮助软件工程师及时了解当前工作状态是否健康,识别异常,并在后续工作中有意识地改进。

管理者则可以从项目团队的角度出发,更微观地了解项目近况,为软件工程师提供精准、适当、有据可依的引导,从而保障项目又快又好交付。

如何评估研发人员效能?软件工程师报告帮你看见每个人的贡献

04 软件工程师活跃度分析

软件工程师工作分布反映了软件工程师工作量在各项目/各代码库之间的分布。一方面,软件工程师可以量化地评估自己的工作量分布,有针对性地进行回顾。另一方面,研发管理者可以借助这一数据,了解软件工程师的精力是否能相对集中,必要时调整人力分配,以避免软件工程师在多个项目间频繁切换造成浪费,或多个项目同时依赖于同一软件工程师,造成阻塞风险。

软件工程师活动热力图反映了软件工程师工作量在时间上的分布,同样能够帮助软件工程师与研发管理者评估当前工作状态是否健康。识别出忙闲不均、高度繁忙、团队空转等异常现象后,研发管理者通过改进任务分配、任务路径等方法进行系统性改进。

如何评估研发人员效能?软件工程师报告帮你看见每个人的贡献
如何评估研发人员效能?软件工程师报告帮你看见每个人的贡献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软件工程师报告帮助研发管理者看到团队、项目之中的每一位软件工程师,通过支持个体的进步,带动组织的效能提升。

——结束——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代码扫描的内容,可查看思码逸网站获取;

思码逸Merico研发效能分析平台,致力于帮助研发团队解决研发效率、研发质量和人才发展三大痛点,提升研发效率与软件工程质量;

欢迎在评论区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