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郭华:好老师是如何上好一节课的——以华应龙“阅兵之美”一课为例这样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态度,是年轻教师应该学习的。1.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2.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3.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果和成就“阅兵之美”这节课,教育与教学难分你我,是有机的一体。

作者:中国教师杂志
郭华:好老师是如何上好一节课的——以华应龙“阅兵之美”一课为例这样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态度,是年轻教师应该学习的。1.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2.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3.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果和成就“阅兵之美”这节课,教育与教学难分你我,是有机的一体。

本文约2500字,预计需要3分钟阅读

郭华:好老师是如何上好一节课的——以华应龙“阅兵之美”一课为例这样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态度,是年轻教师应该学习的。1.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2.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3.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果和成就“阅兵之美”这节课,教育与教学难分你我,是有机的一体。
郭华:好老师是如何上好一节课的——以华应龙“阅兵之美”一课为例这样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态度,是年轻教师应该学习的。1.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2.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3.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果和成就“阅兵之美”这节课,教育与教学难分你我,是有机的一体。

好老师,首先是好班。他们的教训经常被模仿,从大想法到小细节。但好课是怎么来的,很多年轻老师可能都没有想过。我们以华英龙老师的"阅兵之美"课为例,看看老师如何善待课堂,年轻老师应该学点什么。

我完全自我参与

华老师把每节课都当成一门艺术创作,当作一门与学生一起体验的艺术创作,充满激情和期待。

"游行之美"是一门数学练习课。这节课由华老师设计,学生不仅要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还要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思维思考,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发现生命的美好,欣赏美的源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设计这样的课程,光靠激情是不够的,还要有认真、细致、充分的准备。教师需要知道这节课与哪些知识有关,例如"火车穿越问题"和"植树问题";简而言之,要在每个人的可见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我们必须将数学问题与学生联系起来。只是一份"学生课前学习清单",华先生修改了五六次,甚至连他的梦想都与班级有关。班级眼"阅兵之美,美在速度"是梦的果实,就是所谓的"昼夜做梦",梦醒,班目眸出来。

<h1头条起源"h3">这样敬业的态度,年轻教师应该学习。</h1>

真诚地把学生当作科目

在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是绝对的主角,是教学的主体,老师的作用是提供适当的情境和条件,引导和激励学生学习。

"阅兵之美"这节课,上课前有资料收集,课后有深入思考,全班有师生互动,学生的主要地位体现得淋漓尽致。

<h1 toutiao-origin"h3" > 1.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h1>

"游行的美丽,美丽在哪里"是贯穿本课的根本问题。基于此,华老师分解了一系列子问题,引导学生在数学中将日常感官感受转化为理性思维,积极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在课程开始时,播放了国庆阅兵的视频片段,以纪念警卫队,海军和东风-41弹道导弹方面通过阅兵区,"他说。播放视频会产生问题情况。游行视频同学们都看过,但是在教室里和老师们一起看,同学们一起看,一定要把数学的眼光和头脑都看进去。果然,华春莹问了一个问题:"这次阅兵是全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广场放飞了7万只和鸽和7万个气球......将军和第一排士兵在6米外。现在,你能问什么问题吗?"提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为了指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并提出有趣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为了指导学生使用课前收集的数据来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合理和完美的:"一步一步地75厘米,如果距离是6米......经过 8 个步骤...如果距离是7米,第一排士兵踩在敬礼线上需要9.3步,那就不美了。"要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的意义,积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思考问题,形成数据感。当数据汇集时,分散的数据可以作为解决问题的资源,让学生理解"哪里有数字,哪里就有美"。

<h1 toutiao-origin""h3" > 2.让学生自己发现并纠正错误</h1>

在华老师的课堂上,"错误"是宝贵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华先生没有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自己发现和欣赏他们。例如,在计算一个方形团队以"每秒多少米"移动多少米时,学生没有注意到单位变化,并计算出方形团队是"每秒140米"。华先生沉默寡言,不立即给出反馈,而是提供高铁的速度,让同学们在比较时自己意识到哪里和为什么错了。这样的待遇,不仅是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有辨别能力,他们会纠正错误,更是真诚地承认学生是主体,让学生体验和感受自己。所以"错",课堂气氛和谐宜人。面对自己的错误,同学们"笑过头来",但一定会深刻地记住,知道数字不能马虎,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这种待遇就是对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错误的容忍和珍惜,承认错误是人类探索真理过程的常态(即"试错"),引导学生正视成长过程中的错误,给学生轻松的氛围和开放的环境去积极探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 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成为更好的自己。

<h1 toutiao-origin""h3"> 3.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果和成就</h1>

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活动,收获成长,如果学生能真正感受到、体验,他们就能意识到克服困难,体验到活动的真正价值,能够确认自己的主要能力、自信。在这节课中,华老师引导同学们理解了为什么将军和第一排士兵相距6米,激励他们"独立"计算出徒步者通过检查区域的正确时间。结果是,学生结合各种数据是对的,一些媒体报道是错误的,这让他们无比自豪。通过这样做,华先生是为了让学生欣赏数学的力量和自己的学习成果。

自然,人是长大的

"教学永远是教育性的",即教育离不开教学简单粗陋的观念灌输,而必须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本身就是教育。没有教育就没有教育,没有脱离教学的教育。

<h1头条起源""h3">"游行之美"这一课,教育教学难以区分你我,是一个有机的。</h1>

华老师让学生收集数据了解是教育人,让学生体验阅兵队"84.2秒"的"梅香从寒中走出来"是教育人,让学生自己发现,忽略计算单位的错误也是教育。华老师在课堂上教育人很自然,办事无声。

华老师的教育,很多都是如此含蓄。例如,华先生提供了一组东风-41的基本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学生们计算出东风-41的速度为"8333.3 m/s"。那么它有多快呢?华先生没有用言语来表达,而是用客观准确的数字让学生们为自己的国家感到自豪,为他们提供了熟悉的"69.4米/秒"的高铁速度,让他们间接感知到东风-41的速度。

华老师在课堂上的教育,也有清晰明了的。例如,在东风-41有什么用处的问题上,华老师在回应一些学生的发言时,明确了中国传统的"为你而设"和"无用,大用无用"的概念。华先生说:"东风-41已经没有飞起来了,那就是东风-41最大、最好的用途。"在这里,一个明确的声明是适当的,也是一个明确的价值指南。

华老师总结这一课时说:"阅兵之美,美在速度。那么,速度是快还是慢?"慢"和"快"是美丽的,但"越快,越快越漂亮;

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资料来源:《汉语教师》2021年第10期

微信编辑|莱克希伊

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编者:中国教师编辑部

邮编:82-113

国内一般发行:北京新闻出版局

国内统一编号:CN 11-4801/Z

国际标准编号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2051

合作数据库

郭华:好老师是如何上好一节课的——以华应龙“阅兵之美”一课为例这样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态度,是年轻教师应该学习的。1.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2.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3.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果和成就“阅兵之美”这节课,教育与教学难分你我,是有机的一体。

继续阅读